论学前教育中的健康教育

2018-07-25 10:33杨阳
成才之路 2018年18期
关键词:成长健康教育学前教育

杨阳

摘 要:学前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强化幼儿健康教育,不仅是对学前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幼儿教师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将其融入到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每时每刻对幼儿渗透健康教育,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学前教育;健康教育;习惯;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0;G4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8-0028-01

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发展良好的身体、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幼儿,既要传授给他们丰富的知识,还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强化幼儿健康教育,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现代人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水平,都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健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锻炼习惯、饮食习惯和心理调适能力,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研究显示,增加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设置的幼儿园,幼儿耐挫能力、身体肥胖指数等均好于其他幼儿园。由此可见,强化幼儿健康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在一日生活中,全方位开展健康教育

对幼儿强化健康教育,教师既要立足于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要渗透到幼儿的生活之中,并营造立体化的氛围,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每日晨检环节重视卫生检查教育。幼儿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教师在每日晨检活动时,要对幼儿的衣服、鞋子、头发、鞋子等进行详细的检查,耐心地指出他们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头发长了需要理发、小手脏了要洗干净、外套要及时换洗等,教师每天都对幼儿进行这样的教育引导,他们就会在思想意识中形成讲究卫生的概念,并逐步形成卫生意识。一些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讲卫生的意识,经过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的提醒和教育,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每天上学之前自己都要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衣服有没有脏、小手干净不干净、指甲长不长等。这样,幼儿在晨检环节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他们的内心是快乐的,也有助于提高健康意识。

第二,一日活动中重视健康教育。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可以渗透健康知识的教育,拓宽幼儿的知识面,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想方设法对幼儿们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并结合平时的卫生要求,让他们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定期要理发和剪指甲。幼儿们懂得这些个人卫生的常识后,教师在饮食健康方面也要加以讲解,特别是针对肥胖幼儿较多的情况,要教给他们健康饮食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引导幼儿了解一日三餐应当如何安排,正确理解“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的意思。这样,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向幼儿渗透这样的知识,并指导幼儿如何选取有营养的健康食品等,能使他们不断积累健康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第三,游戏环节重视卫生习惯纠正。一些幼儿在卫生习惯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小手经常在衣服上擦、吃饭之前也不去洗手、平时衣服换洗不勤等。如何纠正幼儿这样的不良习惯?教师可以先采取趣味化的方式,如播放动画教育短片《小白兔;小黑兔》,该片讲述的是一只不讲究卫生的小白兔,从早上起床后就不注意卫生,到了晚上简直就是一只小黑兔……幼儿们看得哄堂大笑。接着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游戏活动,主要内容是从动画片中寻找小白兔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并对照着说一说自己身上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果存在如何纠正。在这样的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不良卫生习惯纠正的效果也比较好。

第四,谈话活动环节重视心理健康疏导。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开展谈话活动,及时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以及思想动态,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一方面,教师应当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得幼儿在思想与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教育引导。教师在平时的谈话活动中,还要注重传授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五,生活保育环节重视健康行为培养。幼儿在幼儿园生活的时间比较长,午休、午餐都在幼儿园,独立生活的时间比较长,此时也是对他们进行健康行为教育的良好契机。例如,幼儿午睡起床后,要求他们洗脸喝水;午餐之后将自己面前的桌面整理干凈等。在生活保育环节教师要强化幼儿健康行为培养,并与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结合起来,让幼儿既能够独立生活,自己照顾自己,又能养成卫生、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化学前教育中的健康教育,不仅是促进幼儿成长的需要,也是全面达成教育目标的内在需求。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对幼儿普及卫生与健康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同时注重幼儿健康心理的养成,让他们更加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健忠.幼儿教师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认识态度和需求[J].中国校医,2006(03).

[2]张淑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实施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成长健康教育学前教育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