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

2018-07-25 11:33黄为亮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4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规范化教学设计

黄为亮

摘 要 本文针对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设计,阐述了教学设计的内容和做好教学设计的积极意义,通过分析当前小学阶段对科学教学设计规范化和学科化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小学阶段教学设计规范化和学科化的建议,以提升目前小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教学设计 规范化 学科化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强制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小学教育的基础性是指对青少年儿童施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为他们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和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小学教育不是职业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它是面向全体青少年儿童实施的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具备国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小学教育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了基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为人才的成长打好全面的基础。小学教育是青少年儿童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它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教师作为小学教育的执行者,是将知识内容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重要教育执行人。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学识基础差、贪玩的特点,对于接收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如果课程内容单一、课程设计效果不佳、学科划分不明确、知识体系建立不够完整,这必然会降低小学生对课堂内容和知识点的掌握性。因此,必须科学地进行小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过程规范化、学科化,才能让小学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得到良好的授课效果,为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必要的基础。

1教学设计

加涅曾在教学设计原理中界定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赖格卢特对教学设计的定义基本上同对教学科学的定义是一致的。因为在他看来,教学设计也可以被称为教学科学。他在《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可见,教学设计是使小学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高效接收新知识的有效保障。同样一个新的知识点,如果用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或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就会降低学生的课题参与性和专心程度。但良好的教学设计,往往融入了引导性和趣味性,可以有效增强小学生的课题好奇程度,既迎合了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又达到了必要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设计是小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绕过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小学教育研究者和小学教师必须关注和重视的环节。教师只有不断提升小学课程的教学设计环节,才能够收货良好的课堂效果。

2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就是去规范化和去学科化。首先,针对教学设计整体规范化的缺失问题,教师没有把握目前科学技术水平和学科发展的正确方向。

教学设计内容要包括本节课的课时数、对本课程选用教材的分析、对学生血清的分析、对本节课内容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分析、对课前教学做哪些准备内容、对教学过程的具体环节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板书或多媒体内容的设计。在教学规范性方面,教师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随意性强和科学性不足。

随意性:尽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作为多数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但对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的内容与作用不明确,表现为将教材分析写为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之后、教学重难点之前,这是对前期分析旨在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之依据的理解不到位。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更为随意,有的放在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之间,有的放在教学目标之后,这是对教学重难点确定是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与对象开展之理解不到位。随意性还表现于教学方法有无、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随意用语方面。

科学性:表现为各要素的表述不精确,部分概念认识不清,存在混乱。例如“教学准备”与“教学手段”、“教材准备”、“教學用具”、“媒介和材料”等词语的区别;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区别。表现为对一些要素内容的具体表述中,特别是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表述中,呈现了“谈话法、引导发现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归纳总结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阅读法、实习作业”等各类不成文的方法。科学性还表现在教材分析中有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中有教学内容的分析;表现在对具体科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的表述中。这反观了小学科学师范生尽管了解教学设计包括的要素与环节,但对各要素的阐述、地位与作用无法准确理解,对概念理解错误或运用的随意造成概念混乱,这使得教学设计无法达到教学系统的优化。

3提高教学设计规范化和学科化的建议

3.1教师提升自身能力

教学设计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往往是教师,教师首先必须提升自身的理论学识,通过多参与类似培训课程或实践教学改革,逐步探索,并且善于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其次是自身授课能力的提升。只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仔细分析课上出现的问题,而教师若自身的授课能力不足,很可能产生无法发现问题的情况,即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及时地把握学生童泰和教学设计的执行情况。

3.2学校多组织提升教学设计能力的研讨和比赛

教学设计在执行过程中,学校作为教学组织者,需要多组织教学能力研讨活动和比赛。通过教研活动,可以通过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将心得体会进行分享,使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共同提升。通过教学设计的校级和省市级比赛,在比赛中相互交流教学设计经验,将优秀作品制作或出版,供广大教师一同分享教学成果。比赛是通过竞争来激发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提升教学设计能力的途径。此外,在学科化的过程中,学校教研员应该把握当前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3.3透视科学教学实践,关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实践性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教学环节是否完整、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而且要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体现了其学习主体,是否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是否关注了从“会学”向“学会”。教学设计者只有透视科学教学实践,关注批判性反思,才能真正理解“教学”是一种教与学双边互动的活动; 才能从学生在科学教学中的参与状态(是否主动学习、回答问题与发表意见的广度与程度)、情感状态、交往状态(信息交流与互动)与思维状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探究问题)等把握其认知心理特点; 才能真正理解科学探究方法的内涵及其真实的开展,才能使教学设计具有实践性。

参考文献

[1] 高文.教学设计研究的未来——教学设计研究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三)[J].中国电化教育,2005(03):24-28.

[2] 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3.

[3] 张祖忻,章伟民,刘美凤.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规范化教学设计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