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技巧摭探

2018-07-25 10:33陈巧莲
成才之路 2018年18期
关键词:设计质量教学效益提问技巧

陈巧莲

摘 要:课堂提问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遵循目的性、启发性、逻辑性的原则,应面向全体,适时提问,观察对象,问在需要处,并选择合适的提问形式,使课堂提问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技巧;教学效益;设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8-0058-01

课堂提问,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设计问题进行教学回答的一种形式,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问的成功与否、效益的大小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质量。下面,对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可选择的形式进行论述。

一、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目的性。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中心来设计,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为提高教学效益服务。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明确每个提问的目的:为导入,为解决重难点,为归纳总结,为使学生精神集中……教师一定要在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的内容与形式,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中心,达不到提问的效果。

第二,启发性。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精选的启发性问题,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抓住课文的突破口、节骨眼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维的发散,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

第三,逻辑性。逻辑性是指提问与教材内容之间具有的内在逻辑联系。提问要按照教材内容和逻辑顺序进行设计,并按照认知规律逐步提问,避免造成学生思路混乱。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第四段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小艇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教师精心设计了这组问题:图文对照思考,哪些人乘小艇?(商人、妇女、孩子、老人)这四种人乘小船的心态是怎样的?从文字上看,文章中只写了四种人,但老师认为全体威尼斯人都写到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教师按照课文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搭桥铺路、层层深入设计问题,大部分学生经过深入思考都能顺利作答。

二、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面向全体。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不能“顾此失彼”。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多层次的问题,然后选择性地提问,最大限度地促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优生回答;而容易的问题则应给普通学生或学困生回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第二,适时提问。在课堂上,适时提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上课伊始,不少学生还在回味课间的玩乐,此时提问可以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课堂中间,一些学生开始出现开小差、搞小动作等影响课堂秩序的现象,此时应及时提问,以排除不良因素,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课堂后半段,学生开始产生疲惫感,这时也应及时提问,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观察对象,问在需要处。上课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注意力是否被吸引到所学内容上来,给予适时的补充提问或揭示。如在学习《搭石》第三四自然段时,学生很容易就读懂乡亲们是如何走搭石的。此时,教师可顺水推舟解决教学难点:“作者把走搭石的声音比作轻快的音乐,目的是什么?”有的学生锁紧双眉,有的用手挠头……看到这种情形,教师继续卖关子:“轻快的音乐好聽吗?”这时,有个学生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说:“哦,作者是想说明乡亲们走搭石的声音好听。”教师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说:“说得有理!这轻快的走搭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鼓励与提示使得学生们眼睛发亮,兴奋地抢着说:“是乡亲们协调有序地走产生的。”教师追问:“那作者的目的就是——”学生们抢着回答:“说明作者爱乡亲们。”“说明作者并不是想赞美乡亲们的脚步声,而是想赞美乡亲们互相谦让的美好品质。”因此,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的表情、表现,并给予及时的补充提问,就能因势利导,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三、提问可选择的形式

第一,启发式提问。当学生的思维陷入低谷,运用启发式提问,犹如把石子投入平静的湖中,能泛起久久的涟漪,瞬间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如在《司马光》这一课的教学中,讲完课文,教师可以这样问:“想一想,除了砸缸,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救出落入水中的小朋友?”这一问,就能引起学生充分的想象。

第二,探究式提问。探究式提问是为探究某一问题而进行提问。提问时教师应用商量的语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珍视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到被尊重的快乐。这样,就能有效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比较式提问。激发学生运用类比或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讲授《称象》一文时,教师这样设计问题:“假如你也在场,你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吗?”这样,让学生充分想象,说出各种方法,并进行比较,就能认识到在当时的条件下曹冲的方法是最好的。

第四,检查式提问。检查式提问是为了检查学生对字、词、句、篇的理解而设计的提问,目的是及时了解教学进展情况和学生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综上所述,提问技能的高低,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如果提问不分主次、繁杂琐碎,久而久之,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不到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创作性思维品质的目的,而且会干扰正常的教学,使得语文教学任务难以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霍丽艳.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技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3).

[2]郝本信.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J].教育观察,2017(24).

猜你喜欢
设计质量教学效益提问技巧
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妙用音乐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活力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简析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效益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优化设计与工程建设投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