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5分钟 病人成了流水线上的零件
——韩启德院士与张雁灵会长一次关于人文医学的非正式对话

2018-07-26 07:00张艳萍
中国医学人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病史院士医师

记者/张艳萍

作者单位/ 《医师报》社

现在的医生太忙了,忙到连看完整病例的时间都没有,忙到连让病人说几句话的时间都没有。看病5分钟,病人简直成了流水线上的零件。

两次查房经历,一篇就医文章,让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和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在“医学人文”的话题上。

5月14日,韩启德院士在到中国医师协会调研时指出:“文化这个本是医学的属性,目前十分薄弱但同时发展空间很大,到了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的发展阶段。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医学人文,但现在手段跟不上,再怎么强调也是游离在医学之外的。”

故事韩启德院士:两次查房 感慨万千

韩启德院士以他近期两次参加查房的经历指出:“我们的医生太忙了,忙碌到根本顾不上人文、顾不上沟通,但恰恰因为这些顾不上,影响了医疗质量,影响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互动与共鸣。”

医生天天查房,对这些问题早就麻木了。但对于在国家领导人岗位上15年的韩启德院士来说感受太深了:“那是最强的科室,病房就有两层,主任带着近20人大查房。在每个患者床边只能停留几分钟,下级医生汇报情况只能非常简略,一般都是这位还需要做什么检查,那位明天手术。患者多么希望有几句交流啊,但主任根本顾不上,更别奢望人文关怀。”

“患者是不是真愿意手术?还有什么顾虑?离患者最近而忙碌不堪的医生,不知道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有没有体会过患者的感受?”韩启德院士发问。

韩启德院士显然深思熟虑:我想,即使是同样的病变,每个人的病痛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的患者即使身体感觉一样,其内心的感受也受个人经济情况、家庭状况、社会地位、夫妻关系等影响而截然不同……这些都是医疗正确决策中的重要因素,但都在“医生的顾不上”中被忽视了。

开方韩启德院士:我们要去发现医生里会写作的人

现在很多情况下,把医学完全和现代技术等同,忽视了人类处于叙述当中、医学本身要在叙述中实现,需要通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对话,解决技术保证、问病史等问题。

美国正在推行叙事医学,我国则还停留在强调加强沟通能力上,实际上二者之间是有距离的。我们可以学习、推动叙事医学,但也要避免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叙事能力,是所有医师都应该必备的。尤其在对年轻医生、临床医生的培训中,一开始就要教给他们如何交流、如何问病史、如何写病史、如何告诉患者病情。医生会不会叙事,差别很大。

在当下半天门诊要看几十个患者的医疗条件下,推动叙事医学难度很大,可以考虑在住院病人中先开展起来。可以考虑从点到面,在几个医院、几个科室进行试点,探讨将叙事医学作为加强医学人文的突破口。

我们要去发现医生中会写作的人。《流感下的中年》一文告诉我们,患者要会写,医生更要会写。医生接触的每一个患者都是一个故事,都非常值得写出来。希望有热心、有热情的人,积极行动起来。

故事张雁灵会长:一名非典型患者的就医经历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关注到近期网上的一篇讲述患者在国内外求医经历的文章:这名患者辗转于北京、浙江、上海各大医院看病,每家医院专家接诊都是5、6分钟了事,只告诉患者需要手术,都没有时间听取患者的意见,做不做手术由患者自己定。

随后他又挂了上海某著名医院知名专家的号,在看病等待的过程中,他开始研究:如何才能用好这5分钟?怎样才能让医生愿意多了解自己的病情?希望通过医生与自己讨论病情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然而看病的结果并没有如他所愿:医生自顾自说了几分钟,没有与患者讨论任何问题,就用完了他的5分钟时间。

难以抉择、无奈之下的患者选择前往美国求医。在那里遭遇了截然不同的就医体验:通过3个月的预约,患者见到了医生。医生耐心细致地与他交谈了3小时,详细询问他的病史、就医经历与感受,耐心回答他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因涉及到治疗方法,又介绍他到另一专家处接受会诊,最后告知他不用手术的原因。

最让患者感慨的是,美国医生告诉他,他的病不需要在美国治疗,中国的技术、设备、水平都没有问题,且将患者下一步治疗的注意事项手书在7页纸上,让他回国治疗时拿给中国医生即可,分文没有多取。

开方张雁灵会长:别丢了“沟通”这味最温情的药

希波克拉底说,医生有三件法宝:语言、药物和手术刀。

这名患者的吐槽,留给我们很多思考:与这名美国医生相比,我们的医生真正缺少的是详细询问病史、倾听患者叙述、和患者一起拿主意的过程——忽视了“语言”这味最具温情的药。

我也认识给他会诊的这名国内专家,手术做得很好,但就是个手术匠。

尊重生命,尊重患者本来就是医者永恒的使命与追求,这位患者的求医经历是一件小事,但其结果却与这个使命相背离,也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目前我国大医院医生疲于奔命状态下流水线式看病的现状,这样下去,会把医生队伍建设拖向反面。

现在的医生因为工作忙、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普遍缺失了人文关怀。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帮助医生解决当下工作的忙乱,但需要去做些事情,去补上医学中人文的缺失。

由此可见,叙事医学、医学人文不是无事可做,而是可以大有作为,这也正是中国医师协会将人文医学列入新的“五大工程”之一文化工程的原因所在。

天使之爱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猜你喜欢
病史院士医师
院士寄语
中国医师节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院士寄语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中国医师节》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