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教育:时代背景下的个体选择

2018-07-26 10:39叶丽珍
关键词:论争读经国学

叶丽珍

【摘要】针对目前的读经现象,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个案访谈,梳理读经教育的前世今生,在此基础上认为读经作为少儿家庭教育或成人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不失为个体的一种选择,其实施方法、意义和作用则有待持续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反思。

【关键词】读经 读经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18-02

本文的“读经教育”是指把阅读中国传统经典纳入少儿家庭教育或成人自我教育,而非脱离义务教育的全日制读经。通过现状审视、文献研究和个案访谈,笔者将展示读经教育的前世和今生,并给出相应思考建议。

一、“读经”的现状审视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国学热”、“读经热”。主要体现在:

出版界:大量国学经典读物出版,包括为中小学、幼儿园专门编写的教材,如蒋庆选编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丛书,由中华孔子学会组编,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申报课题实验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教育界:一些中小学、幼儿园引入了一定程度的经典教育,不少地市的教育局出台了指导性意见,但各地开展的范围、程度和形式不一,有的作为语文学科的延伸,有的作为“诵读”活动,有的则纳入德育。

社会各界:各类国学培训机构(商业性为主,偶见公益性)兴起,大陆较为知名的有王财贵读经教育和赖国全读经教育等。此外,有些宗教活动团体和民间组织也发起一定范围内的读经活动。

读经热在某种程度上是现实需求的体现。从国家民族层面来说,国学经典是树立民族自信和解决社会道德危机的重要文化资源;从个人层面来说,现行教育中信仰、人格、心性、道德培养的缺失让广大民众转而从读经教育中获得补益。读经的兴起,推手在于民间力量、精英支持、政府推动或商业利益。

二、近百年来读经教育的争论

经典学习的源头可追溯到孔子用“六经”作为教材教育弟子。此后关键的节点和事件有:汉代经学兴盛,设立“五经博士”;南宋时朱熹编订《四书章句集注》,朱注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教材,“十三经”形成;清代朴学兴起,对古代经典的研究、传释达到新高度。可以说,在古代,读经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手段。

这样的读经教育一直延续到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壬子癸丑学制的颁布,其明确规定中小学废除读经科,在大学取消经科,将经学内容分散到文史哲三门。蔡元培先后对此进行补充说明:“为大学国文系的学生讲一点诗经,为历史系的学生讲一点书经与春秋,为哲学系的学生讲一点论语、孟子、易传与礼记,是可以赞成的”;为中学生选少数几篇经传的文章“编入文言文课本”,也是可以赞成的;但“若要小学生也读一点经,我觉得不妥当,认为无益而有损”① 。

然而,读经教育在民国初期的制度否定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否定之后,本应销声匿迹却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反弹;正如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激烈否定之后,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学热和读经教育也出现了反弹。

洪明把百年来的读经争议概括为以下四次:

第一次在民国初年,主要围绕袁世凯、康有为等复古尊孔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者反复古斗争展开;

第二次是20世纪20年代在东西文化反思过程中出现的,以章士钊“读经救国”论和鲁迅的批判为标志;

第三次发生在30年代抗战前夕,高潮为《教育杂志》1935年“读经专号”中关于读经的大讨论;

第四次肇始于90年代,至今尚未结束② 。

纵观前三次读经论争,论争双方的观点从最初的截然对立到有所折衷,论争更趋深入、细化,从价值论辩趋向实践操作。1935年《教育杂志》72位学者讨论的结果大致如下:1.完全支持或完全反对读经者居少,相对支持或相对反对者居多。2.对经的价值总体反对者居少,总体肯定者居多。3.支持中小学读全本者居少,支持读节本者居多。4.主张死记硬背者居少,切近生活者居多。5.支持设置读经科的居少,支持分散读经者居多。

对于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读经论争,杨启亮认为:“儿童读经不是问题,如果不想想儿童为什么要读经,不问问儿童读什么经合适,不知道儿童如何读经有益,不懂得如何教儿童读经,成人不读经只让儿童读经,这就是问题了。”③ 笔者认为,读经利弊难以一言定论,关键在于:1.范围界定:什么是经?2.主体探讨:谁来读经、谁来指导读经?3.方法探讨:怎样读经?

事实是,学界探讨尚无定论,各色读经实践正在进行。

三、个案访谈

以下通过对伴孩子读经的家长S和带儿童读经的国学讲师X的访谈,来窥见读经实践之一斑:

访谈1:S,女,42岁,本科学历;其儿子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

自儿子小学二年级起,S陪伴其每天读经半小时,至今已8年。从《千字文》、《笠翁对韵》等蒙学读物始,后涉及其它经典如《易经》、《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再及其它如《内经》。采用的方法是“137累积法”,即每天半小时,10分鐘读1本经的一段,一天共读3本3段;一周7天每天都读同样内容。购买教材、读经机等共花费六七千元。

当问及其古代经典的精华和糟粕问题时,S的意见是:在15岁之前要求全面诵读,不要求理解,不分辨精华糟粕,15岁以后再涉及。

对于读经的利弊,S认为益处明显,孩子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字反应快,作文能力提升,思想道德品质的潜移默化。但S也表示,单纯读经容易重视文史忽略数理化,所以除了读经外,孩子的课外阅读还包括历史文化类、故事类、科普类和原版英文书等。

要之,S认为:儿童读经是德行培养,非技能培养;读经不能以偏概全,应系统认识;面上要广,经史子集都要有所涉猎,也要一门深入精读;切忌被牵着鼻子走,一些无知家长一听说什么好就让孩子读什么(如《弟子规》),并不妥当。S对于少儿读经持有开放性思维,认为读经只是教育一部分。

访谈2:X,男,33岁,本科学历,国学机构讲师。

X创办某青少年国学机构的出发点是觉得现有教育不健全,希望孩子们通过学国学成长为人格健全的快乐的人。

X自述读过的经典有“儒家的《诗经》、《易经》、《礼记》、《左传》、《太极图说》、《传习录》、《习斋四存编》等,佛家《金刚经》、《坛经》、《维摩诘经》、《楞严经》,道家的《老子》、《庄子》,兵家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并表示《传习录》和《楞严经》读完有茅塞顿开之感。

X所带的孩子从9岁到13岁,读《大学》、《论语》和《诗经》。采取自愿式,方式有听讲、朗读、吟诵、背诵等。

当问及经典的精华和糟粕时,X说“逻辑上是肯定有精华糟粕,但事实往往不好界定,有些言论有时代背景,在现在可能不合适或者不好理解,把背景交代清楚便是。”

谈到读经的利弊时,X觉得可能经典的一句话就让人受益终生,所以其利可谓不可估量;但若以功利心来读经,那就反成其害。

此外,X还觉得应把一些普及性的经典内容纳入义务教育,且家庭应有更针对性的读经教育。对于社会上各类团体和组织开展青少年读经的现象,X的评价是“大多数很有热情,发心也很好,对于普及国学教育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否真能把国学思想传承下去那就未必。小孩子缺乏对经典的认知,很难做到乐在其中,大人变相采用各种奖励方式诱惑孩子读经,事实上孩子喜欢的是奖励与认可而不是读经本身。”

对X而言,读经近乎信仰,读经后身心颇有受益;其认为若缺乏对古圣先贤的敬仰,不能对经典充满敬畏,则读经就难有功效。

以上两例访谈个案,体现了参与式的读经实践者的理性思考,其对于经典的范围、读经利弊、读经的内容和方式,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跟风式读经者截然不同。

四、思考和建议

综上,笔者认为:

1.关于读经的论争,应继续允许各种意见充分发表,包括提倡和反对读经的双方意见,包括什么是经典、谁读经典、怎样读经典的不同意见。实际上,论争深入之后论争者很可能放弃原本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判断。如此各方意见互为参考,多元化的价值和意义诉求得以体现。但若没有深入地了解研究乃至实践,则人人都随意发表意见的做法是不审慎的。读经是实践参与的事,其得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2.对少儿的读经教育,家长和学校应谨慎实施。家长们宜慎思明辨、理性思考,不要轻易被商业利益或其它目的驱动的读经宣传所影响;读经若进入校园,应由权威部门组织相关学科背景乃至跨学科背景的学者专家进行持续广泛的论证,给出更具参考性的指导意见。

3.经典研读更多应针对成年人,比如在大学阶段可以把传统经典阅读纳入通识教育,在方法上参考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研读原典的学习方式;在内容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提倡古今中外的經典结合阅读、科学走进人文的第三种文化式的阅读;另外需考虑时代性,则切忌泥古不化或狭隘自闭。

总之,读经作为少儿家庭教育或成人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不失为个体的一种选择,其实施方法、意义和作用则有待持续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反思。

注释

①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中国现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8

②洪明.读经论争的百年回眸[J].教育学报,2012.2

③杨启亮.浅说“儿童读经”的教育责任[J].中国德育,2009(12)

参考文献

[1]石大建.“儒经”诵读思潮在民间社会的兴起及其动员机制—以H市D区的民间读经活动为例[D].上海大学,2010.

[2]颜峻.旧学新学之冲突融合—读经教育的历史、反思与实践[D].吉林大学,2016.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4]约翰·布罗克曼.第三种文化[M].上海:中信出版社,2012.3.

[5]周昌乐.博学切问[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9.

猜你喜欢
论争读经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唐文治读经救国论的思想历程与发生机缘
《论风格》文本系谱与论争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中学新诗教材的一场论争及其意义
村上春树文学翻译论争背后的译论之辨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再看读经:科学读经 品味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