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丧葬习俗变化与婺州窑兴衰之关系

2018-07-28 20:11张紫娟朱明升
神州·下旬刊 2018年7期

张紫娟 朱明升

摘要:婺州窑生产的产品结构格局而言,其冥器生产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生产份额。婺州窑古窑址考察发掘报告表明,甚至有的窑场是专门为生产冥器而开设的。可见,冥器生产是婺州窑生产之中一项大宗产品。所以民间丧葬习俗以及明器制度的变革等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变化,必将影响其生产与发展。

关键词:婺州窑;冥器;丧葬习俗;兴衰

婺州窑创烧于东汉,发展成熟于六朝,鼎盛于唐宋,衰落于元末明初,是金华先民留给我们后人极其丰厚的一份文化遗产。唐代各窑场常以州名命名,故将婺州境内的窑场称为“婺窑”或“婺州窑”。婺州窑名列全国第三。在唐以前的瓷业中,婺州窑仅次于越窑。

一、婺州窑的独特技艺造就一段兴盛婺州窑历史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婺州窑窑址被大量发掘,出现了许多精品。仅金华市文物主管部门调查发现古窑址600余处。自汉至明,婺州窑窑址数量之多,生产年代之长,在我国瓷窑历史中是罕见的。

其中,西晋发明的釉下褐彩瓷,是我国最早烧制的彩瓷。唐代在胎外施用化妆土的工艺,对中国陶瓷发展的贡献极大;创造的乳浊釉窑变工艺,对当地陶瓷多样性有深远意义。

细观婺州窑瓷器,总觉得它的古朴、温厚、大方,像极了金华人的性情。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其实,我觉得水土与器物之间也有着微妙联系。婺州窑在历史上一直扮演着民窑角色,虽然没有如官哥汝钧定之类名窑一样,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然而,它的默默坚持以及民间风格,却给予其绵长的生命力。作为民窑,一千多年来深度融入到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是当地重要的文化标志,影响着当地人的文化心理和生活习惯。

自东汉以来,至元末明初时衰落,婺州窑烧造历史时间之长,在我国古代陶瓷史上实属罕见。

二、影响婺州窑的生产与发展的原因是多元的复杂的

我认为一个窑场的兴盛与衰落的原因是多元复杂的。一般而言,瓷土资源,燃料供应、运输条件、产品质量,是一个地方窑场发展的基本前提。但除这四个基本条件外,一个窑场自身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创新以及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转变等因素也是决定一个窑场发展与衰落相当重要的原因。

南宋时期,对婺州窑的一个打击是龙泉青瓷的兴起。婺州窑和龙泉窑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北宋时,两者的瓷器颇为相像,甚至分不清是哪个窑口烧制的。南迁之后,北方名窑的先进工匠带来了先进技术,加之龙泉窑的瓷土要比婺州窑好上不少,龙泉窑渐渐鼎盛。

与金华相距不远的景德镇瓷器也在崛起。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生产得到空前发展。轻薄致密的如玉胎质,绚丽的装饰,加上相对低廉的产品价格,让景德镇瓷器赢得了国内外市场。

相比之下婺州窑那种胎质厚重、胎骨粗糙、釉面青黄的瓷器,虽然古朴凝重,相形之下,却显得像一个老人家,渐渐地跟不上时代步伐。屋漏偏逢连夜雨,在龙泉青瓷和景德镇青花瓷的夹缝中求生存的婺州窑,此后又面临了一个打击。

婺州窑一直来以烧制民用瓷器和明器为主。明器即冥器,是指为死者随葬而制作的器物。元代之后,丧葬制度有了显著变化。冥器生产由窑厂烧制变成了市井冥具花店用纸、布、绸等来扎制。婺州窑也因此结束了烧造冥器用品的千年历史。

燃烧了1300多年的窑火熄灭了。曾经伴随着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婺州窑瓷器,也淹没于历史尘埃中。

三、明器制度的变革是婺州窑衰败的重要原因

就婺州窑生产的产品结构格局而言,其冥器生产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生产份额。婺州窑古窑址考察发掘报告表明,甚至有的窑场是专门为生产冥器而开设的。可见,冥器生产是婺州窑生产之中一项大宗产品。所以民间丧葬习俗以及明器制度的变革等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变化,必将影响其生产与发展。

冥器,又作“明器”、“盟器”,是指专为死者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一般用陶土,竹木和石头制成,也有一些用玉和金属以及纸等材料制成,其使用功能主要是用以安慰死者之灵魂。

我国的明器制度的发展,一直深受国家朝庭典章礼制和社会世俗文化发展的双重影响和左右。秦汉时期明器生产一般以模拟日常生活器物用具为主,以及反映庄园生活的成套楼房模型等。东汉后期又出现了镇墓瓶等特殊明器。这一时期婺州窑所烧制的冥器典型器物为五联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明器制度在两汉基础之上,融汇了边陲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与汉代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铜器之属已不多见,漆器则显著减少,而瓷制明器的数量则大增。

隋唐时期,中国的明器制度则出现了以封建朝庭法令典章制度形式来规范执行。如《唐会要·葬》就对各级官员身后之事的陪葬用品作出了具体的数量与品质上的严格等级规定。

宋元之时,我国的丧葬明器制度以及丧葬习俗均受到了佛、道两大宗教的影响。就金、衢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目前已发现的这一时期墓葬出土之明器具体特征来看,因其地较接近道教的南宗圣地江西龙虎山,所以受道教文化的因素影响更为显著和明显。

明清时期的民间丧葬制度与宋元时期相比较有了显著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以儒家典章礼制和历代丧制为依据,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当时的社会风尚而进行增删、演变,一扫宋、元佛道鬼神观念的滥觞之风。加之,一大批开明的封建土大夫对丧葬崇尚奢靡之风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所以,这一时期的民间丧葬制度,特别是宋、元时期崇尚“明器神煞”“压胜之物”等有浓厚仙佛神道思想的器物已不多见,代之而起的则是风水和迷信观念及其丧葬风俗的另一种文化层面上的滥觞。

由此观之,明清之时的冥器已由原来的窑场烧制而变成由市井冥具花店用纸、布、绸、绢来扎制。这些扎制冥器用品,于出殡之时用来排场铺陈显富,再送至死者坟前焚化。正是这一明器生产和使用制度的变化,终于完结了婺州窑烧造冥器用品近两千余年的历史,而于元末明初退出了生产舞台,成为了一段历史。

参考文献:

[1]《婺州窑韵》作者:雷国强,中国书店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2]陳新华的《传统婺州窑工艺技术的研究》、《婺州窑的衰落社会历史文化原因分析》、《婺州窑工艺与鉴赏》等著作。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课题名称:婺窑兴衰与婺州丧葬习俗演变之关系。项目编号:Y201738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