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丽·狄金森诗歌中的模糊文体研究

2018-07-28 11:18张利娟
神州·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狄金森艾米丽模糊性

张利娟

摘要:诗性文本中的模糊文体又称模糊学,其模糊性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造成的。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艾米丽·狄金森,其笔下充满模糊和碰撞的诗性文本就是由19世纪美国自由多元的时代背景、女性在父权社会下的特殊地位及自身思想精神的综合作用的结果。由这种模糊文体而产生的“双重视域”或“多重视域”使人更深刻的从诗性文本中体验到世界的变幻与多样。

关键词:艾米丽·狄金森;诗歌;模糊性;模糊文体

一.引言

诗歌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其高度凝练的语言是作者丰富思想情感的载体,若把诗性文本放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考察,就会发现模糊体或模糊性是诗歌的重要特性之一。模糊体的诗性语言包含了双重甚至多重意义,读者在解构和重新建构诗歌意义的过程中,更进一步丰富了诗歌内涵。19世纪的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在美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诗歌在风格与主题等方面特有的模糊性也已引发了读者经久不衰的解读兴趣。狄金森模糊的诗歌语言总会让受话人感觉某句话有表达多重意义的可能性,探讨其中原因,就会发现这与她强调运用隐喻、象征的诗歌技巧及19世纪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思想意识的多元变化是密不可分的,即狄金森模糊性的诗歌语言是特定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反映。

二.模糊文体的理论范畴

2.1模糊性产生的根源

模糊性产生的根源可从内外部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外部原因看,诗性文本的模糊源于生活和世界(客体)的模糊。客体是运动不居的,这种运动反映到诗歌作品中就会造成模糊,加之诗人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即时的、不全面的,而客体的未知领域总是会激起主体的好奇心和诗性想象,诗人把这些不全面的认识和想象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形成了富有诗性的创作。所以,诗性文本最大的特点就是模糊性,它以主体的想象来代替对客体的真理性认识。从内部原因来看,诗性语言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它与科学性语言有本质的区别:科学语言要求表达客观、精准,而诗性语言则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是一种主客体高度一体化的意语言。诗性文本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其主要目的就是交流感情,追求感情感染力,激发读者积极的情感参与。这种情感交流的过程是作者主观认识建构编码及读者重新建构解码的过程。所以,为了追求话语的感染力,诗性文本总是选用那些复意、多义、模糊的词,通过理解上的设限和障碍来增强读者的体验感,从而增强感染力。

综上所述,诗歌的模糊性源于主体认识客体的欲望和客体难以认识的现实,是内、外因综合作用产生的。

2.2 模糊文体的发展历程

“模糊性”原指文体上表意不清、易引发歧义的缺陷,但是自20世纪英国著名评论家、诗人威廉·燕卜荪之后,读者被纳入了诗歌意义建构的领域,“模糊含混”由于有利于激发读者思考积极建构诗歌意义,因此在其震惊西方现代文学界的著作《朦胧的七种类型》中“模糊含混”的意义就从贬损变为褒奖,用以指一种审慎的诗歌手段,即用一个词表达两种或多种意义,并由此成为了批评界广泛接受的术。“模糊性”的进一步发展是在1965年,美国系统科学家扎德(L.A.Zadeh)发表的著名论文《模糊的集合》宣告了模糊数学的诞生。此后,模糊学—描述和处理模糊学问题的学科逐渐形成,后又出现了“模糊语言学”、“模糊美学”等。20世纪末,学者们对“模糊文艺学”等进行理论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产生了“模糊诗学”。“模糊诗学”认为世界、作品、作家、读者四者是一个整体,只有把诗性文本置于这样一个统一系统中才能把握其真意。因此,“模糊诗学”是宏观的而不是微观的,它涵盖了“世界”(客体)、“作家”(主体),正是由于两者的相互作用才产生了诗性文本及文本内部的象征、隐喻、悖论等表现手法。在这种文学理论指导下,学者们反思人类的各种生存困境、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作为一名“宗教诗人”、“自然诗人”,狄金森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学者们试图从她模糊性的诗歌文本挖掘随时代流动的新意。

三.狄金森诗歌中的模糊文体例释

模糊性作为诗歌语言最实质的特性之一,一直都被认为是解读狄金森诗歌的关键。狄金森在宗教、生死和自然之间徘徊思索着,她的创作犹如在这有限的圆内画图且图中还是充满矛盾和含糊的,正是这种矛盾和含糊激发读者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体验过程中把自身的社会语境带入了文学作品,而语境的不可穷尽则暗示了意义的无限多样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杆实弹枪》大约写于1863年,是狄金森进入诗歌创作成熟期的作品,下文就以此为例具体阐释狄金森诗歌中模糊的特性。

首先,音律和句法方面,狄金森舍弃了传统的五部抑扬格,转而用比较自由的韵律,采用了短小简练的短语句,用破折号代替了规约的标点符号,如“在墙角里——直到有一天——主人经过——认了出来——把我扛上肩——”,这种偏离常规的手法的运用是对父权主流文化貌似依存的、无声的反抗,“这杆枪”喻意叙述者经过漫长寂寞的等待后,被“主人认出来”的极度欣喜,和“把我扛肩上”与主人合二为一、并肩作战的喜悦和甜蜜,破折号的使用和短句碎句的运用都加剧了意蕴的模糊含混,为读者多角度建構诗歌文本意义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诗中的“枪”是一个词义含糊而意味深长的意象。有一种解读是把男女之间的爱情比喻为“枪”和猎人的关系,说话者自喻是一支“放在角落里,上膛的枪”,默默等待人来注意和发现,喻意是说话者表面平静,内心却冲涌着爱的波涛,满心期待有人能走进她充满爱的内心世界。从这种意义上讲,“枪”的情况就是狄金森内心与现实的写照:狄金森虽隐居独处,但她的内心感情却是炽热如火,像极了一支“上膛的枪”,一触即发。从这一角度理解,我们发现,诗歌模糊性的背后隐藏着诗人悲观、被动的爱情哲学,只是内心有爱等爱却不曾主动积极争取。其中,“当夜晚来临时——我们结束了快乐的时光——我守护着主人的床头——这比鸭绒床垫——更为舒坦——”隐喻诗人甘愿为爱承担责任,“守护”爱,内心却是“舒坦”,充满喜悦的。另一种解读是“枪”这一凸显冷酷的意象是折射了战争对诗人心灵的冲击,“火山”则象征女性满腔的情感力量无处宣泄,“维苏威火山”象征诗人被压抑的感情和艺术表现力。总之,狄金森极具模糊性的诗歌语言使读者对诗歌的解读多元化和复杂化,但无可置疑的是《一杆实弹枪》折射了诗人苦涩的爱情和心理,诗歌所暗示的悲观的爱情哲学和充满感情似火山的内心,是诗人对男权社会下女性身份的写照。这首诗中的意象“枪”无论是喻意诗人用一颗充溢着爱的心等待被爱,还是隐喻战争对心灵的冲击,都包含着一种似要说出但又回避,似是冷漠但又满腔爱心的矛盾甚至对立的复杂情感,这是诗人受性别和时代的影响,采用回避、委婉或缄默等模糊文体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四.模糊性背后的神秘力量

诗性的模糊源于客观世界的运动与多变及主体认识的模糊与有限,诗性文本又是一种主客体一体化的语言,因此,诗性的模糊文体中必然蕴含着特定的心理、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层面的涵义,这就是模糊性背后的力量,它们是特定时代精神风貌的反映。所以,狄金森所处的19世纪美国的社会图景可为其诗歌中的模糊、回避、委婉提供可能的解释。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重点阐释:

第一方面,由工业革命而引起的技术和经济上的进步催生了阶级的产生,带来了牛顿力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多元化的思潮猛烈的冲击了人们的意识和价值观,人们心中的至上的上帝的权威受到了挑战,神圣永恒的思想观念受到震颤。在这种宗教变化、知识革命、工业革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冲击下,人们陷入了一种混乱甚至是不知所措的状态,各种不同的思想冲突并存,文学作品风格混杂,形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次繁荣。这种民主自由的文化充分促进了语言意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思想和语言来势汹涌的自由使文字的意义呈现出不确定性。狄金森明显受到了这个各方面巨变的社会的深刻影响,所以她用模糊性的策略把个人与文化力量之间的冲突带入了诗歌创造领域,一方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另一方面显示出她自身的思想矛盾与困惑,包括对于宗教既信仰又蔑视的复杂感情,及对自然既亲近温和又冷漠残酷的复杂感受。

另一方面,狄金森的诗性模糊还与她的性别身份密切相关。狄金森的性别角色是矛盾的,她在隐居生活中抵制一些性别上的标准,例如婚姻和母性,履行了其它标准,例如忠诚的女儿、局限于家庭空间、避免公开场合露面等,她的矛盾行为是在极力迎合父权社会期待的规范下进行的反抗。这一点体现在诗歌中就是狄金森诗性的模糊含混风格切合了当时女作家所信奉的“沉默美学”,狄金森努力使自己的作品符合父权社会的规范和传统期待,她使用“缄默政策”,运用间接、含糊手段达到展示自我的目的。狄金森语言的间接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与男权话语的清晰性、直接性形成鲜明对照,体现出女性在父权社会中的弱势地位。

所以,作为19世纪美国文化转型期重要的诗人之一,狄金森在家庭、宗教、经济生活中的各种权威的压力和碰撞下,孤独着、思索着、矛盾着,在充满矛盾的诗性表达中守护着灵魂和自我。

五.结语

狄金森的诗歌由于其模糊、矛盾甚至对立而如同谜语,面对如此的复杂性,她对读者的期待或许不在于揭开谜底,而在于读者每次阅读思考都能构建新的意义。刘晓辉在《狄金森与后浪漫主义研究》中这样写道:“经典作品之所以可以抵制时间的‘侵蚀,成为不朽之作,在于它具有包含意义却未被意义抽空的能力,在于本原意义不可能达成一致,内容又可能前后矛盾的特性。”的确如此,随时间流动却常读常新的作品就是经典,狄金森诗歌中的模糊性和冲突性不仅指向她自己的文化,也向前指向了我们的文化,诗歌中的意蕴值得人久久沉思。

参考文献:

[1]艾米丽·狄金森著,江枫译.《英诗经典名家名译:狄金森诗选》.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2.

[1]胡和平.《模糊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刘晓辉.《狄金森与后浪漫主义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美>萨克文·伯科维奇主编,李增主译.《剑桥美国文学史》(第四卷).北京:中央编译初版社,2010.

[4]李正栓,陈岩.《美国诗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刘润清,胡壮麟.《理论文体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初版社,1998.

作者简介:張利娟(1987.11—)女,汉族,河南安阳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狄金森艾米丽模糊性
你穿得真好看
《艾米丽在巴黎》宣布续订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与狄金森一起尝试思考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我的朋友
网络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初探
没落贵族的挽歌——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身体叙述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