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论

2018-07-28 20:11董立娜
神州·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王阳明内涵意义

董立娜

摘要:王阳明心学思想是在继承了儒学内部的心学传统和鉴吸收程朱理学和陆九渊思想基础上,构建的一支独特思想体系。“致良知”思想最能表现其心学思想的独特性。本文从“致良知”思想发展的社会背景、思想内涵及其思想的意义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关键词:王阳明;致良知;内涵;意义

一、“致良知”思想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社会经济背景

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明代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的生产方式逐步走向成熟,加速了传统以“自给自足”为主的自然经济到雇佣劳动关系的转变。在雇佣关系中,传统的“三纲五常”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已经不能正常运作,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经济关系中利益的追逐,王阳明注意到,“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1)。为了让世人更好地处理伦理纲常与功名利禄的关系,破除世人的“功利”之心,王陽明提出了“致良知”思想。

(二)社会政治背景

王阳明时期,明朝内忧外患,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农民揭竿起义。当时的社会状况使思想家们意识到,想要维持封建统治思想,依靠天理的外在强制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开辟新的道路。王阳明认为,社会危机产生的根源是天理与人们行为的相互脱离,只有把普遍真理与吾心融合在一起,用内在的自觉替代外在的强制转化,从人的内心进行规范才能更好的规范主体。因此,把良知作为行为规范的准则,世人的一切言行也就会按规范进行,自然符合传统正统纲常的伦理规范。

(三)理论背景

社会危机不断加剧,王阳明对思想意识形态的问题开始重新思考。王阳明质疑理学的“析心与理为二”,指出朱熹认为人之所以为学者,只是心与理而已。其次,王阳明对理学的批判指向对“知”与“行”的分离。在他看来,理学的特点是将穷理仅仅限于知的阶段,而不付诸于行,使之与行相分离了,导致世人多知而不行。最后,王阳明强调去人欲,把它看作是“致良知”的前提。他认为,减得一份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王阳明对理学的批评思考,对陆九渊思想的继承,对阐述“致良知”思想提供了理论前提。

二、“致良知”的内涵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能使人“知善知恶”,指导人们的行为选择,促使人们弃恶从善。

首先,“致良知”就是通过对人“良知”的自我认识,使人们能“体察”到“物欲”、“私利”是使自己“良知”昏蔽的主要原因,从而培养出一种道德上的自觉的能动性,时时保持或恢复“吾心之良心”的“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性。

其次,为了达到“致良知”的目的,必须强调“致”的功夫,只有正确运用了“致”的功夫,才能使“良知”自觉的能动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王阳明将“物”看作是人的某种道德行为或者是关于某种道德行为的“意念”;将“格”总结为“正也”。因此,“格物”就是要在人们对道德行为的反思中,清除邪欲、恶念,使昏蔽的“良知”恢复,把已经放走了的“心”再找回来,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天理;“致知”就是要使吾心能恢复本然的“良知”;而“良知”就是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也就是“天理”。所以,“格物”和“致知”是把“心”和“理”合二为一,这也是“致良知”的最终目的。

最后,王阳明强调在自我认识中的“省察克治”之功,认为它是自我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最重要的方法。在“省察克治”中,一个人与天俱来的、能知善知恶的良知,必须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去摒弃任何已经萌动了的私心邪念。在王阳明看来,不论什么人,也不论其有多少知识,只要能将私欲克除,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三、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价值

在学术方面,王阳明继承了前人,也超越了前人,提出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同时,致良知思想的某些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高扬主体、解放人性的作用。

(一)从学术角度分析致良知思想的历史价值

王阳明致良知说在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学术思想价值,王阳明大胆创新,突破了朱子哲学“理”的制约,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理”的新观点。他认为,朱子的格物说把心和理割裂开了,与自己的“心与理一”的说法相矛盾。针对此不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格物不应向外求理,只能求诸于人本身的心,心即理,理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格物就成为了“格心”。

其实,阳明的“心外无理”是进一步发展了朱子“心与理一”的思想。然而,王阳明的格物说与朱子的格物说,隐藏在背后的精神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对道德情操的培养,朱子重视天理,强调人的道德义务感,阳明重视良知,把道德义务转化为道德意愿,突出了人们遵守道德准则的自觉性、主动性。

结语

王阳明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在学术史上影响巨大。致良知说是阳明晚年时候提出的,他把《大学》的“致知”、孟子的“良知”以及陆九渊的“心即理”三者糅合在一起,加以吸收改造融合而成,此学说被称为“孔门正法眼藏”(2)、“圣人教人第一义”,是阳明心学体系的核心部分。

“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作为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成为了王阳明整个一生讲学的宗旨。致良知说主要是讲道德修养,以良知为本体,达到“致”的工夫。不仅突出了修身工夫的优势地位,而且也要求人们在工夫中追溯本体的存在。致良知就是将人们不断扩充的良知贯彻到自己的实践中,使良知在具体行为中得到完满呈现的过程。在阳明去世后,其思得到了他众多学生的继承和发展,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向,这也进一步表明了阳明心学思想的博大内涵。

注释: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363页。

王阳明,《与薛尚谦书》,《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版。

参考文献:

[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陆九渊.陆象山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2.

[4]何静.论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对儒释道三教的融合[J].浙江社会科学,2007

[5]温寒露.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王阳明内涵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真正心平气和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