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本为依托进行读写实践的几点尝试

2018-07-28 20:11苏晓萌
神州·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凡卡句式课本

苏晓萌

在实际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了读写训练,尤其是“写”的训练,但因不得法,收效并不尽如人意。如何能将读写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我认为应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充分结合课本资源,大胆进行读写实践的有益尝试。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语句优美,章法规范,题材丰富,是学生习作的范本。如果能多角度挖掘教材中读写时间的点,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练写,将会起到“取法其上”的效果。

一、对重点句段细品精学。

教材中所选课文的重点词句往往是文章精华所在,承载着作者语言与思想的厚度,学习这样的词句,无疑是抓住了课文学习的“二 八”定律,学生会受益匪浅。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这样的重点词句细心品读,直到读透,进而会运用。

如:我在教学中,常常抓住精彩的句段,富有特色的开头、结尾等让学生学习、运用。如《黄山奇石》第一段,总体介绍: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读出句子间的联系,读出重点词语的妙处。然后,让学生结合本地的有名景致进行描写。有的学生写到:“梅丽更坐落在包头市的西部。那里树木茂盛,溪水缓缓流淌,景色特别美丽,尤其是那里的石头,非常奇特。”

以这样简洁、明了的总体描写作为段首,对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很有好处。

这样的仿写,为写好段落的打好了基础,同时也为高年级篇章、结构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抓住句式和段落结构进行仿写。

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都是模仿前人而作文之。”除了模仿语言,对文章句式、结构的借鉴学习更加实用。如果说语言是颗颗珍珠,那么能使这珍珠成为不同造型项链的,则是句式、结构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范式,依托课本,找准训练点加以训练,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发展。

1、对句式进行学习。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无疑是一项基本功,但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许多学生基本的遣词造句能力欠缺:文不从字不顺者大有人在;语言苍白、乏味情况比比皆是。依托课本,对课文中的句式理解、体悟,进而模仿,有助于学生夯实语言基础。联系生活运用关联词语,通过比喻、拟人、排比等方式对语言进行修饰,这些手段都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表现技巧得到培养和发展。

2、对顺序的模仿。要解决学生习作文从字顺这个问题,学习表达的顺序也是至关重要的。最常见的表达顺序有: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等,这样的表达顺序有助于学生形成条理有序的思维方式,进而能条理有序地表达。教材中这样的范例很多。例如课文《颐和园》一课的游览顺序,观察的方位清楚明了,教学时可以在充分体会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写作顺序,写写《我的家乡》《美丽的校园》等,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旅游活动结束之后,模仿本课的写作顺序练习写游记。

3、对结构的借鉴。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式结构仿写,也可以是文章结构仿写。学生接触较多的段式结构是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我们可借机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三自然段是并列结构构段方式,它从三个不同方面写了海底的物产丰富。在教学时,我先使学生懂得同时介绍事物几个方面的时候,可采用并列结构段。再指导学生练习写《校园一角》《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等片断,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深对这种结构段的认识。

三、抓住“空白处”,进行拓展。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文学中的留白也是如此,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

对于课文中“留白”处,教师要引领学生细细解读文本,感悟文本,寻觅空白,恰当好处地挖掘练笔训练。

例如学习《最后一头战象》时,以战象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为切入点,让学生大胆“补白”,描绘二十六年前是怎樣的一幕,进而体会嘎羧及战友的英勇。在充分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情之所及,心之所感,倾注笔下。学习《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时,体会“我”犯了错误那种紧张矛盾的心理,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替“我”给老奶奶写一封信。

四、将“略写”生成精彩。

根据主题和情节的需要,课文中往往有的部分写得比较简单概括。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些略写的点进行大胆描绘,使得情节更为丰满,详尽。

《少年闰土》故事性极强,文中记叙的趣事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海边拾贝”和“看跳鱼儿”这两件事是略写。老师可以领着学生研读完主要故事之后,对这两件进行扩写,扩写时可以模仿本文语言特点。通过这样的训练,进一步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对文章的语言也起到了内化的作用。

五、在想象中多元感受。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尤其是叙事类和故事类的课文,画面感极强。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对这些画面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再创造,不失为一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的出场,画面感极强。怎样让小女孩的形象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文字和画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读了这一段文字,如果让你将这一画面画出来,你会画什么?”学生的心门打开,通过想象画面的形式感受小女孩的形象,再引导学生将自己脑海中产生的画面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学生在多元而切实的感受中,走进了小女孩。

此外,有时作者会在课文的结尾处戛然而止,并不揭示人物的命运及情节最终走向,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续写。

如教学《凡卡》一课时,学生能通过由己达人、对比等方式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到凡卡的悲惨命运。之后的信是否能让凡卡有好的归属?展开想象加以续写。学生沉浸在对凡卡的情感中,自然有物可写,有感而发。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大量实践表明,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依托课本进行读写实践,把课文中精华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进而提高阅读、写作教学的实效性,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猜你喜欢
凡卡句式课本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凡卡》续写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特殊句式
克隆快乐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