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问题教学

2018-07-30 09:36王庆贵
魅力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策略

王庆贵

摘要: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提问,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紧跟教师的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策略

高中数学是一项思维性和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并且高中大部分学生数学思维不够完善,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对此教师就要有目的、有规划地创设合理的数学问题情境;并且抓住文章重点,以学生生活实际和周围事物规律为出发点;同时问题情境创设要有新意,结合拓展知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得到启发和思考,同时也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通过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巧妙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设问,更好地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目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当前数学课堂中提问的不足

(一)课堂提问随意

我们部分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对课堂提问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认识到课堂提问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因此,对于课堂提问环节的设置,缺乏系统的准备,在课堂提问时,导致目的不明,随意性强,让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还有部分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效果,对课堂中的提问难易度把握不够,表现在提问时或易或难,对于那些难度较小的问题,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气氛热烈,但这种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却不能阻挡这样的一个现实,那就是根本没有激活学生思维,提问也根本没有起到促进学生深入理解问题的目的;而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思维的跨度太大,学生无从下手,很难全面、正确地回答,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

(二)提问过程残缺

现行的很多课堂提问,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只要学生回答正确就万事大吉,提问过程也就基本结束了。从课堂教学的效率的角度看,这的确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其他内容的教学,但却使得课堂提问缺乏了最关键的环节,那就是针对问题的师生互动,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教师对学生回答过程中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的评价,时间一长,容易导致学生过分注重结论,忽视知识产生过程的学习风气,不利于学生形成严密的数学逻辑论证的习惯。

(三)提问缺乏实效

我们的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没有契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区”,所提问题过分笼统,不能激活课堂,优化学生思维实效性不高。

二、提问的策略

(一)增强趣味性

俄国教育家乌辛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这较好地阐释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时,要特别注意情境创设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新鲜感。如在“二分法”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问题: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有个猜价格的游戏,你有办法快速猜准价格吗?当这一问题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之后,我们可以立刻再抛出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互猜生日,看谁用的次数最少。如此设计问题,趣味性强,学生积极参与,求知欲和学习欲望都得到了满足,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之中感知数学、学会数学。

(二)注重探究性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就没有发现。如果学生亲自参与了探究活动,那得来的知识既难忘,又深刻,还充满快乐的回忆。探究性学习本身也是我国此轮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时,应该注重问题的探究性,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方法和理念。

(三)提倡开放性

具体来说,我们的教学问题又可以分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就是答案唯一的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回答“是不是”和“对不对”,一般来说,对于师生之间有意义地交流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开放性问题则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来给予回答,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较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时,提倡开放性的问题,力求避免封闭性的问题。如我们学习“向量数量积”时,教师应该问“你如何理解向量数量积的?”而不应该问“向量的数量积是向量吗?”若还想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简单评价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问“你今天从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当然,我们说提倡问题的开放性并不是说学生可以随意说、任意想,而应该控制好问题的范围,使学生有明确的思维方向。如果我们一开始设计的问题范围偏大,可以在追问过程中缩小范围。如何实现开放性与正确答案之间的平衡,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四)体现层次性

要求我们设计的问题应该呈现出序列性,由浅入深地逐步展开。低水平的问题一般为记忆性、理解性的问题,而应用性、综合性、分析性和评价性的问题则属于高水平问题。低水平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力的提高,也是学生掌握高水平思考技能的基础,而高水平问题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理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时,应该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教学问题的水平。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在认知冲突的驱使下,产生探究的欲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停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一步步地走向数学成功的殿堂。

总之,与其说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不如说它是一门教学艺术,需要教师从方方面面去注意、去把握。想要做好一节高中数学课提问环节的设计工作,不但要注重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更要把握好提问的过程、角度、方法以及表达方式。而这一切都需要广大的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改进,最终才能完善课堂提问这门教学艺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要求,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问题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