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2018-07-30 09:36庄学翠
魅力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创设高中语文情境

庄学翠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高中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方法,它的运用得当能对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创设不同方式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积累知识,指导以后的学习,形成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创设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主体意识,及时调整其学习的策略,找到一条适合学生本身发展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情境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起到这样的作用。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教師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情境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和体验,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创设适宜的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 鸣和灵感上的激发。

一、情境创设的意义

情境教学法对于语文的课堂教学而言非常适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实用价值有效提升了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首先,情境教学使得课程更贴近生活。在高中阶段,语文教材的内容编排中以散文、古文、现代白话文居多,虽然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但是也给教学带来的一个不小的难题,即教材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教学法的使用,就有效解决了这一情况。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明国时期学生运动的图片或一些名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评价,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背景资料,从而更能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出鲁迅先生文章的深刻。

其次,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启发。虽然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考试的压力与年龄的增长都使得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高中阶段呈现原地踏步的情况。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其本身也给学生提供了适当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课堂不呈现单一的模式化,更具可塑性和创造性。“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班级的学生对于同一情境的想象与创造力也有所不同,这也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学习。

最后,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情境教学法的使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课堂和主导课堂的机会,情境的创设也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环境下,更有利于让学生保持积极、愉悦的学习心态,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快速、准确的对新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获取和记忆。让学生更积极热情的参与语文课堂的学习和活动,即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又有助于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二、巧设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情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情境,教师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营造适当的氛围,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问题面前激起求知的热情和探究的渴望,启发他们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与实践的精神。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效果显著,能充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鸿门宴》这一课时,教师肯定要问及故事中的两个关键人物——项羽和刘邦的性格特征,这一点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就能准确回答出来,如果局限于此就不能创设更深层次的问题情境,其实可以就此追问学生这二人的性格特点和他们最终的结局有没有什么关系?有人说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行为是“妇人之仁”,但也有人说是“君子之度”,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这两个问题能充分拓展学生的关注视野,有效激发他们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尽管项羽的惨淡结局和他刚愎自用的性格有莫大的关系,但在课文中读者还是能感受到项羽率真的个性,这是传记文学的特点使然。学生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自然就能提高对课文的认识。

三、利用角色扮演,体验课文情境

为了创设教学情境,我们也可以根据书中人物的要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起到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引发学生创造活力的作用。另外学生通过对话表演能够对书中人物的性格把握的更准确,而且当课本当中的人物鲜活的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学生马上就进入了课文描写的情境中,学习热情立刻变得高涨起来,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例如,在学习《鸿门宴》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把书中不同的角色如刘邦、项羽、范增、张良、樊哙、项梁等分配给不同的学生,先让他们进行分角色朗读,并给予适当引导,帮助他们分析书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等,最后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把课文中的情境真实的呈现出来,既使表演者经历了书中角色的心理过程,同时那些在台下观看的学生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并且寓学于乐,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媒体,创设情境

现在高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语言。但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那么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留下深刻的印象,既陶冶情操,又提高审美能力。如教学《滕王阁序》,学生预习全文后,会感到文字很生疏,不能感受其美,这时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滕王阁录制的现场配乐朗诵,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到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从视觉、听觉上引起审美的兴奋,获得审美的愉悦,学生会产生很浓厚的兴趣去体悟、背诵。

总之,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将提高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体会语文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情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魅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创设高中语文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