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串起历史课堂的珍珠

2018-07-30 11:01杨珺珺
关键词:史料初中历史教学

杨珺珺

【摘要】学习历史讲究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因此史料的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近年来苏州地区的历史中考中,选择的史料难度和深度不断提升,使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以课堂教学中对史料的具体运用,阐述了史料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 史料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66-02

所谓史料,指的是那些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要了解历史,就必须对这些历史痕迹进行筛选、辨别、论证、理解和总结。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同样依赖史料的运用和分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① 因此,为了更好的展开历史教学,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原委和发展脉络,老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围绕历史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适时适量地引入多样的历史材料。借助史料来还原历史,串联教材,让学生在解读史料的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培养历史学习的能力,感受历史探究的魅力。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时,笔者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还原现场,历史真实化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基于同情之理解的原则”② ,就是要求历史学习者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用设身处地的态度去认识和分析历史事件。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把师生带回到“历史现场”,尽量的接近历史真相,以获取更客观公正的更有價值的历史知识。而要回到“历史现场”,就必须借助丰富的史料。

《俄国十月革命》一课,作为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部分的第一课,在本册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只有讲清楚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但是,教材却只用了一句“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将革命发生的背景一笔带过,这对学生来说是过于简单粗略的。因此,在授课时,笔者给学生补充了以下几段材料:

材料二:

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

尽管到1913年俄国的工业总产量仅仅落后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而以人均来说,俄国还落后于若干其他国家,如比利时、瑞典。按每英里土地算,甚至就连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铁路里程也比它多。——(美)莫斯《俄国史》

材料三:

最高专制政权属于全俄皇帝,沙皇和以前一样总揽行政、军事和对外政策大权及批准法律之权。——1906年《俄罗斯帝国基本法》

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大10多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的1/3)——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

1914年的东普鲁士之战,俄军伤亡25万人之多。

1915年的春夏大战中,俄军遭毁灭性打击,伤亡和被俘的人员超过了170万。

1916年底,前线俄国装备困难,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一支。

1917年,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1500万人(近一半)被强迫入伍,150多万人战死,四百多万人伤残,妇女、儿童被赶进工厂,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饥饿席卷全国,首都彼得格勒的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

四则材料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材料一和二的数据对比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前的俄国,虽然在农奴制改革之后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材料三中史料的描述,真实的反映了改革留下的封建残余对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以及当时俄国阶级矛盾的尖锐;材料四又用几组数据,让学生真实感受了俄国在一战中遭受的巨大损失和伤亡。四则材料还原了历史现场——俄国的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疾苦,导致国内矛盾激化。这样,学生就能深刻理解俄国革命爆发的背景了。

“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③ 。对于学生来说,历史最难的就是怎样真实的感受那些离我们年代久远的事件。我们无法让自己“穿越回去”,那就只能借助丰富的史料还原历史现场,通过对史料的研读和分析,引导学生去感受历史的真实面貌。

二、拓展教材,历史生动化

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的叙述同样也应该是生动有趣的。赵亚夫教授曾经讲过:“课程抑或课程的意义,只有当学生感到它真实存在时(对他们而言,确实有趣、有用),课程才具有可识(首先是兴趣,而后有学的动机的价值)。”④ 作为教师,应设法让历史变得鲜活,打造富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此时,我们就需要借助史料,来拓展教材内容,让历史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比如在讲到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进行的国内战争时,教材是这样描述的:“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苏俄进行了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教材就用了“艰苦”一词,将三年国内战争轻描淡写的略过了。但是这场战争到底有多艰苦,单靠教师的语言是很难生动形象的描述出来的,学生感受不到真实的历史场景,就无法真正的理解苏俄人民战斗的艰苦,也就无论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因此,在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笔者给学生展示了一副《苏俄国内战争》的地图和一段材料,让学生结合地图与文字想象当时的场景:

材料七:

3月6日起,英、法、美干涉军先后在摩尔曼斯克登陆;

4月5日起,日、英、美干涉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登陆;

4~5月,德国和土耳其侵占克里木和南高加索;

5月底,由奥匈战俘编成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发动叛乱,相继占领伏尔加河中游、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依靠外国干涉军的扶植,纷纷在各地建立傀儡政权;

至1918年夏,苏维埃共和国的领土已丧失3/4,四面受敌。

通过阅读这段材料,学生能够具体生动地了解到新生政权所面临的危机: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强大、国土丧失的面积之大之快……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感受苏俄人民那种英勇不屈无惧无畏的战斗精神,更好的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迫切与及时。

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应灵活运用地图、文字等史料来进行直观、形象化的教学。鲜明生动的图片,具体鲜活的文字描述,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史料的补充,既能够丰富历史事件,丰满人物形象,让单薄的教材变得有血有肉,让沉闷的历史课堂变得具体而生动,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他们更准确的感悟历史,感受历史的精彩。

三、激发思考,历史思维化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摆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⑤ 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也同样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⑥ 也就是说,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学特有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单纯的历史知识的灌输。但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学生简单机械的识记老师讲授的每个历史事件,背诵一个个重要知识点和一段段史学家们下好的重要结论,却很少会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分析理解,提取有效的信息,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是缺少必要的思维能力的。在上课中,笔者会充分利用史料来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在講到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之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代表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一个是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为了让学生能自己对比这两个政权的区别,笔者给出了这样的材料:

材料五:

临时政府认为:土地重新分配这样的问题必须等到能真正代表人民并有权决定这一基本问题的立宪会议召开时才能进行。同样,政府也不愿意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列宁的口号: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政权归苏维埃;工作归失业者;

通过对这两段材料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加以对比就能清楚的发现,临时政府的态度是做法是违背俄国人民的利益的,必然遭到人民的反对,而列宁代表的苏维埃从各方面都符合人民的利益,才能在此后的革命中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结论,比教师直接给出结论要有意义的多。

在最后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时,很多老师的习惯是让学生将教材上已经归纳好的结论划一划,然后标注清楚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回头背一背结束了。但是,笔者还是希望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思考,归纳材料,得出结论。

材料八: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

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芬兰、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意大利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伟大的革命斗争;殖民地附属国的人民看见了光明和希望,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动摇了帝国主义在殖民地附属国的统治。——《毛泽东选集》

通过对这两段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学生找到关键字词句:历史性转换;世界历史的引领者等,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最后再与课本上的结论相对照,更好的理解革命的意义。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教学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掌握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⑦ 教师在教学中应提供丰富的、不同层次与角度的史料,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和分析,并通过合理的设问和归纳概括,最终得出结论。史料的运用,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理解、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成为能独立思考、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要上好一节既体现新课改理念,又落实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有特色的历史课,就必须在史料的选择、运用和分析解读上多下些功夫。而且,从近几年苏州历史中考的命题趋势来看,命题人越来越注重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试卷中史料出现的频率、每段材料的字数和难度都在不断提升。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考查目标。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多层次史料的分析和运用,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水平和应试能力。

史料是史学的生命,善于驾驭史料,能让历史课堂变得生动、丰满、鲜活、可信;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思维方法,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愿大家都能在史料的海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注释:

①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5:5.

②何成刚,彭禹,夏辉辉,沈为慧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3.

③何成刚,彭禹,夏辉辉,沈为慧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166.

④何成刚,彭禹,夏辉辉,沈为慧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324-325.

⑤何成刚,张汉林,沈为慧.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125.

⑥何成刚,彭禹,夏辉辉,沈为慧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244.

⑦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5:5-6.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彭禹,夏辉辉,沈为慧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

[2]何成刚,张汉林,沈为慧.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3]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史料初中历史教学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