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研究综述

2018-07-30 09:36杨雅馨
魅力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知识服务图书馆

摘要:知识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能力是当今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图书馆服务能力的相关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评述,重点从知识服务的概念、要素、评价和应用等方面探讨知识服务能力的成果和特点,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服务;知识服务能力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从对资源的管理转变为对用户的知识服务。知识获取和知识共享的能力是創新的首要关键能力。图书馆的职责是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更应该把握和控制好这种知识服务能力。在推进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应用知识服务的理论提高图书馆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的为用户服务,推动社会知识转化与知识创新。本文分析评述了国内关于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现有研究,以提高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以便未来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知识服务能力的研究内容分析

(一)知识服务能力的概念分析

我国学者对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概念和内涵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对知识服务能力的涵义的主要有三种观点:

1.强调针对问题的特点开展服务,并在解决问题中实现其价值的能力。张晓林认为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是图书馆以传统的信息知识处理能力为基础,根据环境和目标解决用户实际问题服务能力。任萍萍,任通顺把知识服务能力定义为以用户不断变化的具体问题和需求,图书馆把已有的全部有形、无形资源合理有组合优化,并且努力使知识服务过程更加合理的运行,使知识增值或者优质服务的外化,并且能够为图书馆获取核心优势的能力。

2.强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与转移共享的能力。王曰芬把知识服务能力定义为:图书情报服务机构以知识服务战略规划为导向,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针对用户具体的问题和需求,将图书情报服务机构拥有的各种内部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通过控制与协调知识服务流程的有效运作,使内部资源转化为可外化的价值更高的知识产品或者服务,为组织机构赢得核心优势的能力。

3.强调馆员的知识结构与基本能力的重要性,认为知识服务能力是一种多结构的复合竞争能力。刘志国等人应用隐性知识理论探讨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认为知识服务是基于馆员隐性知识、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显性和隐性知识需求的能力。

(二)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构成

目前我国学者就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构成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出发对其进行了探讨。从业务流程角度,学者认为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主要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服务能力,而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组织能力、知识评估能力是否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能力还是存在不同的看法。目前研究的知识服务能力体系结构是直接移植知识管理能力结构而来,并没有对理论引证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论证。

(三)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学者对知识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分为服务理念因素、文化因素等的抽象因素和人才因素、技术因素和信息资源等的具体因素两个部分,学者们对具体因素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对抽象因素的研究没有达成一致和深入研究,而且缺乏对各因素对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具体影响和各因素间的因果反馈关系进行论证。

(四)图书馆提高知识服务能力的策略

根据对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研究和国内现状,我国学者提出了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策略。

赵静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能力:1.做好文献信息资源的搜集及标准化处理工作。2.为知识服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图书馆知识服务需要大量的基础。3.开展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工作。

虽然我国学者对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的策略做出了大量研究,但是还未建立清晰系统的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体系。图书馆提高知识服务能力的策略要以科学发展的评价指标和建设指南作为指引,结合图书馆自身实际情况来推动其各方面的建设和完善。

(五)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

目前,我国学者对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的研究主要应用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能力与水平,但其实践应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进行调查时,应该更多的收集数据,使分析结果更具有客观性和事实依据,多探讨对馆员知识服务能力评价的定量研究。

三、研究展望

(一)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实证研究

目前我国的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缺乏实证研究的有力支撑。进行实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研究,一方面可以建议理论方面的可靠性,有利与发现新问题,找到定量的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将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研究与图书馆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如学科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问题结合起来探讨,既可以完善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理论也可以指导图书馆的具体工作的开展。

(二)图书馆知识服务评价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评价研究目前基本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研究图书馆知识服务评价,详细分析其影响因素,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理论,丰富数字图书馆服务评价体系,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提供指导与参考。

四、结语

我国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研究的整体水平较高,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研究方向不均衡,大多数对基础理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缺少实践性的深入研究,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或知识资源建设与保障、参考咨询服务、信息或知识推送、学科服务或学科知识服务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相关研究尚不充足和深入。二是研究方法较单一,缺乏充足的实证分析。国内关于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上,都处于初步兴起和不断发展的阶段,在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的研究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与潜在的研究领域,今后学术界需要不断加强这些研究以有效指导未来的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刘佳,李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09:74-78

[2]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05:30-35

作者简介:杨雅馨,女,1990年9月出生,辽宁师范大学15级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知识服务图书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基于知识服务的档案管理模式研究
跨境电商供应链中的知识服务供需匹配模型研究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从西方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政策看用户信息消费的安全管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