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导入技巧之我见

2018-07-30 09:36许春
魅力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激情状态技巧

许春

新课导入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尤其要重视导入技巧,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切实有效的导入,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成功的导入既要新颖,又要自然。掌握一些导入技巧,就可在导入时游刃有余,水到渠成。在30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有效做法,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渲染激情法

教师的激情可以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 在教师激情的引导下,能够调动学生身心的巨大潜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收到最佳的效果。教师和学生在充满激情的氛围中共同精彩地完成学习任务。要让学生的激情达到最佳的狀态需要老师巧妙的引导、真诚的鼓励。

其实每个学生都具有很大的激情,只是埋藏在内心中,只要教师用自己的热情去激发,课堂上的学生们就能激情澎湃,活力四射。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的导入是:

师:同学们当你们遇到危险和困难的时候,首先会想到谁?又会怎样做呢?

生:有的说“想到妈妈”,有的说“想到爸爸”。“会打电话、呼叫等”

师:你们的回答老师很满意,在预料之中。文中的小朋友和你们一样在面临死亡的危难关头,首先也想到了他的父亲。这对父子用无比的信任和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生:我们非常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危险,他们是怎么做的?学生们迅速进入对主人公的故事的探究状态,课堂气氛浓厚。

师:好!现在你们就跟随老师跨越时空,一起去感受这对伟大父子的感人故事吧!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让我们满怀激情地齐读课题。

由于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自然导入新课,与学生产生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学生们就会立刻充满期待地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中。学生学习热情就会高涨,整个课堂充满激情。

二、兴趣点燃法

小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就是兴趣。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成功导语,学生就会主动地跟着教师去知识的海洋遨游,探寻其中的奥秘。 让导语在最短时间内激发起学生兴趣使其快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途径,我觉得是借用多媒体,就能有效地达到理想的效果。 视觉和听觉结合,能使心情放松,情操得到陶冶,灵感与兴趣得以激发。

我在教授《陶罐和铁罐》时,我运用动画作为导入新课的手段,它将视觉听觉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很快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它们之间直接对话和不同的命运,深切地懂得: “不要瞧不起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要时刻牢记取长补短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道理。

有效地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强化学习气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契机,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升华到理性。

三、思维启迪法

最让人感兴趣的方法就是悬念。设置悬念要遵循生动形象、简洁鲜明的原则。让小学生的好奇心带着他们快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

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我这样导入:“飞翔的鸟儿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看到的天空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回答:“青蛙和鸟儿看到的天空肯定是一样啊!都是蓝蓝的,无边无际的。”我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会知道答案啦!从而还会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个个兴致勃勃,迫切地想从课文中得到答案。

由于设置了悬念,学生兴趣盎然,强大的好奇心驱使孩子们自觉用心地学习课文内容,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四、课堂愉悦法

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猜谜语,听故事。 虽然谜语很简单,但通过形象的动作,声绘声绘色的朗读,就能立刻吸引学生,这样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马上就起来了。 满堂课都会气氛活跃。 如此导入,将学生由“被动读书”变成“主动读书”,由此进入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状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符合新时代课堂教学的要求。

导入的设计应侧重实效性、精炼性、灵活性、审美性的完美结合,同时更要兼顾启发学生的思维。

总而言之,导入是语文教学这门艺术中最重要的环节。根据小学生的年龄、身体以及心理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更应高度重视这一环节。应采用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最佳导入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魅力无穷。

猜你喜欢
激情状态技巧
萌动的激情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智珠二则
图志
指正要有技巧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提问的技巧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