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背景下高校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2018-07-31 09:20卢翠英
科教导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化工专业产学研应用型人才

卢翠英

摘 要 高校化工专业本身是一项具有较高实践性要求与应用性要求的重要工科学科,各高校应当严格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战略,为社会输出应用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化工专业人才。本文简要就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及教学中践行产学研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具体的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以期为各高校化工专业教师提供教学措施参考,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产学研 化工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策略

随着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分别顺应市场化工人才需求设计了化工专业,以期为社会输出优秀化工人才,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而同时,社会在对化工产业人才数量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对化工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产学研理论的提出,各高校逐渐意识到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以产学研为背景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1 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及教学中践行产学研的重要性

1.1 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环境意识的不断提升,化工产业被普遍认为是环境污染型产业,同時对就业人员可能造成严重的身体危害,因此各高校报考化工专业的学习十分匮乏。大多数的高校都以降低录取分数线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报考,以至于生源质量难以保证,学生也可能对化工专业兴趣缺乏,对之后的教学工作开展造成限制。同时,就当前的化工专业教学而言,各高校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践行产学研的重要性,实际教学工作中面临较大的困难,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也只追求学生理论方面的成绩,缺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甚至在枯燥的教学工作中丧失学习兴趣。

其二,各高校在专业教学时依旧遵循传统教学观念,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着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制定,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造成学习质量难以提升。同时,化工专业教学过程中各教师都没有建立明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对应用市场的需求分析,所以在课程设计时缺乏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的科学划分意识。

其三,部分学校在化工专业教学方面的教学基础十分薄弱,未为化工专业教学的开展提供充足的建设经费。但是化工专业本身是一项对实践教学要求较高的理工学科,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实验设备投入。以此造成实践教学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1.2 化工专业教学中践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部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一教学指导文件中明确提出,各高校在实际办学工作中应当积极建立特色化办学模式,加强创新性人才、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制定。同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提供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此为标准,各高校在开展化工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制定教学计划,将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列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而产学研一体化在化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化工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向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发展,从而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举措。而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依托了以上三方关系建立后所获得的各自潜能激发,把企业生产以及化工科学研究工作中产生的全新技术、成果等都及时地带入到高校的实际化工专业教学当中,让学生摆脱教材知识的限制,及时掌握高端、前沿的生产技术,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着重要意义。此外,针对高校实践设备缺乏和投入较大的问题,其也可在相应的产业中谋得实训基地,为化工专业学生的实训开展创造条件与基础,这也在极大的程度上为实现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供了条件。

2 产学研背景下实现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措施分析

2.1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的基础,其对于学生学习情绪的培养,提升学生学习注意力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为培养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首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其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其一,化工专业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前沿讲座的开展,并将针对点放在具有较高趣味性且和实际的化工生产研究相贴近的重要内容,例如“纳米材料研究”、“大气污染化学”等内容。同时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在讲座中充分利用案例来进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其二,建立化工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联系,让学生明确该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例如“环境保护学科”、“材料创新学科”以及“新能源利用学科”等多项,不断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其三,在专业课程教学开展之前,各授课教师应当明确地将化工专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提出,让学生在相关方向中确定各自的发展目标,从而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不断奋斗。

2.2 加强课程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当转变传统过度注重理论教学的模式,加强课程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将原本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直观的知识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理解,也为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创造基础条件。例如,教师在就化工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进行教学时,就应当同时探讨该理论在实际化工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即炼铁与炼铜工作中,生产人员在设备支持下就原矿中含有的高价铁和高价铜进行氧化还原处理,使其成为低价单质铜与低价单质铁。又比如,教师在就“镀银原理”这一理论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根据航天、建筑等对于复合材料的需求进行探讨,即通过在聚丙烯塑料的表面进行镀银处理,即可将其制备成具备高强度等多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加深对所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

2.3 创造真实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教师在化工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创建真实问题情境与质疑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并实现相关问题的解决,由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由于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SO2等酸性气体会在自然环境下出现酸沉降的问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SO2气体也会在大气中产生二次微粒子造成大气污染。所以,控制SO2的产生与排放是当前化工产业研究中的重点。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就可以该问题作为研究情境提出,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了解该问题在当前的研究现状,并积极利用所学的化工知识提出并制定实现该问题解决的相关措施。即使学生提出的方案在实际中难以得到应用,但是在这过程中却培养了学生敢于创新、积极思考的意识,同时帮助学生实现所学知识的应用,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这也是当前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2.4 提升实验教学在课程中的占比

在化工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在保证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积极提升实验教学在课程中的占比,这对于学生掌握基础化工理论知识,提升个人动手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要求与规范的制定,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但是,教师应当尽可能避免学生对实验教材产生过度的依赖,造成学生实验创新意识受到限制。所以,教师在进行化工实验设计时既要保证实验与实际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还应当尽可能体现最新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例如,针对当前社会上影响十分广泛的“毒大米”事件,教师可将实验设计主题确定为“大米中有毒物质检测”,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实验规范进行实验设计,并以此为检测方式进行实验操作。同时,教师还应当在这过程中充分体现自身的教学引导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查询、实验数据分析等方式来判断该实验设计的可行性,让学生在思考、动手的过程中获得个人实践与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2.5 制定科学的综合性实训课程

以提高学生的化工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实践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的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中提升个人工程实践意识,积极制定科学的综合性实训课程。这是教学重点,也是产学研一体化应用所提出的要点。例如,教师在“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应当积极发挥学校与化工企业以及科学研究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建立相应的综合性实训课程。即首先分析该课程中涵盖知识学科包括化工热力、动力、流体力、化工生产安全等多方面的知识,并总结相關理论与经验,探讨相关知识在化工反应设备研制中的具体应用。建立多种知识之间的观念,并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的化工反应设备设计与构建原理为基础记性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其次,教师可进一步列举出化工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器问题要求学生进行理解与分析。但是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课程重点内容的选择与确定,选择依据应当为当前化工产业研究中的高新研究与技术。此外,教师还应当联合相关的化工企业为学生的课程实践提供支持,具体可通过带领学生记性化工企业参观,或者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化工生产当中进行实习,从而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个人应用能力的提升。

3 结束语

各高校在开展化工专业教学时应当全面地就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在教学工作中(下转第136页)(上接第30页)践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并以培养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积极通过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学习动机,加强课程理论与实际的相互联系,注重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实验设计在课程中的占比以及制定科学的综合性实训课程等方式,来切实推进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周跃花,孙平,李学坤,石奇.地方高校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6.45(24):132-134,137.

[2] 马先果,韦德举,唐安江.产学研一体化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贵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7(7):4-6.

[3] 兰翠玲.化学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广州化工,2012.40(14):193-195.

[4] 王家荣,杨泽慧,高浩其.应用型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3):92-94.

猜你喜欢
化工专业产学研应用型人才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化工专业气相色谱实验教学思考和改进
化工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构建国际实质等效的化工专业认证体系 提升化工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