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手机和蓝墨云平台的药用植物认识实习教学探索

2018-07-31 09:20周嘉裕廖海
科教导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智能手机

周嘉裕 廖海

摘 要 “药用植物认识实习”是制药工程专业(中药)的重要实践教学课程。利用智能手机照相、摄像和植物识别软件功能结合蓝墨云班课教学软件平台的综合管理优势,开展药用植物认识实习教学改革实践,提高了实习效果,确保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药用植物认识实习 智能手机 蓝墨云班课

“药用植物认识实习”是我院制药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课程。通过实习使学生验证药用植物中药学、植物形态学与分类学的基本知识,熟练应用相关术语描述植物,查阅资料,能够正确分类命名。熟悉不同生态环境的药用植物类群,分析生态环境与物种的相关关系,了解中药资源的调查方法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問题的能力,并强化动手能力和组织纪律与团结互助精神的培养,为后期中药鉴定、中药学等专业课的学习及自学扩展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传统的野外教学实习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边走边听老师的讲解药用植物的种类特征,入药部位和药名,由于老师少学生多,讲授现场拥挤,有些学生接触药用植物的机会偏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药用植物认识实习区别于室内教学,无法随意地使用多媒体设备,[1]这使得引入新媒体教学辅助已迫在眉睫。由于现在智能手机的性能不断提升,学生可以用手机对植物进行拍照摄像,将数字化的资料存入手机,或者安装手机APP,查询更多的资料,对实习资源及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补充,智能手机在野外实习中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因此,本实习教学团队,利用智能手机结合蓝墨云班课网络教育平台,开展了药用植物认识实习教学改革实践,提高了实习效率,确保了实习教学质量。

1 智能手机软件在药用植物认识实习中的应用

智能手机已经称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学习和生活随身之物,其功能已从一般的通信工具转变为学生日常学习、群体社交、娱乐游戏及网络购物等活动的重要媒介。[2]

高校大学生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频率很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会在课堂上教师不注意的情况下使用手机上网,聊天,打游戏。同时微信、QQ等社交软件平台的发展为智能手机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查找资料、做练习、看微课视频、交流信息、发微信、直播课堂教学等等。[3]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也会用到微信和QQ与学生进行活动交流,但是在药用植物认识实习教学中,我们更多的使用手机照相摄像功能和一些植物识别软件。

1.1 智能手机的拍照摄像功能

现在,智能手机的像素越来越高,图像的清晰度也很好,好的手机的照相功能甚至不比专业相机差。在药用植物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用照片记录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境。在拍摄照片的时候,让学生尽量给植物拍一组图片,第一张往往选择从远景拍摄,可以看到植物的生境,第二张是植物的整体形态图像,最后是对局部花、果实以及能够辨识植物的显著特征进行特写。在我们的药用植物实习中,指导老师会对采集的药用植物进行整理、鉴定,每种药用植物制作一个标签,内容包括科名、植物名、入药部位药名,并进行悬挂,帮助学生记忆。学生也会把这部分植物拍下来,结合讲解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进行植物的辨识。有些同学甚至可以利用手机中的软件对图片进行编辑,备注相关文字信息保存下来,随时可以进行观看。

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使用手机录制微视频,有些是老师讲解某个植物的识别要点及与近缘相似种的比较,有些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关于药用植物的典故,市场应用情况等,还有些同学则会录制某些药用植物的视屏。对学生拍摄的照片和视屏还可以进行评比和征集到我们的教学平台或图片库中,所以学生的拍照热情也特别高。

1.2 植物识别APP——形色、花伴侣在药用植物认识实习中的应用

使用智能手机还可以在应用市场下载软件,有很多都是免费的。关于植物辨识的软件网上也有几款比较流行。这些软件几秒就能鉴定出植物的名称,甚至介绍有关植物的特征、花语、药用价值等,是很好的药用植物认识实习的辅助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准确地识别植物,更好地学习植物学知识。我们主要给学生推荐了“形色”和“花伴侣”两款植物识别软件,笔者也使用一年多了,觉得还不错。

“形色”是由杭州大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推出的一款识别花卉、分享附近花卉的APP应用。不同于单纯鉴别花卉的应用,形色为用户搭建了一个持续性更强的社交平台。用户可以一秒就能识别植物,App内部也有识花大师帮忙鉴定植物其主要功能包括拍照识花,可以随时随地,拍照上传植物照片,形色可以立即给出花名和寓意,目前可精准识别4000种植物,准确率高达92%。[4]

“花伴侣”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鲁朗软件以中国植物图像库海量植物分类图库及用户共建图库为基础开发的植物识别应用。只需要拍摄植物的花、果、叶等特征部位,即可快速识别植物。花伴侣能识别中国野生及栽培植物3000属,近5000种,几乎涵盖身边所有常见花草树木。[5]

使用这两款软件,只需要对植物进行拍照或将手机中存放的植物图片上传,与数据库进行比对,“识花机器人”很快会给的植物名称。在形色APP中,给出的植物名称下点击查看详情会出现诗词赏花,植物价值等介绍,而花伴侣会给出可信度,点击图片可查看植物的形态特征。所以这两款软件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如果识别系统给出多个答案,学生可根据观察到的实物特征结合专业知识自己进行比对分析,最终确定一个最接近的选项。如果学生拿不准改选哪个或觉得鉴定不准确的话可以向老师咨询求助,也可以去鉴定区找专家寻求答案。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开始讲解某个药用植物的时候,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识别、对照老师讲解的识别特征查看。对于一些喜欢植物,专业知识比较过硬的同学,累积一定的经验后鼓励他们植物辨识软件中参与鉴定,变身鉴定达人,同时巩固了植物相关的理论知识。这些植物图片以及同学们留下的足迹以后还可以查看、享,诗词赏花也特别适合现在的文艺青年。

除了形色和花伴侣外,还有微软识花、发现识花、Garden Answers等,这些APP一直都可以使用,也增加了学生后续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坦言已经养成了一种专业习惯,看到不认识的植物就想拍,然后进行识别。

2 蓝墨云班课在药用植物认识实习中的应用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多款手机app辅助教学工具可作为教学互动平台以供选用。其中,蓝墨云班课平台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内外教与学活动的移动教学软件,蓝墨云班课平台所提供的资源以及丰富的教学活动等功能,为师生融合移动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6]与微信等相比,蓝墨云班课在综合课程管理上具有明显优势。[7]

藍墨云班课平台的主要功能特点包括:(1)教师利用平台签到功能,进行学生管理。(2)教师可以讲课件、视频、图文资料等教学资源上传至云平台也可以将发布学习计划、学习要求和作业通知等,学生可以随时查阅学习资源。(3)课上,教师可以利用云平台进行投票、头脑风暴、测试等教学活动;课下,教师利用云平台组织答疑讨论、交流互评,布置作业,增强互动。(4)教师可以根据经验值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做出合理的教学评价。[8、9]

在药用植物认识实习课程教学中,我们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教学设计和实践。

2.1 实习前期上传各种资源和以项目研究为导向的小组活动的布置

实习指导老师对校园及峨眉实习地的常见药用植物进行拍照,或图片整理构建药用植物图片库,上传到云平台的资源中,每张图片包含科名、植物名及主要的识别要点。同时将实习的具体要求、安排、峨眉山自然概况以及一些与植物分类识别相关的网页链接和微信订阅分享上传到资源中并进行分类管理。系统会及时推送消息提醒、督促学生进行查阅。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阅读资源并获得相应的经验值。老师可以查看整个班级里学生各种资源的学习情况,并督促未完成学习的同学尽快按要求学习、复习。

实习前,我们对药用植物相关知识进行梳理,结合野外实习设置了18个研究专题项目,对犀浦、峨眉实习地的药用植物进行资源调查,内容涉及药用植物的入药部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形态特征等。整个班级学生分成18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研究项目,带着问题进行实习。

2.2 实习过程中,通过平台的管理班级并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利用平台的签到功能,在野外也可以实时签到,随时随地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实习期间,每天上午老师带领学生外出认识和采集药用植物,下午整理复习标本,每天要记的植物很多,而且有些植物的形态特征相近,学生很容易记混,因此我们并利用云班课平台开展答疑和讨论活动,对当天实习中遇到的题药用植物辨识以及小组专题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答疑,学生可以以文字、语音、图片的形式提出问题,老师可以及时进行解答,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自由讨论。老师也可以毫不吝啬地对学生提出的好问题及回答进行点赞加分,鼓励学生提问和互相回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辨识植物的效率。

2.3 实习结束后,利用平台进行评价和统计

实习结束后,老师可以查看整个班级学生学习资源,参与讨论、签到等情况,了解学生对于该实习的参与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平时成绩做出评价。

每个小组将专题研究的报告上传至平台,(下转第81页)(上接第41页)老师可以作出评价和点评,小组间也可以进行互评,通过互评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学习到其他小组的内容,加深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互相取长补短。我们在小组任务的专题研究项目上的设置也是花费了心思,既有药用植物知识,还有后续课程中药化学,中药鉴定、药理学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也很好地起到了该门课程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实习过程中各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分工明确,整理专题内的药用植物,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这些对于刚刚结束大一课程,还未进入专业学习的同学来说非常难得,也为他们导入科研思维,从结果来看学生们完成的专题报告令人满意,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在药用植物认识实习实践课程中,采用智能手机结合蓝墨云班课网络教育平台结合传统野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后续学习的能力,为网络时代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是,在使用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如植物识别APP和云班课平台的使用都需要有联网才能使用,有些同学抱怨流量不够用的,另外在云班课平台中还有很多的活动没有尝试,今后在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地总结经验,更好将现代教学辅助工具应用于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和后续学习条件。

*通讯作者:廖海

参考文献

[1] 潘建斌,骆爽,张立勋,等.智能手机在生物学野外实习中的应用.高等理科教育,2016(5):93-97,92.

[2] 洪宗友,谢彦红.智能手机结合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的必要性探讨.高教学刊,2016.21:39-40.

[3] 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远程教育杂志,2016:14-21.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D%A2%E8%89%B2/18754487?fr=Aladdin.

[5] http://hbl.nongbangzhu.cn/.

[6] 张茵茵,牛彦敏.移动教学平台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例.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3):23-24.

[7] 杨一翁,张欣瑞,尚会英.微信与蓝墨云班课的应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市场营销教学模式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7.1:157-158.

[8] 杨艳雯,王小根,陶鑫荣.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与设计.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2:106-109.

[9] 韩玥,王毅.基于蓝墨云班课(Mosoteach)APP的深度学习研究.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6(7):87-89.

猜你喜欢
蓝墨云班课智能手机
2018年Q4中国智能手机线上销量创新高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Theory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缓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蓝墨云班课手机平台在班会活动中的应用
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信息技术学科的合作学习应用
微信与蓝墨云班课的应用
也谈“翻转课堂”
智能手机今年拼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