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块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听力策略研究

2018-07-31 09:20唐金萍耿江华
科教导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听力理解语块大学英语

唐金萍 耿江华

摘 要 词块是事先预制好的成串的语言结构,其形式和使用语境较为固定, 出现频率高。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英语听力理解的习得,是听者基于语言的信息认知加工过程, 语块有助于听者增加记忆量, 缓解听者心理压力,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促进听力理解。

关键词 语块 听力理解 大学英语

1 听力与词块的关系

听力理解不仅仅是信息解码的过程,还是一个复杂的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随着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对语言学的影响,听力理解被认为是根据一定的背景知识、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等语用、语义学原则进行的认知活动。因此听力理解也就是信息加工,是解码过程与意义重构的有机结合,“即听者具有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处理方略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语言信息的激发下,大脑所具有的整合能力能够迅速、高效地调动起大脑中历时的经验记忆贮存系统、逻辑分析系统、空间直觉感受和联想系统,通过多系统的过滤、综合,提取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建立衔接及连贯关系,从而达到理解。”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按照音素,音节,词这一顺序对所听到的声音进行分辨和解释。言语的语音音波通过耳膜经听觉神经传到大脑,形成语音图象(schema),再与记忆中的信息相联系,比较、分析、推理达到自觉的理解。当然,听者不能有意识地分析句子中的语素、音节、词汇、句子结构等复杂问题,只能根据语音捕捉有意义的语言片断,利用听者已掌握的语音、语调、语法、词汇和结构等必要的语言信息直接感知话语表层及潜成隐含义,从而得到具体概念。研究表明,听者在听力理解、吸收信息时,必须将输入信息与记忆中的信息联系起来。为此,听者必须掌握好语言基础知识,对学过的词、句,逐渐达到熟练的程度。虽然句子稍纵即逝,但以已知的词、句为基础,通过词的搭配关系、语法结构及上下文的语义连贯进行逻辑的推理与回忆,反思快,漏听少,大脑即能迅速形成概念。

2 对话词块划分实例

以2014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的听力对话练习为例:我们可以建立这样的词块链:

So, Miss Parkinson,—you organize —fitness training —and— beauty treatments —for working women?

W: That's right, —Mr. Cruise.—

M: Could you tell me —how you first got the idea— for the business?

W: Certainly. —I suppose —it all started—about 5 years ago. —I was on holiday—and had a very bad skiing accident. —I foun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helped the pain—was—massage and gentle exercise, —like—yoga or stretching exercises. —So I—used to —go to —therapists and classes —after work.—

M: Where did you work —at that time?—

W: In the training department —of —a media company.—

M: I see.—

W: But—then—I got a promotion to—training manager.—That meant—I worked longer hours—and—was difficult to—get to classes.—I asked some of my teachers—if they would come to my house instead,—and—most of them agreed.—It was more expensive —but I thought—it was worth it. —Lots of my friends —loved the idea too. —So—I recommended people to them. —That's—when I began to realize —that maybe I could —make a business out of it.

本示例以多詞词汇、惯用语对对话进行了词块划分。当对话以词块为单位进行理解时,听力材料的信息量由183个单词变为了53个词块,信息单元的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听力理解的数量随之也将得到大幅提高。如果听者以单词为单位处理听力内容,听者需要对183个单词进行再次组合,形成有意义的意群,通常在听到某个熟悉的单词并试图建立起和其他单词的连接时,该句子已经结束,或者下一个句子都已经说完,听者最后对听力内容一知半解或毫无头绪,极大地挫伤了听者的积极性,听力也就成为英语学习者无法跨越的鸿沟。如果听者以词块的方式进行信息编码及提取,听者从词语的加工转变为对词块的处理,所需加工的信息量大幅较少,信息处理速度得到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信息加工的中心从低端的单词变为信息量更大的短语,句子形成的意群的识别,连接,从而达到对篇章的理解。所以以词块为基础的听力理解不但提高了听力理解的的速度,也提高了理解质量,从而使得整体听力效果得到提升,这将激励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如纵壑之鱼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3 词块分析训练

英语高考考试中,听力内容主要由日常短对话或独白构成,话题单一,覆盖面较窄,学生通过平时的听力练习熟悉日常对话内容就可以轻松应对考试内容,所以学生中学对听力投入时间较少,听力技巧掌握较少。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听力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日常对话,学生不能再通过针对几个话题的反复训练来熟悉考试内容,学生突然觉得掉入了听力的泥沼,不知如何应对听力的困境。坚持每天的听力输入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较好办法。

学生可以通过英语影视剧,英语电台,电视台节目,英语网站提供的各种资源进行日常的听力训练。其中英语网站提供的各种听力材料提供了音频材料和中英文文字材料,最適合学生进行听力词块分析训练。英语听力词块以常用句型,短语为单位进行划分,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对听力材料以短语或常用句型进行划分。短语可分为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名词短语,句型通常为常用句型,通过文字材料进行词块的划分之后,使学生认识到句子的不再是通过单个单词的拼凑,而是有意义的词块的组织,尝试通过词块进行句子阅读,此时学生会发现阅读速读提高了不少。

学生可以通过多个听力篇章的文字材料进行词块划分练习,熟悉了阅读篇章的词块划分和以词块为单位的篇章阅读之后可以过渡到以词块为单位的听力练习。学生对这一方式非常不熟悉,开始练习时可以先把篇章拆解为句子,先通过词块理解或写下一个句子,通过反复的单句练习之后,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通过词块理解句子之后,听力材料可以扩展到篇章,通过词块理解篇章。初始阶段可能由于学生对词块的认识时间较短,在听力过程中较能有意识的通过词块来理解句子,但是通过学生一段时间的有意为之,学生对词块的敏感性加强,词块识别能力也随之增强,学生可以通过词块对句子进行理解,由于减少了思考的频度,理解的速度加快,耳朵和大脑可以同步运转,篇章理解的难度降低,准确率也得到大幅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将激励学生坚持英语听力日常练习,使英语学习能够有明显的进步。

4 结语

以词块为单位进行听力理解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新的听力模式,学生需要从头开始,并且需要改变以单个单词为单位的句子理解模式,在开始阶段,以词块为单位的句子理解模式让学生无法适从,教师应该讲清以词块为单位进行句子理解的好处,并让学生掌握词块划分方法。通过文字材料,指导学生通过词块划分进行句子理解,过渡到以词块为单位的句子和篇章听力理解,让学生形成以词块为单位进行句子理解的思维模式。通过数月的训练,学生不需要主动划分词块理解句子,而是把词块知识内化,已经不再需要通过有意的划分词块来理解句子,词块知识的内化使学生句子理解的速读大幅提升,听力理解的准确性提高,听力学习得到了激励,使大学英语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冉永平.认知语用学探微[J].外语学刊,2002(4).

[2] 杨若东.语篇衔接关系的建立与跨文化语篇理解[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6).

[3] 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4] 谌莉文.英语听力理解中的语用推理[J].外语教学,2005(1).

猜你喜欢
听力理解语块大学英语
小学英语语块教学策略
信息化环境下英语语块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块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掌握预制语块有利于提高翻译学习者短期记忆
浅析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非英语专业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浅析大学英语六级听力对话中的隐喻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