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全员育人工作研究

2018-07-31 09:20郑伟
科教导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全员育人二级学院探索

郑伟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二级学院面临更多挑战与考验,“全员育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而构建二级基层学院“全员育人”新格局,顺利开展基层学院全员育人工作,需要党建、教学、学生工作、科技等各方面的积极协调配合。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结合学校和学院全员育人工作实际情况,从党建引导育人、文化引领育人、科技传承育人和专业强化育人四个方面,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科学理念,积极探索二级学院全员育人工作的科学体系、长效机制和有效载体。

关键词 全员育人 二级学院 探索 新形势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全员育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也仍有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全员育人”概念混淆、认识不清、理解不深,从而影响了高校全员育人工作实效。“全员育人”,广义上,是指高校本身,涵盖社会、家庭以及学生本人等因素,而组成全方位的育人系统;狭义上,是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思政理论课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后勤服务人员组成的育人主体的工作体系。本文认为,高校及二级基层学院的“全员育人”,是指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做到全体教职员工具有“育人为首、育人为先、全员育人”的主人翁意识,自觉承担的育人职责,积极发挥的师表作用,充分挖掘党建、行政、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不同层次对大学生引导和教育的工作体系。

1 当前全员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全员育人的主体应该是学校和学院的全体教职工。但是由于受多元化社会影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以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加上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偏差、高校行政化倾向等因素制约,使高校和二级学院的全员育人工作和理念在实施中出现偏差和异化。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考核评价体系偏差致使大部分专业任课教师重知识传授、轻品德教育。一些高校教师考核体系片面重视科研,以课题、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而轻视了教书育人工作,致使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轻育人,造成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价值观、道德教育、思想观念等的关注、引导不足,使教书育人成了空谈。二是辅导员群体众多事务性工作而不能兼顾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高校全员育人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但是,一些高校由于管理的不规范,致使辅导员角色不明确,职责不规范,形成了千条线、万条线全部落到辅导员这一条线,使辅导员承担着过多的角色和过多的事务性工作,从而形成了辅导员时时忙、事事忙、无时不忙的工作体系,致使辅导员根本没有时间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引领等工作。三是高校行政化倾向致使党建、行政等管理人员重管理轻教育。董云川教授指出,当今大学更像是政府,拥有太多的机构、官员、会议和文件,其管理运行机制几乎完全行政化。一些高校的行政化倾向致使二级基层学院和职能部门,对上级负责的多,而对学生负责的少,这种维上的心态和众多的事务性工作造成了一些党建、行政管理部门人员也无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形成作风不够民主、办事效率低下,人为影响了对学生的行为教育,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割裂开来,制约了其在高校全员育人体系中作用的发挥。

2 二级学院全员育人工作的探索

我们以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结合学院多年来开展的全员育人工作经验和做法,在总结凝练出具学院教学、专业特色的做法和品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院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有效措施,使学院全员育人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构建全员育人“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2.1 党建引导育人

在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辅导员进驻宿舍办公,架起学院实施学生教育管理的桥梁,进一步党建为龙头、以宿舍为平台开展育人活动。

(1)建立健全机制,为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提供制度保证。机制与制度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制度保证。党委专门制定学院领导联系学生年级制度和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值班制度,为思想政治工作进宿舍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先后实行辅导员定期谈心制、高年级党员联系新生宿舍制、学生思想状况报告制、心理咨询指导制、学生党员挂牌制、宿舍长培训制、安全卫生督导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硬件建设,为宿舍党建引导育人创造良好条件。在学生公寓建设了“辅导员值班室”、“党员活动室”、“团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学生会办公室”、“就业信息超市”等基本活动和工作场所,并配备了电视机、计算机、电话等必要的活动设施和报刊、杂志等政治理论学习资料,为开展学生教育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

(3)创新党员教育载体,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学生宿舍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党员爱心驿站”,设立了“党员示范岗”,不仅成为学生党支部轮流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的重要场所,而且经过建设与创新,逐步成为学生党员奉献爱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载体。

实行高年级学生党员联系新生班級、宿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时,学院党委及时从高年级选拔一批学生正式党员,一对一联系新生宿舍,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对新生进行学习、生活指导,帮助新生解决困难,引导新生尽快熟悉大学生活;新生建立班级后,为新生班级选拔配备1~2名正式党员,积极向联系班级新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介绍党的基本知识、党员发展条件及程序等,引导新生向党组织靠拢,增强新生入党的信念和决心;协助党支部对该班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考察;协助班级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以学生党员为主体,在学生宿舍组建安全、卫生督查队,每天安排没课的学生党员督查队员宿舍楼内执勤,协助学生会检查早操、早读;及时排查宿舍安全隐患;督促学生整理内务,保持宿舍干净整洁;对学生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排解,并及时向学院和有关部门反映学生思想和建议做师生间的桥梁纽带。

(4)建立学院心理咨询室,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宿舍是学生心理问题最容易暴露的场所之一。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学院建立心理咨询室,有学院具备心理咨询资格的辅导员轮流值班,再通过严格程序,在每个班级选拔一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与亲和力,热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服务意识,善于与人沟通,性格开朗,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经过一定的培训后,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及时了解和反映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做到下情上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供重要保障。

2.2 文化引领育人

以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建设为基础,以“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具体目标,重点突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办学理念,力争创建优良的人文环境,使班级、宿舍成为学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着重打造环境优雅、学风浓厚、班风向上、和谐稳定的基层班级、宿舍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1)班级文化建设。“班旗、班徽、班训、班歌、班风”是班级文化的载体和核心内容,班级成员团结协作确立本班的“班旗、班徽、班训、班歌、班风”,有利于班级大多数成员形成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对教育人、熏陶人、培养人、发展人起到重大的作用。四制指的是“班委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班级学习管理制度,班级文体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通过班级组织建设,做好班委会自我重新定位,明確各个班委的职位职责,使每一个班委熟练相互配合、处理班级事务以及问题的方式方法。

(2)宿舍文化建设。每学期开展宿舍文化建设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美化学习和生活环境,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帮助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严谨的生活作风,营造和谐温馨的宿舍氛围。增进寝室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使大家养成“一切从小事做起”整理内务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同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之,通过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级、宿舍广泛发动广大学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五班四制”文化建设和宿舍文化建设中,同时结合专业、班级实际,充分发挥普通同学的主观能动性,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建设班级文化,共同制订、遵守班级制度,通过积极参与展现自我、学以致用,发展自我、锻炼自我、超越自我。

2.3 科技传承育人

学院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省一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和地质工程国家特色专业为依托,以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地球科学馆为平台,通过开展科普讲座活动、科普宣传活动、地球科学馆志愿者选拔活动、暑期志愿者科普宣传活动、举办科普知识竞赛、新老生科普教育活动等为育人载体,开展八位一体的学生科普教育,实现弘扬科学精神,发挥科普育人的品牌效应,使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传承科学文化,实现立德树人目的。

“一体”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地球科学馆,其“八位”为具体8个活动载体:一是大学生志愿者培训和讲解,既向参观者普及科学知识,又深刻理解了科学精神内涵;二是“3.22世界水日”、“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和“全国科普日”均与焦作市相关部门在焦作市东方红广场或河南理工大学校园内举办科普宣传活动,开展相关科普讲座等,通过活动传承科学精神;三是对全校新生和毕业生开放地球科学馆,开展闭合的科普教育,普及科学文化;四是暑期志愿者团队宣传,与团河南省委、团焦作市委、焦作市少年科技中心等合作开展中小学生暑期科普夏令营科普活动,辐射科学知识;五是每年面向全院大学生举办地球科学知识、环境保护知识等竞赛,增加科学知识;六是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点、地质工程国家特色专业为依托,地球科学馆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地质技能大赛、GIS大赛,参与全国相关科普竞赛,传承科学竞技精神;七是每月末在地球科学馆影像厅以及阶梯教室,播放有关地球科学方面的科教影视片,在大学生普及科普知识;八是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为依托,开展召开古地理学、沉积学、遗迹学等学术会议,开展相关教授名家科普讲坛,传播科学知识。

通过集教学、科研与科学普及为一体的地球科学园区,八项特色科普活动载体,使大学生参与其中、置身其中、感悟其中,形成八位一体的科普教育品牌,成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理念、传播科学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传承科学精神的育人载体。

2.4 专业强化育人

通过试点、实践、调研制定相关制度,发挥专业教师和学生实习、科研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教学科研互动平台,为专业育人奠定基础。

(1)远大志向导师制。建立新生入学教育、专业介绍,校、院领导座谈会、理想信念报告会、专业优秀教师考研指导讲座等一系列从入学到毕业的圈闭的措施和制度,积极引导学生志存高远,树立远大志向。

(2)校友励志讲堂。邀请学院著名成功校友来校,现身说法,以亲生经历分享成功经验,以“用心灵摇动心灵、以人生影响人生”为教育理念,旨在通过知名校友分享奋斗与成功经验来引导、激励资环学子规划大学生活,明确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3)专业首席指导教师制。创新专业首席指导教师制度,发挥专业首席指导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每学期与专业学生做1次讲座,及时答疑和引导学生在专业上的疑惑,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兴趣。

(4)搭建教师与学生合作科研平台。制定相关措施,成立“资源环境学院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搭起教师与学生合作科研的桥梁,让有科研兴趣的学生提前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中,协助教师科研组形成稳定的科研队伍,实现学生教师科研工作双赢。

(5)系主任、优秀教师与学生座谈制。在校院领导与学生班级座谈的基础上,让系主任和专业优秀教师与学生班级座谈,增强座谈会专业学习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让学生从专业教师中获取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从党建平台育人、文化引领育人、科技传承育人以及专业强化育人等,融合教学、科研、学工等多方面资源,创新制度、建立平台,发挥专业教师积极主动性,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达到全员育人的有效目的。

总之,全员育人大学全体老师的职责所在,是需要学校教学、科研、行政、学生工作、党建等各部门齐抓共管来完成的。我们以二级学院为例,结合资源环境学院实际,通过不断优化和整合全院育人资源,进一步完善了学院全员育人工作格局,健全了全员育人工作制度,促进了学院全员育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长效化,构建全员育人工作的科学体系、长效机制和有效载体,为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而努力奋斗。同时也为高校以及二级学院在全员育人工作中提供了实例和做法,为进一步完善全员育人体系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国良,徐国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85-88.

[2] 张明菊,范天森.新形势下高校全员育人的理念与实践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67-70.

[3] 张廷.优化激励机制:实现高校全员育人的重要手段[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

[4] 姚立迎.论构建高校全员育人的组织体系与实践格局[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44-47.

[5] 姜素兰,王艳平.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师德建设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13(7):93-95.

[6] 郭军洋,杨青.高校教师育人功能缺失的原因剖析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3(5):51-54.

猜你喜欢
全员育人二级学院探索
构建多面展示平台 打造家校沟通纽带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加强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若干思考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点面结合,让“全员育人”落地开花
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绩效考核初步探析
中德合作下的全员育人机制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