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教学“三重奏”

2018-07-31 09:18廖民宏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美文读书

廖民宏

阅读教学应注重三个重要的环节,即了解学情、课外阅读、课内点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坚持阅读教学的“三重奏”。

一重奏:因材施教。搞好调研

了解学情是搞好教学、少走弯路的有效途径。

在调研中发现学生在阅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阅读目的:大多数学生缺乏阅读的主动性,从众心理比较重,受网络影响深。所读书籍大多为同学推荐、社会流行、家长、老师推荐,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系统阅读的近乎为零。

2.阅读内容:大多数学生缺乏阅读的选择性,凭着自己一时的兴趣去阅读,所读书籍大多为影视娱乐、动漫类的书籍。对经典名著、时尚美文毫无兴趣。

3.阅读习惯:大多数学生缺乏阅读的系绕性,随机性比较大,受电视、网络的影响深。表现在只看漫画不看文、随心所欲不坚持、囫囵吞枣不深究、看后一乐不积累。

4.阅读方法:大多数学生缺乏阅读的方法,自己无心思考,也无人进行指导。如果硬说有方法的话,那就是老师传授的答题技巧。

二重奏:围绕大纲。课外训练

1.固化阅读习惯

(1)有一个读书计划。读书计划应包括读书目的、读书内容、读书时间、读书方法等,为三年的读书生活做一个规划。

(2)有一本好书看。每个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愿订杂志,有的愿买书,有的愿借书,有的无钱无书。为了解决书籍问题,我先将有相同愿望的分成若干组,每个成员提供一种书,一周交换。再将无钱买书的分散到各组,由组长负责安排读书。

(3)有一篇美文推荐。每天安排一人,利用早自习给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一篇美文。并附上不少于200字的推荐语。

(4)有一篇好摘抄展示。每人每天必须写不少于300字的摘抄,内容可以是好词好句,美文妙笔,自我点评,他人解读。每周挑一篇在全班展示。

2.培养思维习惯

(1)开展一种读书活动。每一学段我都会开展一种读书活动调动学生的思维。比如七年级开展“我阅读,我推荐”美文一周推荐活动;八年级上学期开展“我欣赏,我感受”美文双周读书感活动;八年级下学期开展“我思考,我进步”美文一月质疑活动;九年级开展“我仿写,我成功”美文双月仿写活动。根据学情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上学段的活动在下学段要延续,并和本学段的活动形成互动。

(2)激活一种有趣话题。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趣的话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对经典名著不感兴趣的学生,我就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激发他们的思维。兴趣产生了,他们就对名著爱不释手了,阅读多了,兴趣自然就浓厚了,这也是一种良性循环。

(3)设置一个挑战疑问。这对有了一定思维习惯的学生非常有效。由于他们的思维不够深刻,教师的挑战性引导,诱发了他们的好胜心,从而激发他们追根溯源的劲头。

(4)传递一种期待心理。这对思维习惯形成过程中出现挫折感的学生非常有效。在学生遭遇挫折时,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让他感受到老师的鼓励、期待。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

三重奏:把握考点。课内点拨

尽管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但我们的学习需要用考试进行检验。因此,如何将考点转化为平时学习的技巧,是对教师的一种要求。为了适应应试的需要,在课堂上我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进行了以下方面的训练:

1.读书方法

(1)朗读、默读并重。让学生认识到这两种读书方式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朗读课文要求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基础好的做到抑扬顿挫,语调、语速拿捏恰当。默读速度每分钟500字以上,在默读中让学生浮躁的心沉下来,对读过的内容进行思考。在读中提升自己,在读中净化自己。

(2)精读、泛读齐用。通过精读让学生学会品读,在品读中积累语文素养。通过泛读让学生学会提高阅读速度,在泛读中提高学习效率。

(3)阅读、笔记互动。告诉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读书时要运用圈、点、勾、画、批、注、评、议等方法,把读书时遇到的各种情况如实记录下来,同时学会写读书笔记,做读书卡片,以及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

2.思维方式

(1)注重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相结合。通常情况下能让人反应迅速的就是直觉思维,能让人思维缜密的就是分析思维。在教学中,将二者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凭感觉一口说出答案,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而后找依据适当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缜密性。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够做到快捷而缜密。

(2)注重辐散思维与聚合思维互动。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思维可以收放自如,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经常将具有点面关系的问题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对概括归纳、选材构思类问题的解决。

(3)注重习惯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并举。习惯性思维稳健,但平庸;创造性思维新颖,但冒进。只有二者并举,才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方式稳健而又新颖别致、与众不同,在作文的审题、立意上高人一等,从而得到分数的制高点。

3.新课的教学

(1)预习时,注重发现法的运用。我在教学中对学生预习中发现的问题都要认真解答,并给与鼓励,從而激发很多学生去发现问题。

(2)教学时,注重问题法的运用。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就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这些问题可以是老师提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发现的。

(3)解决问题时,注重讨论法的运用。讨论可以集思广益,使问题在众多的意见中更明朗,使众多的意见归于统一,形成知识上的共识,也可以加深记忆。

(4)小结知识时,注重整合法的运用。一个知识点,分布在一篇文章的各个部分;一个知识点,分布在每个人的只言片语中;一个知识点,分布在每个不同的意见中。这是要将知识小结,就必须甄别判断、去伪存真,将这些零碎的部分组合为一个整体。

在每个三年如一日的训练中,在将大纲、考纲结合的美好愿望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应试能力也得到提升,中考成绩明显高出同层次班级。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美文读书
美文欣赏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动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