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英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课程教育改革的风向标。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大素养。从课程教育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学科课程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内涵要求。因此,笔者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夯实学生的人文底蕴。
人文底蕴,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这三个要素。下面分述之。
一、充实文本。丰富学生的人文积淀
人文积淀,指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领域知识和成果的积累,并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文本是实现课程教育目标的载体,而文本内容的独立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又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达成。
充实文本,指教学中增加或渗透与文本有关内容的介绍,或知识性的扩展,或内容性的补充。我们知道,《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代的文化产物,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诗经》呢?这是学生困惑的问题,也是语文课程教育必须让学生明确《诗经》对我国诗词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问题。据此,教学中就应该增加中国古典诗词发展历史的介绍。中国诗词经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的演化过程,其内涵也是由“诗味——诗境——诗意”的过渡,诗经、楚辞、汉赋讲究的是“诗味”,言辞达意,便于吟诵和演唱。唐诗、宋词追求的是“诗境”,不仅内涵深刻,而且讲究用词与韵律。而元曲与现代诗则注重诗意,形式自由,文字活泼,体现着我国诗词文化思想的开放与进步。显然,介绍中国诗词的特点与演变过程,学生不仅会对《诗经》的形式与内容有着本质性的认识,而且能较好地领悟《诗经》在我国诗词文化发展方面的艺术价值。
丰富学生的人文积淀,就是使学生在课程知识内容与思想的把握方面,既有一定的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
二、深入解读,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指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生命的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和发展,体验人生的快乐和幸福等。人文情怀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心态,是引导人们健康生活的必备素养。作为课程教育,它要求培养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更要求绝大多数普通公民都具有良好的人文情怀,因为良好的人文情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根基,是孕育社会精神文明的基因。
深入解读,就是从多角度去审视文本的思想内涵。如《小狗包弟》一文,作者通过描写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时期的悲惨命运,展示了“文革”时期人性的扭曲,同时表达了作者因“出卖”小狗而深重的悲悯、愧疚和忏晦之情。从细节描写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文本在抨击“文革”时期缺乏人性的同时又极力地讴歌人性。它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包弟”的几经易主,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负责;②由起女士喜欢“包弟”且询问其情况,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关切;③爱人萧珊给“包弟”讨骨头,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呵护;④全文贯通着“我”对“包弟”的悲悯、愧疚和忏悔,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这些都属于关注弱小生命的行为与情感,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领悟、去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深入解读,就是注重挖掘文本潜在的思想内涵,或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或剖析作者的心态。如《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一文,蔡元培校长指出北大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为做官发财而“混文凭”只能是误人误国也误己,体现了蔡元培反对“为功利而学”并倡导真才实学的教育主张。在一百年后的今天,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抱定“混文凭”的宗旨,这种求学的人文情怀何以不令人堪忧。可见,蔡元培之演说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
三、引导鉴赏,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指具有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评价美、表达美乃至创造美的意识、能力和兴趣。审美情趣,它能引导人们从美的角度去审视人和事物,進而获得美的感受和美的体验,从而诱发人们快乐并积极的人生心态,热爱生活的人文情怀。
教材中的文本几乎都是出自名家之作,不论是在主题思想、语言艺术、内容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审美鉴赏,是诱发学生审美情趣的主要途径。
苏轼的《赤壁赋》可谓是千古名篇。虽然文中写的是人们常见的风和月、山川和江水,但意境正如清代文学家方苞所说的“邈不可攀”。首先,文本描写了朋友们在聚游中惬意的心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接着,文本描写了诗意化的情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然后,文本描写了众人对酒当歌的狂热兴致,“扣舷”“吹洞箫”“倚歌而和之”。
更值得鉴赏的意境是作者由对酒当歌而引发的感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当年曹孟德横槊赋诗的歌词吗?本来是一代英雄,然而今人何在?何况自己只能与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一叶小舟,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既渺小,又人生短暂,值得为功利计较吗?自己羡慕江水的无穷无尽,希望与明月长存,但事实不存在,只能把这种心志随着萧声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进而作者由悲转为喜:月亮有圆有缺,流水不停的流逝,虽有变化,但无增减,我们同万物一样都是永存的,何必悲哀呢!清风和明月,这是自然界供人们共享的无穷无尽的资源,这何以不是人间的幸事!这种感叹,体现了作者豁达的心胸与超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