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里开出温暖的花

2018-07-31 09:18李玲玲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康乃馨鞋匠尘埃

李玲玲

李代金是在全国微型小说界很有名气的青年作家。自2002年起,他已在《小说月刊》《星火》《四川日报》《成都日报》《内江日报》等上百家报刊发表560多篇小说。作品有百余篇入选《读者》《微型小说选刊》《才智》等刊物,并多次获奖。

他善于从生活广袤的海洋中撷取一朵小小的浪花,用生活中一个微小的事件、平凡的细节来反映深刻的主题。他将视野聚焦于城市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关注小人物的命运,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在作品中,作者着力挖掘、颂扬人性的善与美,但也能正视人性的复杂,使得人物形象真实而丰满。

小说中的擦鞋匠生活艰辛,天刚亮就得摆摊,来往行人的每一次驻足都让他充满希望,然而替人擦鞋一天也只能赚10多块钱。母亲节这天,由于卖花孩子的存在,他被行人忽视,“在人们眼里,好像就只有卖康乃馨的孩子,没有老钱似的”“谁都没把老钱放在眼里”,老钱的心理悄悄起了变化。

起初,他只是羡慕孩子的花好卖。“羡慕”,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看到别人的某种长处、或优越条件而希望自己也能达到。“他想,今天我的生意也该很好吧!”瞧,他这时心理活动的重心在自己身上,怀着良好的愿望。后来“孩子的康乃馨都卖出去半背篓了,可老钱才擦了两双鞋子”,鲜明的对比让老钱心理有点不平衡了。他“埋怨”自己没有想到卖康乃馨,甚至“眼里燃起一团火”“嫉妒孩子”“恨不得把孩子的康乃馨抢过来”,到后来发展到“恨孩子”“悄悄地骂”……老钱的心理已经发展为“嫉妒”“恨”。“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前期表现为由攀比到失望的压力感;中期则表现为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折感;后期则表现由不服不满到怨恨憎恨的发泄行为。这时老钱的情绪显然已经转化为难以控制的恶性情绪。看到孩子最后一束花卖不出去心急的样子,他则“得意起来”,他从卖花孩子的痛苦中获得了心理的平衡与快乐,这是一种缺乏善意、幸灾乐祸的行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让我们得以窥见擦鞋匠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小市民的自私、嫉妒显露无遗。

然而这并不会掩盖他人性的光辉。在得知孩子的遭遇后,天性的善良瞬间熄灭了他内心嫉妒的熊熊火焰,化为深深的自责。他已知生活不易,又怎忍心看着年幼的孩子在更深的困境中挣扎?他“赶紧掏钱”,用5块钱(相当于一个上午擦鞋的钱)买下孩子的康乃馨,露出善意的笑。老钱,原来骨子里是如此善良大方、急公好义。或许他的地位低到了尘埃里,但内心的善良却如温暖的阳光一般照亮了孩子的天空。

如果说擦鞋匠的善良是被唤醒的话,无疑卖花孩子就是播撒善良种子的那个人。孩子的母亲瘫痪在床,小小的人儿就要肩负起赚钱养家和照顾妈妈的重任。当最后一束康乃馨无人问津时,孩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围着他的背篓团团转”,为什么呢?因为他必须把花卖出去,攒钱买药为母亲治病,可已过中午又担心患病的母亲在家挨饿。孩子的身份是低微的,生活是困苦的,但是他面对生活的困难坚韧、自强,面对生病的母亲体贴、孝顺,他的善良与孝心是尘埃里开出的温暖的花。擦鞋匠被他感动并深深自责,看着他“一蹦一跳地走了”,擦鞋匠笑了。孩子的美好心灵就是一粒纯净的种子,感染着身边的人,传播着爱与善良。

文章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冯骥才说:“微型小说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味无穷,所以结尾常常是小说的‘眼。”本篇小说的结尾可谓别具匠心,作者设置了多重反转,出人意料,让人回味无穷。本以为老钱买康乃馨是送给自己的母亲,文章在此突然反转,老钱的母亲“早在半年前就去世了”,买康乃馨也无用,原来他是为了让孩子早点回家,才不惜花费5元钱,更凸显出人性的温暖。老钱将康乃馨赠与顾客,顾客深知擦鞋匠生活不易,执意花5元买下。小小的举动包含着顾客对老钱的体谅与关怀。谁知,文章最后再次出现反转,男人将康乃馨放到“一块显眼的石头”上,留给需要之人,因为“他的母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去世了”。

读到此处,让人感慨万千,内心激荡起一层一层的温暖。那一束红色的康乃馨,老钱和男人都不需要,但他们仍愿意买下。善良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它是默默无声的,不着痕迹的,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文章结尾升华了主旨,作者表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擦鞋匠对一个孩子的善意,而是由此传递蔓延到普世众人的更博大无私的爱。

李代金的作品中,像这样表现底层人民淳朴善良的品行和高尚人格的文章还有很多。例如《尘埃里的上帝》是写人们经常暗地里帮助有困难的邻居却不愿意承认的温馨故事,《爱的直线》讲述生活窘迫的兄妹二人为了让对方吃饱饭,一个放学急着回家,另一个放学却迟回家的故事,《村妇》讲述一个医生把病人视为亲生儿子的故事……文章的主要人物都是寻常百姓,他們甚至是贫困的,卑微的,但生活的艰难并没有磨去人性的善良,在俗世困境中,他们坚守着、传递着真善美,让苍凉的人世添了些许温暖。

一个个源自于生活的感人故事,让我们深刻领略到人性的美好。尘埃里也能开出温暖的善良之花,就如这红色的康乃馨,朴实、恬淡,丝丝缕缕地飘散着人性的芬芳。

猜你喜欢
康乃馨鞋匠尘埃
怎样的鞋匠算是一个好鞋匠
尘埃有多老
我所热爱的是这些尘埃
尘埃
哲学家与鞋匠
四颗补鞋钉
补鞋底只能用四颗钉子
初 春
完形填空Ⅷ
五月的康乃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