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洋
《雷雨》是杰出剧作家曹禺的作品,主要讲述了旧中国鲁家与周家的故事,下层阶级仆人鲁侍萍与周家少爷周朴园相恋后生下了两个儿子,后被周朴园赶出周家,鲁侍萍流落他乡,与鲁贵重新组织了家庭,生下了女儿鲁四凤。她本想着要远离周家,但自己的丈夫和女儿在周家干活,并且四凤与鲁侍萍的儿子周萍相爱,鲁侍萍去找鲁四凤的时候遇到周朴园,之后发生一系列冲突,最后以周萍、鲁四凤、周冲悲惨死去而告终。这部话剧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以此讽刺的批判吃人的封建剥削社会,从这个家庭的破灭中,我们可以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罪恶以及它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
在这个话剧中,鲁侍萍是社会下层阶级的下人,但是她却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周家少爷周朴园相爱,被周朴园赶出周家之后又开始了新的生活。从这些情节可以看出,鲁侍萍是一个善良大度、顽强不屈、具有强烈自尊心、头脑清醒的下层妇女。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鲁侍萍的性格特点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她顽强不屈。不被悲惨命运所打倒
顽强不屈是指人们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不害怕、不退缩,迎难而上,冷静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品质。这种品质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的,也不是任何人都拥有的,它需要后天的磨练与培养,当然环境也是影响人们是否具备这一精神的重要因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层阶级人民得不到应有的权利,也经常被欺压,很多下层阶级的人早已养成了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习惯。但鲁侍萍却不是这样,虽然她是一个弱女子,对生活的态度却不输给男子,她是一个顽强不屈,不被悲惨命运打倒的人。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好多地方看出这一点。例如,文中提到鲁侍萍虽然身处下层阶级,却并没有怒斥生活,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虽然她在与周朴园生下两个儿子之后被抛弃,但是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经过一番调整之后,与鲁贵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还与鲁贵生下了女儿鲁四凤。
二、她自尊心极强,不接受他人的怜悯
所谓自尊是指自我尊重,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承受力评价。无论我们身处哪个时代,基本的自尊自爱还是要有的,它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因为穷去乞讨,有些乞丐的确是因为丧失劳动能力,除了乞讨别无他法,但是有些人乞讨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工作,而是他们懒惰、宁愿放下最基本的自尊心也不愿意去劳动挣钱养活自己。然而处于社会下层的鲁侍萍虽然家里很穷,但是却从不接受他人怜悯,自尊心极强,这一点也可以从剧本中看出。例如,当鲁侍萍去周家带走鲁四凤的时候,遇见了抛弃她的人周朴园,周家是富贵人家,家财万贯,当周朴园得知眼前这个仆人就是他一直都忘不了的梅侍萍时,想要给鲁侍萍一笔钱,算是补偿并要求鲁侍萍带着鲁四凤和大海离开周家,鲁侍萍并没有接受,而是把支票撕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她具有极强的自尊心,虽然家境不富裕,也没有接受周朴园的怜阀与施舍。
三、她头脑清醒,不对封建社会抱有希望
在遇到麻烦或困难时,人们往往会谎张、不知所措,最难做到的就是保持头脑清醒,静下心来想办法解决问题。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是十分难以推翻的,鲁侍萍作为下层阶级的仆人,自然更无力改变这一现实,她清楚地知道穷人与富人的区别以及难以跨越的鸿沟,因此,鲁侍萍是一个头脑清醒,不对封建社会抱有希望的人物,这一点也可以从话剧的对话中看出来。例如,文中提到鲁侍萍被周朴园抛弃之后,就已经看清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公平,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在一起不会有结果,所以她选择退出。当她得知鲁四凤在周家当仆人,且走上了她的老路时,她立马要带着四凤远离周家,因为她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不对封建社会抱有希望,并且知道他们之间不可能会有好结果。
四、她关心爱护子女,不忍心看到他们受伤害
人们常说每个父母都视孩子如珍宝,不忍心看到他们受到一丁点伤害,甚至可以用命去保护子女。《雷雨》中的鲁侍萍就是这么一个关心爱护子女,不忍心看到他们受伤害的人,从文中好多地方可以看出。例如,当她得知自己的女儿鲁四凤在周家干活,就像自己当时服侍周朴园一样服侍周萍,并且走上了她之前的老路,她立马就跑到周家要带鲁四凤离开,因为她不想鲁四凤受到封建社会的迫害。当她最后要离开的时候,还请求周朴园让她见见周萍,并且不告诉周萍真相,只是想知道自己的儿子过得怎么样,这些都可以看出鲁侍萍是一个关心爱护子女的人物形象。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许多下层阶级都难以忍受这个吃人的社会,但还是逆来顺受没有反抗,而鲁侍萍作为一个底层阶级的妇女,却有着顽强不屈的精神,不被悲惨的命运所打倒,她还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不接受他人的怜悯,对子女十分关心,不忍心看到子女们受到一丁点伤害,这是作品赋予给她的形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