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多元化解读的策略

2018-07-31 09:18张素君叶华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历史背景创设文本

张素君 叶华

文本解读能力的大小决定语文学习成果的好坏。初中学生人生阅历不足,认知能力有限,思维广度不够,不能正确深刻地解读文本的精神内涵,无法汲取文本精华的思想精髓,甚至可能误解文本用意。因此,教师给学生以正确引导,采用多元化文本解读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文本多元化解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在历史背景下解读文本

历史人物故事在语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果学生对相关的历史背景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就不可能完全领会文章内容,甚至会造成时代性的误解。比如,“炙手可热”一词,现在的人们通常会说:“某职位炙手可热,引来那么多的应聘者”“某产品炙手可热,被顾客一抢而光”等等。在这里,“炙手可热”经常被认为是“热门”“抢手”和竞争激烈的意思,这就是由于不了解历史背景造成的对典故的误解误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有关文章内容的历史背景。就这个典故而言,“炙手可热”最早出现于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唐玄宗在在执政后期,荒淫奢侈,无心治理朝政,整天与杨贵妃纵情享乐,并任命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为宰相。一时间,杨家兄弟权倾朝野。公元753年,楊贵妃在曲江踏春游宴,场面极尽铺张奢华。于是,忧国忧民的诗人发出了“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的感慨,以此来讽刺杨家的奢侈和权势的显赫。正所谓“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在解读文本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历史背景就好比给了学生打开文本的钥匙。一篇文章蕴涵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思想观念、特定时代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只有了解作者、了解创作的社会背景才能有批判、有选择的解读文本。中华历史泱泱五千年,教师在介绍历史背景的时候不能侃侃而谈,忘了解读文本的本意。文本背景的解说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教师要对历史背景的介绍进行筛选,旨在通过核心的历史背景使学生积累文学常识,读懂文章主旨,提高讲课效率。在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的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应用“历史背景”这一有效策略。

二、创设情境解读文本

在初中语文多元化文本解读中,创设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创设情境解读文本就是创设文章内容的相关情境,学生通过在情境中的真实感受揣摩和思考文章的用意,学习文学知识。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促进学生结合情境对文本进行理性的思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创设情境解读文本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创设情境导入文章,让学生顺其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过情境解读文本的优点就是一边在情境中引入文本,一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在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相关文章的图片、视频、文字做成幻灯片、VCR等进行播放,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情境中感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也可以用有趣的故事和谜语引出文本,通过叙述故事和谜语的场景,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思考。第二,在情境中促进情感共鸣,使学生因文本内容而动情,因动情而真切地解读文本的内涵。初中语文文本蕴含了作者的主观思想,凝聚着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在具体情境中解读文本,教师要善于情景交融,使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生动的真情实感中解读文本。例如在讲《背影》一课时,教师要构思讲课的语言,尽量描述出文中父子隔着车窗那种默默的深情,通过朗读和讲解,让父爱在课堂回荡,引导学生由情入境,深刻感受作者的情感。第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学生置身于文本情境中体验到作者情感的时候,教师应该从文本中引申出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进而提出问题,让学生将学到的感情表达到现实生活中,将体验到的感觉化为知识和语言,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三、立足生活经验解读文本

立足生活经验解读文本教学是初中语文多元化文本解读教学策略之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联想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去理解、体验、感悟、思考文本中的内容。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了作者在三味书屋的童年趣事,然而当今大部分在都市中生活的学生不常能看到鸟语花香、古色古香的书屋净地,那么可以带领学生到类似的场所中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在学生置身于菜园一草一木的体验中,引导出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让学生想象到作者一个人玩耍的场景,感受作者在百草园中的乐趣,在亲身的经历中,将文本融入生活场景,将文本思想抒发于生活。

作为语文教学之根,文本解读这一步走好了,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激情的言语,语文教学才能“诗意地栖居”,才能充满语文课所具有的生命的气息与情趣,这样也才能让人文之光照亮学生成长的心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文本解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质疑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历史背景创设文本
曲阜汉魏碑刻馆藏《张猛龙碑》探究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创设未来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湘鄂赣苏区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背景研究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