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因素与管理对策分析

2018-08-02 01:32赵勇
医药前沿 2018年22期
关键词:疾病诊断状况内科

赵勇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 四川 成都 610101)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科室,是收治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急诊内科是急诊科中的重要分科,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病情常反复发作,病情进展迅速,加强患者疾病早期诊断效果是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但当前临床实验结果显示急诊内科老年患者疾病过程诊断中极易出现误诊状况,延误患者疾病早期治疗,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本科室在临床管理中,对急诊内科老年患者的误诊状况及误诊原因实施了分析,并据此实施了针对性管理及改进,误诊状况获得明显改善。现实施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300例急诊内科老年患者(常规组),择本科室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300例急诊内科老年患者(管理组)。常规组中含有男164例,女136例;患者年龄跨度60~82岁,平均年龄71.5岁(s=9.1);管理组中含有男166例,女134例;患者年龄跨度60~82岁,平均年龄71.4岁(s=9.2)。常规组与管理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内容。

纳入标准:急诊内科患者;年龄≥60岁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精神、认知、沟通、意识障碍患者;诊治配合度较差患者。

1.2 方法

先对常规组患者误诊状况及误诊原因进行总结,随后针对常规组误诊原因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对管理组患者在管理措施实践基础上进行疾病诊断。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误诊疾病类型及误诊发生状况。

1.4 数据统计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率表示误诊率,χ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管理组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误诊发生率及总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误诊疾病类型及误诊发生状况分析[n(%)]

3.讨论

3.1 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的原因分析

急诊内科老年患者疾病诊断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疾病治疗过程,影响患者预后。不断提升急诊内科老年患者疾病早期诊断效果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发生率较高,常规组患者误诊总发生率可达21.33%,张志刚[1]的研究中实施管理前急诊内科老年患者疾病误诊率也为29.85%,需加以重视。

对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的疾病类型进行分析,其疾病类型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以下对各类疾病误诊原因进行详细总结:(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表现不典型,且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冠状动脉阻塞从部分到完全闭塞是一个动态过程,刚急诊就诊时也许尚无完全梗死,心电图无明显ST段显著上抬表现,处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状态,容易放松警惕;或患者系非ST段抬高的AMI,通过心肌酶升高才能判断发生了AMI,极易误判;此外,老年患者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明显下降,在诊断过程中可能因患者自身表达准确性影响疾病诊断效果[2]。(2)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因胰酶对胰腺组织自溶引起的疾病,该病的发生主要因患者饮食不规律、胰管阻塞、胰液引流不畅等相关因素引起,临床进行急性胰腺炎诊断时,常需向患者询问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状况,而老年患者饮食不规律等状况较少,生活方式多较为稳定,与年轻患者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影响诊断结果,若直接将日常生活饮食习惯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将会引起误诊;且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患者可出现上腹隐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发热等症状,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部分患者可具有自限性,与胃肠炎疾病较为相似,易发误诊;此外,老年患者对自身症状表述不清、痛感模糊时,也将影响医生判断,导致误诊。(3)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慢性左心衰主要因左心室负荷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排血量下降、肺淤血引起,患者发病后常出现咳嗽咳痰、喘息、发绀、哮鸣音、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慢性左心衰与AECOPD慢性感染患者临床表现较为相似,因此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极易出现误诊状况,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时程及预后;X线胸片、CT是临床诊断疾病的常用辅助手段,部分医生对于影像学经验较少,通过双侧胸腔积液和肺门蝶形影判断慢性心力衰竭能力欠缺,因此有时需要结合BNP检查方才明确,故诊断过程中出现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4)急性肺栓塞:急性肺栓塞是因血栓或其他物质导致肺动脉或分支堵塞而引起的疾病病,患者发病时以胸痛、呼吸困难、咯血为主要特点。急性呼吸衰竭是因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难以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引起患者出现的以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相关表现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由于急性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与血栓实际状况存在密切关联,多数患者发病时不会同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表现,患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与呼吸衰竭相似,诊断过程中若未进行全面、充分的肺部影像学检查,极易忽略肺部血栓,引起误诊,延误患者病情。(5)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主要因主动脉腔内血管从内膜撕裂部位进入主动脉中膜,导致主动脉壁形成真假两腔分离的状况,该病因发生腹痛、胸痛、休克、心包积液等症状,极易误诊为急腹症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结合高血压病史、明显剧烈的胸背上腹疼痛及CT血管彩超夹层影像方可识别。

3.2 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的管理及改进

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原因较多,本研究中针对上述原因进行了针对性管理及改进,结果显示管理组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误诊发生率及总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说明实施针对性管理及改进过程可积极降低误诊风险,改善患者临床诊断效果。具体管理及改进措施如下:(1)加强急诊内科相关医生知识培训:急诊内科医生对各类疾病知识的掌握状况直接影响着疾病诊断效果及准确性,科室需积极组织急诊内科医生进行定期知识培训过程,培训内容涉及急诊内科常见病类型、急诊内科常见病临床典型及非典型特征、各类疾病的诊断要点等,并定期组织急诊内科相关医生实施知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绩效及工资结算,不断提升急诊内科医生对各类疾病知识的掌握状况。(2)加强病情分析过程:疾病分析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疾病治疗过程。在临床实验诊断过程中,相关出诊医生需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结合临床诊断经验,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在老年患者可能因病情复杂、自身感知能力下降、表达不清等影响疾病描述准确性。因此,出诊医生需耐心倾听患者病情描述,耐心、细致地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客观分析患者病情自诉,将患者主诉与相关检查结果结合,综合诊断患者病情,减少外界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误诊[3]。(3)通过多种方式联合诊断:在急诊内科疾病诊断过程中,许多疾病临床表现较为相似,无明显特异性,诊断难度较大,极易出现混淆,影响诊断结果。因此,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不仅需了解患者疾病主诉状况,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状况,总结患者疾病特点,并需对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检测手段,对患者进行病情动态监测,通过检测结果对患者病情实施综合诊断,明确患者原发性疾病,减少误诊[4]。(4)加强诊断经验总结:急诊内科临床诊断过程中极易出现误诊状况,且误诊状况常难以规避,因此,相关医生需定期根据临床疾病诊断实践,总结出各类疾病的临床诊断要点及经验,并将总结的经验积极运用于未来疾病诊断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诊断效果;此外,急诊内科医生需不断提升自我素养,不断学习新型诊断技术的诊断要点,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及知识储备状况,在工作之余还需加强与科室其他医生沟通交流过程,相互探讨临床疾病诊断的要点及经验,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5]。(5)加强急诊内科疾病误诊的监管:科室需建立管理小组,定期对疾病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出误诊出现的原因,并根据误诊原因进行持续性改进;此外,相关管理小组需定期将调查结果汇总,在科室内通报,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医生进行针对性奖惩,提升医生工作积极性及责任心。

综上所述,急诊内科老年患者误诊因素较多,医生疾病诊断能力、患者主诉准确性、诊断方式较少等均会影响诊断结果,临床需根据误诊原因实施针对性管理及改进,不断提升医生疾病诊断能力,提升自身知识储备状况,并指导医生尽可能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检测,尽可能减少误诊,以便患者及早实施有效的急救过程,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疾病诊断状况内科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呼吸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已出版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基于Web及知识推理的宠物狗疾病诊断专家系统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CD10表达在滋养叶细胞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