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辅助生殖治疗方案与效果分析

2018-08-02 01:32罗晓娟
医药前沿 2018年22期
关键词:曲唑枸橼酸卵泡

罗晓娟

(四川省成都市西囡妇科医院生殖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5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为一种好发于育龄女性的疾病,该疾病主要临床体征为月经紊乱、多毛、肥胖等。患该疾病妇女由于长时间不排卵导致子宫内膜不断增生增加宫内病变风险,严重者会发生子宫内膜癌症。临床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方法较多,本次笔者选择三种比较常用治疗方案,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来源及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纳入标准:排卵减少或者不排卵;超声显示一侧卵巢≥12个卵泡直径在2~9mm;有高雄性激素血症临床症状;排除因输卵管堵塞导致不孕;排除其他子宫病变及卵巢囊肿等导致不孕。将以上8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一组采用来曲唑治疗(29例),二组采取枸橼酸氯米芬治疗(29例),三组采取体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28例),一组年龄(32.2±5.6)岁,二组年龄(33.0±4.0)岁,三组年龄(33.2±3.8)岁,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相关临床基础资料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可以开展组间互相比较。

1.2 方法

一组:从月经周期或者黄体酮撤退性出血第3d开始口服来曲唑片剂2.5mg/d*5,监测注射HCG。

二组:从月经周期或者黄体酮撤退性出血第3d开始口服枸橼酸氯米芬100mg/d,共5d,监测注射HCG。

三组:从月经或者撤退出血第5d开始肌肉注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75IU/d*5,治疗5d后开始经阴道B超及血E2水平情况调整用药剂量,5d后如无卵泡发育,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剂量增加37.5IU,间隔5d进行B超监测,如无明显反应则每3d增加37.5IU。该治疗方案周期可以增加至28~35d,卵泡直径≥12mm或者雌激素值达到基础水平2倍时,无需增加剂量。

1.3 观察项目

1.3.1 排卵征象 HCG注射后24h,48hB超监测排卵情况,当显示成熟卵泡塌陷、体积缩小并且轮廓清晰的卵泡回音消失为排卵;注射HCG96h后如果成熟卵泡未排卵,则诊断为黄素化未破例卵泡综合征。

1.3.2 黄体支持 最后一次性生活或者IUI第2d开始,每日安琪坦0.3bid阴道上药,14d。

1.3.3 妊娠检测 最后一次性生活或者IUI后第14d进行尿妊娠检查,阳性为生化妊娠,2周后超声检查宫腔内孕囊以及胎心搏动情况。

1.4 结果判断[1]

B超检查卵泡直径≥16mm为成熟卵泡;有1个以上成熟卵泡发育的周期为成功促排卵;排卵率=妊娠周期数/总启动周期数*100%。

1.5 数据分析

相关数据均纳入统计分析学软件SPSS22.0进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分析,经比较分析后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一、三组排卵率、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二组,差异明显,具体结果检表。

表 三组排卵及内膜和宫颈粘液情况

3.讨论

来曲唑会使得患者雌激素水平下降,其作用机制为通过对芳香酶抑制使得激素水平下降不会对肿瘤生长刺激,并且不会对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以及甲状腺功能性造成影响,在治疗中具有较高选择性。临床研究显示来曲唑对人体其他副作用较小,安全系数高,对于肿瘤具有较高选择性。枸橼酸氯米芬是一种抗激素类药物,可以刺激排卵,但具体机制尚未清楚。该药物具有增强激素及强化拮抗双重作用,卵泡成熟后会刺激雌激素释放,在排卵前刺激促性腺激素释放,使得患者可以顺利排卵。促性腺激素治疗一般为氯米芬治疗失败的下一步,由于不含LH因此特别适合于PCOS患者[2]。促性腺激素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卵泡具体情况选择用药剂量,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通过监测卵泡情况来调整用药方案。

本次临床研究中,将8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分别使用不同治疗方案,经治疗后发现采取来曲唑及促性腺激素治疗患者排卵率以及成熟卵泡数量等情况均明显优于氯米芬治疗的二组,研究结果与前人报道基本一致[3]。因此我们认为:临床辅助生殖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方法较多,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猜你喜欢
曲唑枸橼酸卵泡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小鼠窦前卵泡二维体外培养法的优化研究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NCPAP治疗早产儿频繁呼吸暂停的疗效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来曲唑灌胃后EM大鼠病灶体积及COX-2 mRNA、survivin蛋白表达变化
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研究
来曲唑或氯米芬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用于PCOS妇女促排卵疗效的比较
卵泡的生长发育及其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来曲唑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