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

2018-08-02 01:33向宏刚李峰许博万仁宽
医药前沿 2018年22期
关键词:穿刺针气胸注射器

向宏刚 李峰 许博 万仁宽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 孝感 432000)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内科常见的危急症状,是指肺组织、脏层胸膜、接近肺表面肺大泡与细小气泡非因人为或者外伤因素影响,出现破裂,一般诱发原因为肺组织疾病,空气进入胸膜腔导致患者存在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等症状[1],随着病情发展会有焦躁不安、呼吸急促、紫绀甚至休克,对生命会造成威胁,但通过及时治疗能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对气胸患者主要采取负压引流手段进行治疗,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引流手段也在逐渐增加和完善,本院自近年来对收治气胸患者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方案干预,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对象来自本院2015年—2018年间收治气胸患者100例相关临床数据。男性83例,女性17例;年龄在19~64岁间,平均(48.6±3.1)岁。患者气胸压缩范围在30%~95%间,入院后接受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肺部CT确诊。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差异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50,患者分组后对组间各项基线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无意义(P>0.05),可做对比。

1.2 治疗方法

材料:一次性使用无菌中心静脉导管包,里面配套有中心静脉导管,规格为16G×20cm,一根,在该导管的正前方、侧面位置均有孔,扩张管,导丝,穿刺针,注射器。

观察组患者术前接受胸部X线片检查,确认穿刺位置,一般情况下选择右侧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完成穿刺,患者保持半卧姿势,对穿刺点皮肤及周围进行消毒铺巾,应用2%利多卡因完成局部麻醉。固定穿刺点皮肤后手持注射器穿刺针,沿着穿刺点肋骨上缘位置刺入,保持垂直,发现阻力有所下降时回抽注射器,发现里面有气体的则提示穿刺针进入胸膜腔。将导丝借由导丝推进器从尾部前推25~28cm左右,将导丝固定后可依次推出穿刺针、注射器。在导丝尾端将扩皮套管套上,扩大导丝入皮位置针孔。扩皮套管更换成留置导管,旋转方式推进导管进入胸腔,送进导管后回抽注射器,确保导管已经进入胸腔内部。固定导管,将导丝拔出,引流瓶与输液延长管相连接。常规引流,排气量较少的采取持续负压吸引方式,压力设置在-8~-12cm H2O间。

对照组用24粗硅胶管,通过传统外科切开方式,置入粗硅胶管,采取水封瓶闭式引流手段。

1.3 疗效标准

治疗后患者气体完全被吸收,肺部顺利复张,判定痊愈;治疗后肺部复张情况令人满意,肺组织压缩程度在5%以下,判定有效;治疗后病情、压缩程度等均未达到上述标准或者恶化,判定无效[2]。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所涉及要统计学处理数据输入SPSS20.0软件,用%表示计数资料,接受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计算所得P<0.05则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临床病情干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气胸病情控制情况比较

2.2 并发症

引流引发相关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并发症情况比较

3.讨论

对气胸的治疗原则主要为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后者在临床的应用频率相对更高,以往传统引流手段用粗管引流,这种手段对患者机体会造成严重伤害,难以控制术中出血量,术后需较长时间回复。在本文对两种治疗手段进行前瞻性比较,从数据可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方式无论病情改善或者治疗后安全性方面均有明显优越性,该治疗方式操作步骤更加简单,安全性高,创伤性小,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同时控制排气速度,可避免排气过快而导致的胸膜反应或者复张性肺水肿情况[3]。

综上所述,气胸患者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手段进行治疗,可有效干预病情,在更短时间内缓解症状,减少患者负担,安全性高,创伤性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穿刺针气胸注射器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按摩注射器
23例新生儿气胸的临床分析
静脉壶插入法在血透结束后穿刺针拔除时的应用
穿刺针针头锋利度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1)
新型合页套管穿刺针的制作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