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制药企业中水回用系统的案例探讨

2018-08-03 03:46姚忠立孟琪莉
浙江化工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水凝结水补水

姚忠立,孟琪莉

(1.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2.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31)

0 引言

某医药企业主要从事抗生素、中成药、化学合成药、基因工程药品的生产销售,以及中西药、中药材、医疗器械等的批零经销业务,是一家工商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药上市企业。在一期的基础上,本项目在其东面征地作为二期项目用地,将建成多个产品的生产基地。

我国的淡水使用环境中,工业用淡水也占有较大的比重,企业用水取水一般都是采用所在地的淡水资源,但随着环境现状和政府政策下对企业淡水资源的管控,企业厂内的中水再利用将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及实现水资源节能减排的首要选择。

本项目生产提炼过程中使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进行离子树脂交换清洗和膜清洗,这部分的清洗排水量较大,另外制取去离子水时的反渗透浓水的排水量也较大,还有部分的蒸汽凝结水产生,我们将上述三部分的排水进行分类收集,并根据回用水的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中水回用工艺将处理后的中水回用至纯水系统进水、循环水补水和蒸汽系统软化水进水等。

1 本工程可利用的中水量以及需求水量

1.1本 工程中可收集利用的中水量

见表1。

2 中水回收水量平衡图

2.1 中水利用平衡图

从图1可以看出,AK提炼中水经过处理产生每天571 t的水量,纯水系统经过处理每天产生348 t的水量,在夏季不能满足循环冷却水补水的要求,夏季最大缺口218 t/d,其它季节均能满足循环补水和蒸汽系统软化水的要求。在夏季循环冷却水补水仍存在着缺口,需补充新鲜自来水。

3 各系统中水回用水质的标准

3.1循 环水补充水补水的水质要求

根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水水质》(GB/T 19923-2005)的循环水水质的回用标准,如表2~表3所示。

表1 可收集利用的中水量

表2 循环冷却水补充水需求量

图1 中水回收水量平衡图

3.2 蒸汽系统软化水补水的水质要求

根据 《工业锅炉水质标准》GB 1576—2001(见表4),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的给水一般应采用锅外化学水处理,水质应符合表5规定。

厂区的蒸汽凝结水的品质远高于软化水,接近纯水,是优质的热源给水。加以利用会明显减少锅炉燃料消耗,减少软化水量降低蒸汽生产成本,并且由于锅炉的水质改善,还会减少锅炉的排污热损失,提高锅炉的效率,是锅炉供热过程中节能节水的有效措施。本项目的蒸汽凝结水大部分回用至锅炉给水以及减温减压站用水,其余部分经过冷却至32℃后回用至循环水冷却水的补水系统。

4 中水处理工艺

4.1 中水处理简单流程

提炼中水和RO浓水经收集罐收集后,进入厂区中水回用处理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

表3 循环水水质的回用标准

表4 蒸汽系统软化水需求量

表5 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的给水水质要求

图2 中水处理简单流程图

4.2 中水预处理系统

4.2.1主要目的

去除悬浮物,浊度,硬度,以达到后端进脱盐系统 (反渗透)的要求。反渗透系统进水要求:SDI<4。

4.2.2 主要工艺

采用浅层砂过滤+超滤的预处理,砂滤自身耗水按照2%计算,超滤系统回收率90%。

超滤包括凝聚剂加药系统、自清洗过滤器、膜组件、配套仪表、阀门、管系及本体组架以及清洗设备等。超滤系统的运行及反洗分别设置手动、半自动及自动控制。超滤膜由亲水性的聚醚砜与聚乙烯吡咯酮共聚物合成的中空纤维组成,膜元件长度1.5 m,有效过滤面积为40 m2,截留分子量为15万dalton,产水通量选择为60 LMH。

膜使用寿命三年以上,在三年以内的任何时期,净出力达到保证值,SDI≤2。

4.3 反渗透系统

节能,抗污染、抗氧化、额定产水量大,脱盐率较高,系统脱盐率不低于95%。

5 中水利用处理系统投资

表6 中水利用处理系统投资一览表

6 投资回报分析

表7 投资回报分析

7 结论

该系统充分利用制药生产的特点,对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和蒸汽凝结水进行分析利用,结合实际生产特点,通过准确的计算,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手段,得以实现将废水经中水处理后回用至循环水系统的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本项目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猜你喜欢
中水凝结水补水
《肥皂》等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减排降耗技术分析
核燃料后处理厂蒸汽凝结水节能利用
爱运动更要会补水
恼人的干燥
MBR工艺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
AP1000核电机组凝结水精处理设计特点及调试经验反馈
降温补水
中水是一种什么样的水?
化学反应中水的多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