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桉树林下植物资源调查与应用分析
——以江门市四堡林场为例

2018-08-06 05:12林正眉钟喜芳陈树耿侯琼昭董川宏罗刚跃麦荣臻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8年3期
关键词:桉树林种数桉树

林正眉,钟喜芳,2,陈树耿,侯琼昭,董川宏,罗刚跃,麦荣臻

(1.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510631; 2.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青云初级中学,广东 佛山528313;3.广东省江门市四堡林场,广东 鹤山529700)

桉树为桃金娘科( Myrtaceae) 桉属(Eucalyptus) 树种的统称。桉树作为全世界闻名的三大速生树种之一,有着分布广泛、生长快、耐干旱、适应性强等特点,主要作为防护林、道路绿化树种和园林树种,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纸浆用材林树种之一,给种植地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应,尤其是中国。桉树从被中国成功引种120多年来,就以迅猛之势在中国很多地方发展起来。至2015年,中国的桉树人工林面积虽然只有450万公顷,约占中国森林面积的2%,年产木材却超过了3 000万立方米,占全国年木材产量的26.9%[1]。除了种植树种本身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下植物资源同样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许多学者对林下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如冯万平对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主要经济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经济植物占了总种数的60%,其中数量靠前的大类资源植物依次是药用植物、山野菜植物和单宁植物[2]。姚雷等人也对长白山野生经济植物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拍摄图片,全面收集相关资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长白山野生经济植物检索数据库[3]。但是,对于桉树林下植物资源的调查仍较少。

对林下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林下植物资源的优势,选择合适的开发利用方式,增加土地产出率。沈伟[4]等人曾对桉树林下套种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hunb.) Nakai]的复合模式进行研究报道,杨荣和也进行过按树林下套种农作物魔芋(AmorphophalluskonjacK. Koch)、油菜(Brassicacampestrisvar.amplexicaulisMakino)的实验,发现套种油菜的投人产出比比魔芋的高,但只能套种1年,而魔芋可以在桉树的整个种植期套种[5]。本文通过研究鹤山市四堡林场桉树林下的植被种类和植物资源,为如何提高林下土地利用率和当地经济效益,合理开发利用桉树林下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研究地点位于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江门市四堡林场桉树林。鹤山在北回归线以南(北纬21°27′~22°51′,东经111°59′~113°15′),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地处南亚热带季风区,市内具有海洋气候特征,一年四季温和湿润,光照、热量和雨量饱和。该地太阳辐射热量大,一年的平均日照能达1 789 h,年日照率达40.1%日照时数。冬天和春天会有冷空气侵袭和时遇奇寒,夏天和秋天常有台风暴雨袭击。年平均气温在22.6 ℃左右,年平均降雨量和蒸发量约在l 700 mm和1 600 mm左右。辖区内种植了大量的桉树。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调查地为江门市四堡林场桉树林,桉树树龄为两到三年生。2015年1月、2015年6月、2016年6月和2016年12月,一年两次,共四次,对鹤山四堡林场的桉树林下植物进行实地踏查。调查过程中记录林下植物的种名、多度、习性、花果期和生长状况等。植物种类的鉴定以及植物的用途分析主要参考《中国植物志》《广东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

1.3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对植物习性、类群、资源植物等进行分析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桉树林下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四堡林场桉树林下的植物达62科140种。由表1可知,根据习性分类,草本植物有25科58种,藤本植物有19科24种,灌木有28科42种,乔木有10科16种。从结果可知,草本植物的种类是最多的,其次是灌木、藤本、乔木。

表1 林下植物数量统计(根据习性分类)

由表2可知,根据植物类群分类,桉树林下调查到的双子叶植物有45科102种,单子叶植物5科25种,蕨类植物11科12种,裸子植物1科1种。其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的数量是最多的,后续依次为单子叶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表2 林下植物数量统计(根据植物类群分类)

2.2 桉树林下植物资源应用统计

植物资源是指对人类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总汇。根据用途,将植物分为药用植物、绿化观赏植物、食用植物、油脂(精油/树胶/鞣质)植物、饲料(牧草/蜜源)植物、纤维植物、用材树木、有毒植物等。若植物还有其他用途的,归入“其他用途”。

结果表明,桉树林下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有123种,占了总种数的87.86%;暂时未报道任何经济用途的植物有17种,占了总种数的12.14%。

表3 桉树林下植物资源的应用统计

注:植物有几种用途的,则分别在各类中加1,因此总种数大于140

由表3可知,无论从植物科的数量上看,还是从种的数量上看,各资源植物的数量大致可以按以下顺序排列:药用植物>绿化观赏植物>食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用材植物>饲料植物>有毒植物。只是用材植物在科数上多于饲料植物,而饲料植物在种数上多于用材植物。数量排在前三的为药用植物、绿化观赏植物和食用植物,它们科的数量均在15科以上,占总科数的比例在25%以上;且这三类植物的种的数量均在20种以上,占总种数的比例在15%或以上。

2.3 优势科与优势种

2.3.1 优势科

由表4可知,所调查到的植物共有62科,其中禾本科种数最多,有19种,占总数的13.57%。其次是菊科12种,占总种数的8.57%;樟科和茜草科各7种,各占总种数的5%;蝶形花科和大戟科各6种,各占总种数的4.29%;芸香科5种,占总种数的3.57%。这7科为优势科,科内种数都在5种或以上,共有种数为62种,共占总种数的44.29%。

其余55科的科内种数在5种以下,共有种数78种,共占总种数的55.71%。其中,单种科的科数最多,有38科,占总科数的61.29%;科内种数为2的科数有12科,占总科数的19.35%,两者共占总科数的80.65%。这说明本区种子植物科的分化比较大,含1种科和小科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占有较多的种,比较发达,大科则较少。

表4 桉树林下优势科统计

2.3.2 优势种

优势种是指个体数量均较多、生物量均较高、覆盖面积均较大、生活能力较强的植物。研究调查到的优势种有10种,分别是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Thunb.) Sw.]、乌毛蕨(BlechnumorientaleL.)、露籽草[Ottochloanodosa(Kunth) Dandy]、芒(MiscanthussinensisAnderss.)、假臭草[Praxelisclematidea(Griseb.) R. M. King et H. Rob.]、火炭母(PolygonumchinenseLinn.)、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alataAubl.)、玉叶金花(MussaendapubescensDryand.)、毛麝香[Adenosmaglutinosum(L.) Druce]和三叉苦[Melicopepteleifolia(Champ. ex Benth.) Hartley]。其中禾本科和茜草科各2种,海金沙科、乌毛蕨科、菊科、蓼科、玄参科和芸香科各1种。其习性、生境、用途等详细情况见表5。

根据植物习性分类,草本植物的种类最多,有7种,藤本次之,有2种,灌木1种,没有乔木。根据植物类群分类,双子叶植物最多,有6种,其次是单子叶植物和蕨类植物,各两种,无裸子植物。10种优势种中,9种植物都具有各自的用途,而阔叶丰花草尚未报道任何经济价值。且这9种植物中,除露籽草仅具有饲料价值外,其余8种植物都具有药用价值,分别是海金沙、乌毛蕨、芒、假臭草、火炭母、玉叶金花、毛麝香和三叉苦。其中有些植物还有其他的经济用途,如乌毛蕨还有观赏和食用价值,芒有纤维和饲料价值,玉叶金花有观赏和其他价值。

表5 桉树林下优势种信息

3 桉树林下植物资源应用

伴随着林业改革的兴起,国家以及当地政府前后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林下经济快速地发展,越来越多人把关注点聚焦在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林地产出率的问题,以求为当地经济创造更多的财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在2013年林下经济产值就已经达到6 000 亿元,重点林业县农民在林业方面的收入占人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6]。林下经济中一种重要模式是林下种植,也就是在林下空地,套种、间种其他适宜的经济作物等,主要包括林药、林果、林花、林草、林粮、林茶、林油等一系列的模式。

目前,对于桉树林的发展,林下套种经济同样吸引了很多的关注和支持。刘宁提出的桉树-甘蔗(SaccharumofficinarumLinn.)间作模式,让两者优势互补、协调生长,对林农双赢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7]。侯远瑞等人通过研究发现桉树人工林-鸡骨草(AbruscantoniensisHance)的间作模式能够解决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等问题,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8]。

根据本研究调查,四堡林场桉树林下的10种优势种中有8种植物是药用植物,其中有些植物还兼有观赏价值、食用价值、纤维价值和饲料价值等。所以,结合当地植物资源,桉树林下发展林药模式、林粮模式、林草模式、林花模式等是不错的选择。由于当地药用植物资源的发展潜力是最大的,因此加强与相关的医药卫生部门合作,发展林药模式可以作为林下经济发展的核心。桉树林下套种中草药的复合经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增加了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是一种经济有效、可行的林下套种模式。单一种植模式的改变,以耕代抚,人们将提高对林地的管理强度。林地土壤和林下生境的改善,将使得桉树在一个更加适宜的环境中吸收到更多的养分,林分质量提高。

同时,选择当地的优势种作为套种的植物,而不是从外地引进另一种植物,遵循了“生态相适原则”,使得套种植物能与原来的桉树间不存在激烈竞争、偏害等情况,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种间关系。而且,套种植物还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原则,新引种的植物可能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的土地条件、气候条件等。桉树林下发展的林药模式,是一种“以短养长”的经济模式,因为桉树林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大约5~8年左右,而林下套种的药用植物一般生长周期较短,却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经济财富,同时能够大大缓解了林木出产前的资金压力。

4 结 论

调查显示江门市四堡林场共有62科140种植物。其中,具有经济用途的植物有123种;暂时没有报道经济用途的植物有17种。其中,药用植物有54科110种,绿化观赏植物有17科22种,食用植物有16科21种,油脂植物有12科19种,纤维植物有12科15种,用材植物有10科14种,饲料植物有8科16种,有毒植物有7科7种,其他用途植物有14科15种。科数和种数排在前三的是药用植物、绿化观赏植物和食用植物。这些都为利用乡土植物资源提供了基础。

其中,优势种分别是海金沙、乌毛蕨、露籽草、芒、假臭草、火炭母、阔叶丰花草、玉叶金花、毛麝香和三叉苦,共有10种。10种优势种中除阔叶丰花草外,其余9种植物都具有经济价值。而且9种植物中,除露籽草仅具有饲料价值外,其余优势种均有药用价值。选择当地林下优势种发展林药模式,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易于操作,易实现林下经济的开发。

猜你喜欢
桉树林种数桉树
从当前汉字使用情况调查看《现代汉语常用字表》①
桉树的育苗造林技术与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桉树林抚育过程中应用化学除草剂的分析及研究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用药整合管理干预效果研究
桉树林下套种肉桂栽培技术及效果分析
广西桉树林下人工栽培草珊瑚的可行性
桉树会引发白血病?
漳州地区高压线经过区域桉树林经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