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养真通痹汤佐治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衰临床分析

2018-08-06 00:59文清华文洪博谢汰钟成定林李喆辉李秋菊罗黄庆蒋祖红刘文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风湿性参芪心衰

文清华,云 斌,文洪博,谢汰钟,成定林,李喆辉,李秋菊,罗黄庆,蒋祖红,刘文奇

(重庆市石柱县人民医院中医科,重庆 石柱 409100)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多由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所致的心脏瓣膜病变。临床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出现瓣膜狭窄或者关闭不全,晚期多伴急性心衰。目前西医常规药物治疗风心病急性心衰的效果一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心衰的症状,多用于术前辅助治疗[1]。中医认为风心病急性心衰患者心脾肾虚亏,功能下降,致血液运行无力;同时心阳虚衰,脾阳失运,致寒凝血瘀,致心功能不全。因此主张以益气活血、逐瘀痛经为主要治疗理念,研究[2]报道,具有活血化瘀、宁心安神功效。本研究用参芪养真通痹汤佐治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衰疗效及对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6例,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衰患者,以X线平片、心血管造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脏彩超检测确诊。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12±6.60)岁,平均病程(2.24±0.65)年。实验组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31±6.86)岁,平均病程(2.33±0.5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合并心房颤动,NYHA分级Ⅲ-Ⅳ级。

排出标准:合并感染、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心肝肾严重疾病、肿瘤、精神病及其他全身疾病。本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归20g,黄芪30g,延胡索30g,酸枣仁30g,三七粉3g,地龙10g,柏子仁10g,枳壳10g,赤芍15g,川芎15g,桃仁15g。加水煎至150mL,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两组均治疗1周为一疗程,治疗4疗程。

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硝酸甘油片(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022)舌下含服,1次1~2片,日1次;氢氯噻嗪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796)口服,1次1~2片,日1~2次;卡托普利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3275)口服,1次1~2片,日1次;盐酸普萘洛尔片(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840)口服,1次0.5~1片,日3次。

实验组加用参芪养真通痹汤治疗。药用人参20g,当

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心功能检测: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左心室收缩末径(LVSEd),计算LVEF。

血流动力学检测:治疗前后以心脏彩超检测平均左心房压(mLAP)、平均肺动脉压(mPAP)。

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1]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达到1级,或心功能提高2级或者2级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心功能提高在1级。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或进一步加重,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P/kPa,)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P/kPa,)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MLAP MPAP实验组 28 治疗前治疗后6.69±0.75 5.53±0.61*6.73±0.78 4.35±0.52*△对照组 28 治疗前治疗后3.79±0.59 1.81±0.48*△3.84±0.61 2.74±0.57*

两组治疗前后心脏超声相关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脏超声相关指标比较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脏超声相关指标比较 ()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间 LVEF(%) LVDED(MM) LVSED(MM)实验组 28治疗前治疗后42.05±6.89 33.33±7.48*△对照组 28治疗前治疗后40.60±11.25 49.35±12.64*△55.02±8.63 46.08±10.24*△41.37±6.37 37.19±8.62*40.11±11.16 44.45±12.03*54.31±8.45 50.52±9.12*

6 讨 论

急性心衰可加重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衰病情,现临床多用硝酸酯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西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衰,可有效舒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1]。

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衰属中医“惊悸”、“怔忡”或“喘证”等范畴。心悸、气急、浮肿、咯血等主要临床表现。《黄帝内经》载:“脉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故治疗应以益气养阴、滋阴降火、活血祛瘀为主。参芪养真通痹汤方中三七粉、地龙通络、止痛、祛瘀,枳壳消积化痰,赤芍、川芎活血散瘀、行气活血,桃仁通络活血,人参补气养血,当归止痛、补血,黄芪可益气固脱,酸枣仁、柏子仁强心安神,延胡索活血止痛。诸药合用,以益气之药治本,化瘀之药治标,血脉畅通则气散痛消,心神安宁。研究显示,参芪养真通痹汤可有效缓解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2]。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DEd、LVSEd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提示参芪养真通痹汤可有效促进风心病急性心衰患者异常的心功能恢复正常,提高临床疗效。急性心衰是风心病的严重并发症,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对风心病急性心衰的治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参芪养真通痹汤中赤芍、桃仁可有效扩张血管,通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对抗缺血引起的缺氧状况;三七粉、川芎等 可抑制血小板过度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酶活性,从而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3]。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mLAP、mPAP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参芪养真通痹汤可促进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疗法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衰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猜你喜欢
风湿性参芪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UPLC-Q-TOFMS/MS法分析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美托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参芪血痹方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