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研究

2018-08-06 00:59林海波余伯亮吴海金邹震宇张椿梅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羊肠线雷火面瘫

雷 霆,林海波,余伯亮,吴海金,邹震宇,张椿梅

(1.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广东 江门 529400;2.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余伯亮主任中医师在临床中用雷火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0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6~78岁,平均(45.63±4.37)岁;病程3~9个月,平均(6.74±0.14)个月。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5~77岁,平均(45.72±4.68)岁;病程4~10个月,平均(6.30±0.23)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标准[1]。排除外伤、肿瘤、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引起的周围性面瘫,排除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雷火灸配合穴位埋线进行治疗。①雷火灸:患者取仰卧位,准备1支雷火灸专用艾条,点燃雷火灸条,首先采用横向灸法对双侧面部、患侧眼部施灸,将灸条晃动10次,并对皮肤进行按压,直至所灸部位发红发热,然后采用雀啄法在距离患侧翳风穴1.5cm处施灸,以每雀啄9次为1壮,1壮结束后适当按压施灸部位皮肤,每个穴位均雀啄7壮,1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②埋线:取地仓、牵正、阳白、迎香、足三里等穴位,就诊3天后开始,将0/3号专用羊肠线剪成0.5cm长的线段,并将30号1.5寸针灸针插入7号注射针头,而后将针芯抽出1.0cm,用手术镊子将羊肠线穿过注射器针尖。常规进行穴位消毒,左手将皮肤捏起,右手持注射器按常规刺法快速刺入穴位,得气后用右手外抽注射器针头,右手持针芯向里推,确保羊肠线留在穴位内,迅速拔针后使用无菌干棉签对针孔进行按压止血。3次为一疗程,嘱患者避风、做好饮食指导,说明相关注意事项,若出现不吸收情况及时来院进行相应处理。

对照组用常规面部针刺疗法治疗。对相关穴位进行消毒,患侧四白穴、攒竹穴、太阳穴、阳白穴、下关穴、颧髎穴、迎香穴、牵正穴、承浆穴及另一侧合谷穴施针,留针0.5h,用平补平泻手法,1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按焦虑症量表(SAS)与抑郁症量表(SDS)评价[2]。低于50分为无焦虑、抑郁,50~60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1~70分为中度焦虑、抑郁,高于70分为重度焦虑、抑郁。

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数据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3]

痊愈:功能正常、各区面肌运动正常。显效:轻度功能异常,伴有轻度面肌无力及联带运动,静止状态下肌张力正常,口角轻度不对称。有效:中重度功能异常,面肌明显无力或面部变形,静止状态下肌张力正常,面部对称,口角不对称。无效:重度功能异常,面部运动不易察觉,静止状态下面部不对称,口角轻微运动,闭眼不完全,甚至完全麻痹无运动。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SAS、SDS评分见表2。

表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分,)

组别 例 SAS(分) SDS(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0 57.34±5.68 42.63±2.80 59.47±5.70 43.54±3.02对照组 20 57.29±5.39 50.34±4.92 59.23±5.62 50.21±2.98 t 0.029 -6.091 0.134 -7.031 P 0.977 0.000 0.894 0.000

6 讨 论

顽固性面瘫属中医“口眼歪斜”范围。一般经过治疗可1~2周逐渐好转,约80%面瘫患者1~2个月内面部功能基本康复。治疗不及时,病情延误,加上早期可能出现误诊、误治,则成为顽固性面瘫。

雷火灸是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在赵时碧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创新发展而来,又名“雷火神针”,其能用雷火般的热量和药力透达穴位深层,产生火灸与类似针刺的双重效果,主要的作用机制是温热刺激效应,具有热辐射作用。雷火灸由艾绒、木香、沉香、乳香、干姜、茵陈、羌活、穿山甲、麝香等多种药物配制而成,有药力峻猛、火力强、渗透力强、灸疗面广的特点,具有远红外线和近红外线的特点。雷火灸药物释放热量快速到达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燃烧过程中会产生辐射能量作用于患部,使穴位周围药物浓度增高,更容易渗透至组织深处,快速达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的功效[4]。

穴位埋线疗法是一种复合性治疗方法,羊肠线属于异体蛋白刺激,可更好地对机体内环境平衡进行调节,进一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应激抗病能力。足三里是阳明经的下合穴,能疏通阳明经气血,有扶正祛邪、补益正气功效,结合面部穴位可起到抗邪外出、激发经气的作用。埋线疗法是通过应用微创技术将羊肠线埋入特定穴位,通过长期刺激经穴起到治疗作用。2周治疗1次,有利于减少面部刺激[5]。

雷火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作用持久,疗效确切。雷火灸配合穴位埋线疗法耐受性良好,可消除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负面情绪,使其维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对增强治疗效果、改善临床预后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羊肠线雷火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羊肠线穴位埋穴治疗妊娠呕吐63例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穴位埋线疗法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理
高分子聚合物(PGLA线)—穴位埋线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