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企共育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养

2018-08-06 13:52甄晓恒
魅力中国 2018年26期
关键词:顶岗工匠校企

甄晓恒

何为“工匠精神”?它是指实际工作中饱含极致完美、精益求精的理念,依托自身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融合秉承了人生理想、职业态度、专业信念、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因素,具体表现为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两次特殊的发展机遇之后(第一次是在民国初年,第二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职业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数量上,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我国教育的半壁江山;

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职业教育的培养还停留在低层次水平,尚不具备工匠的专业精神;第二是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缺乏工匠般的职业态度,学校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理念认识不够深刻;第三是职业教育过于重视对学生技能的速成,忽视了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对学生的品格修养的教育,使中职校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不够深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部分第六章十四条中明确指出: “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如何在校企共育背景下恰当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的确是重大而迫切课题。

中職学校应义不容辞地肩负着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中职学校肩负着为企业第一线岗位培养更多的合格员工的责任,当然,更加应该义不容辞地对“准员工”培育工匠精神。中职学校只有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在“立德树人”的工作中,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让学生在熟练掌握过硬的技术、技能和技艺的基础上,树立职业理想,端正职业态度,形成专业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把学生从本质上全面改造成为德艺双馨的工匠,才能实现自身的“德育为首,技能兴校”的目标。因此,工匠精神是中职教育的灵魂,中职学校应该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

在指导思想上,学校要坚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改全过程。在德育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等环节中加强工匠精神教育,使得整个教学过程都包含职业理想、职业态度、专业精神素养教育的内容。尤其要通过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中职生加强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从而使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技术、技能、技艺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内化于学生的精神之中。

要积极引导学生立志成长为优秀的工匠。面对很多中职生缺乏工匠志向的现实,学校和教师应该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工匠精神号召,以养成学生工匠志向为目标,积极培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在引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应侧重学生全面而正确地认识自我和社会,努力练就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技艺和熟练的择业、求职技巧,努力提升综合职业行为能力,为实现工匠志向而准备更为完善的物质载体,使自己在创业、就业竞争中勇立潮头、立于不败之地。引导学生培养创造精神,注重提高个人的全面持续发展能力。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企业立足于专业技能及知识结构、个人全面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精神等方面来选择求职者。三者中,关键问题并非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因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磨炼,可以形成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关键问题在于,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价值理念与踏实做事的习惯,尤其是求职者所具有的创造精神和全面持续发展能力。为此,教师在指导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积极指导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主动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以适应职业要求;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和顶岗实习要求,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创造精神,提高个人的全面持续发展能力。

着力加强顶岗实习前职业指导,使中职生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学校根据内容安排就业指导教师、班主任及实习指导教师,对即将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举办专题讲座,内容包括:学习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制定个人如何成长为一名称职工匠的职业生涯规划;在顶岗实习前职业指导活动中,还应邀请合作企业的优秀工匠进校,请他们现身说法地宣讲在工作中依托技术、技能和技艺以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典型事迹,帮助学生认识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立志成为优秀工匠。

尤为重要的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要切实相互对接,营造“零距离”顶岗实习氛围。中职生顶岗实习后要走进企业,成为企业的一员。在校期间,是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地由学生身份转换为工匠角色的关键时期。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学习和借鉴企业文化,实现校企文化的相互衔接,让学生在校内能接受企业文化熏陶,融入企业文化中去,营造“零距离”顶岗实习氛围,为顶岗实习打好基础。企业文化在教室、实训车间、宿舍、食堂等布置的要求,要体现出融合性和时代性。体现出校企文化的融合性,又营造出一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文化氛围,时时强化着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专业精神,为学生就业后快速成长为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工匠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国务院2015年5月8日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我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从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高度来看,要培育工匠精神,必须将其扎根到中职教育中去,要从中职生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进行顶岗实习入手,以点带面,扎实推进,这样才能将工匠精神传承、弘扬,从而为日益富强的国家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助力远航。

猜你喜欢
顶岗工匠校企
90后大工匠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光影视界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工匠神形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研究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致敬!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