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思潮下吟诵音乐生存现状与战略发展研究

2018-08-06 12:21肖新泉
魅力中国 2018年14期
关键词:战略发展生存现状

肖新泉

摘要:《习近平时代》中习近平将传统文化当做独特战略资源。他指出:要通过现代化创造、焕发强大能量、推动民族复兴的独特“战略资源”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这个风险并不小。一个日益强烈的共识是,中国社会正面临文化危机、文化内涵的空洞化,让迅速积累的物质财富犹如沙上之塔,越高越重,越容易崩塌。中华民族正在不知不觉中丧失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而这种危機的根由远可追溯到鸦片战争击碎天朝的自洽幻影,近可沦至改革开放后西方价值观对人民信仰的冲击。因此我们需要自觉地把中华历史文化精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对接,在中国梦以及内政外交各个方面,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做“根”与“魂”。古典诗文吟诵是我国传统民间文人音乐,具有千年以上历史。吟诵与朗诵是不同的口头艺术表现方式,如果只被视作古典文学的附属成分而不被看作是一种音乐事象是不全面的。吟诵音乐应该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或者是传统文人音乐并与琴乐、词调音乐等并列。在大众化思潮与中国艺术的现代性转换这样一个语境下,我们古老的传统的具有民族魂的文化艺术需要得到传承、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也能符合现代化思潮和审美意向。吟诵音乐是不可替代的超越物质财富的文化财富。我们重新将此进行系统性梳理,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完全符合习主席提出来的将传统文化当做独特战略资源的。

关键词:吟诵音乐;生存现状;战略发展

一、吟诵音乐的生存现状

(一)吟诵音乐定义

“吟诵”其实就是古代“读”这个概念。因为古人读书,就有唱、歌、吟、咏、讽、诵、读、念、哦、叹、哼、呻等多种形式。“唱”尤指放声歌唱,一般是有音乐旋律的,意思为“唱”之本意。“唱读”这是一种运用语言的风格,它既不是声调和语调的数字合成,也不是具音乐旋律的歌唱。《国语·鲁语下》西南地区把私塾读书调叫做“唱书歌子”。我们现在还把读花名册叫做“唱名”。它是介乎这两者之间的东西。它主要是根据词语的音位的声调上,用一种固定的方式说话的特点。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歌”读,这与“唱”读几乎是一个意思。朱光潜在“中国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上的发言说:“我以为诵读诗歌通常可以用这两种方式:即戏剧式与歌唱式,都是在形式的节奏之中流露语言节奏的读法。”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古《诗》三百五篇,皆可声之琴瑟。口咏其辞,而以琴瑟和之,所谓弦歌也。古人读诗者皆然。(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一)

诗者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朱子云“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沈德潜《说诗晬语》)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他们读这些文章时的那副情形大家想必还记得,摇头摆脑,简直和听梅畹华先生唱戏时差不多,有人见了要诧异地问,哼一篇烂如泥的烂时文,何至于如此快乐呢?我知道,他是麻醉于音乐里哩。哼”读,是比较晚起的说法。“哼”的本义是用鼻音叹气,或低声地唱。因此“哼”又引申为有旋律的吟咏,但音量不大。“叹”读,也是拖长腔读,一般有旋律,与“吟”相似。呻”读,也是拖长腔地读,而且是非常慢地读。“念”读,也是读书方式的统称,有旋律没有旋律都可以叫“念”。念的本字为“唸”,本义是思念。《说文解字》:“念,常思也。”

现在我们把古代统称的“读”改名为“吟诵”,这是为了避免与现代朗诵和朗读的概念发生混淆,而且,用“吟”(或“吟咏”)来指称有旋律的读法,用“诵”(或“诵读”)来指称没有旋律的读法,对于研究和阐释也十分方便。因此,“吟诵”的定义就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

(二)吟诵音乐的生存现状

吟诵”不仅是针对古诗文的,更宽泛的是,把“吟诵”针对全部的中国传统歌曲。诗词的吟诵呢,更是学习中华传统诗词必不可少的。中华传统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国文化的魂,是我们应该用生命珍视的瑰宝。应该很好地学习、继承、发扬、创新,使之更具有生命力。

但是清末疲态毕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左”的思想的冲击以及外来文化的浸透又加之废私塾,成立新学堂,学堂减少讲授古文和诗词,「学堂乐歌」又以西洋音乐为主,中国传统音乐和吟诵方式,更见式微。「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提倡白话文,打倒旧文化旧习俗,古诗文吟诵方式大受连累。五十年代,音乐学家杨荫浏在《谈谈未被注意的民间音调》(原载一九五五年六月号《人民音乐》杂志)一文中说:“对很多相当重要的音乐材料,如吟诵诗词的声调、宣读宝卷的声调、叫卖的声调、哀哭的声调、方言的语调等,我们还考虑得很少。而它们曾是我国古代民间音乐遗产的组成因素,非但它们本身有些就是曲调,可供创作上的参考与运用,而且就需要逐渐进行深入研究民间音乐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注意这些材料,就会使我们对于民间音乐有些方面的研究造成困难。」又说:「但是符合平仄规律的『读』法和『吟』法,只能在过去专受私塾教育的文人中间去寻求,这种文人的年龄至少在五六十岁以上,因此,在现在,这一搜集工作含有『抢救』的性质了!”从对鲁国尧先生和钱绍武先生论吟诵的整理稿不难看出,过去学吟诵都是跟着私塾里的先生或者是身边有一定学识的长辈们口传相授的。因为吟诵虽然没有一定的谱,但是有一定的腔调。吟诵还受地方语言以及地方戏曲的影响。有侬侬吴语,也有闵语,施榆生先生就说家里我的父亲这一辈、叔叔这一辈、伯父这一辈都会吟诵。当时我们看这个芗剧、歌仔戏里面的一些念诗调,其实里边也有一些吟诵的味道,但是已经跟我们这边吟诵的不一样了。他就是调子很固定,不管你什么内容,它都是用这个调子。按理说吟诵不用去抢救的,但现在恰恰是这样的情况。特别是我们现在推广普通话以后,有的方言就不再进入学校了,很多民间的东西就消失了。我们在小学做调查,五分之四的人不会用方言读诗,剩下五分之一也很多读错。有一个统计数字,就是我们福建几个方言,几个专家都讲到这个情况,文读其实占六成以上。所以吟诵推广教育难度就在这里。一首诗当中可能有大半部涉及到文白读要读准确,严格的话就要文读。尤其关键的一些词不能用白读。比如说“愁”,是常用字,这个一定要用文读,不用文读一听就变调了,押韵字一定要用文读。

学校是我们传授知识的最佳场所和途径,由于我们教育体系思想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们更多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往往避重就轻,把传统文化的学习放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老师和家庭应该是传统文化的直接传授者,可惜也在单一的教育环境中逐渐消逝。

二、吟诵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应用

我觉得吟唱本身完全是作为诗的一种正常的内涵之一。诗本身就是入樂的嘛,从《诗经》开始,诗词所以产生就是因为唱出来的。诗本身就是有音乐美的,到后来发展到唐诗一种比较规范的平仄关系。这就是音韵唱是旧体诗的内涵之一,不能分的,少了唱就失去了诗的味道。如果唱起来,诗的美就给内容的美起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那个韵味也就出来,情感自然也就融入其中。吟唱的时候呢,同样是一个调子,根据不同的诗啊,你这个声音的高亢舒缓是要有一定的变化的。以求更准确地表达这首诗的感情,注意用不同的调子,吟出不同的感情。语气加重一点,感情偏重一点,深一点,往往就不一样了。否则的话,同一个调子太程式化了,它吟不出诗的味道。有的调子比较适合于轻松的欢快的诗,有的就比较比较适合于抒情一点,忧伤一点的。对于不同的诗也可以选择不一样的调子来唱。 现如今还能吟诵诗词的人已经很少了,“80后、90后”的这一代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吟诵音乐”。也没有一个教育机构或社会团体进行普及和宣传,这是我们文化传承的缺失。不管是对国学的拯救还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吟诵音乐”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是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的。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很难实现的。我大中华之诗歌产生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劳动的呼号之中。基于汉语特点中的押韵和字音,音韵和节奏,讲究对仗的工整,语言之凝练和精美,值得其富有音乐的特征。因此,传统诗歌的音乐美,就必须通过吟诵表达出来。吟诵音乐经历过“左”的思潮禁锢下,长期遭到冷落,也几乎被弃置于“遗忘的角落”里。朗诵艺术兴起,新诗主宰诗坛,但它却否定不了传统诗词,朗诵也取代不了吟诵。人类文化应该总是以多元并存的态势展现在世人面前。虽然吟诵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既不同于朗诵,也有别与民歌,岁同为文学城素与音乐成素的结合,但吟诵音乐的旋律、节拍、节奏由诗词文句的诵读自然派生而出,其词曲密切融合的程度非一般歌曲所能比。但以古诗词为词的民歌音乐,曲作者还是要结合吟诵音乐的旋律、节拍、节奏等,结合当地方言的平仄关系。20世纪的中国,在“五四”大众思潮影响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社会变革,这也对吟诵音乐的嬗变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在文体、节拍节奏、音调、语音、以及平仄声字和顿逗的处理全方位的产生了变化。主体脉络大致为“读——吟——唱”。

由于吟诵音乐的保护并不容乐观,导致这个“文化群体”难以继续“繁衍”。西洋音乐的渗透让现代人的审美感官和态度造成了这个文化保护的缺失。又加上吟诵音乐多以地方方言为基调,故在传播上受地域文化的限制而难以持续。虽然拯救传统文化的任务艰巨但为了让这条文化长河万古不竭,我们需要对此系统性的梳理和研究。并从战略性角度运用现代媒介的力量,高校专业团体的力量将之连绵不断下去。意在将其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本体特征与规律、管理运作体质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进行全方位、整体性思考,力求能经受住历史的、当代创新实践的、产业运作的多重考验。

三、制定弘扬传统文化战略目标

最近这一两年中央电视台很火的一个节目叫《诗词大会》,大家都踊跃参加,老人孩子都喜欢看。说明什么?说明只要有宣传途径,家长在国学上的投入也是积极的。吟诵诗词不投入感情是很难体会到字里行间的美,也许吟诵在一定地方语言和曲调的帮助下,可以有很好的诠释和体会。《毛诗大序》就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说这个诗,是志之所之。所以我们最早的诗歌,从《诗经》开始,所注重的就是要情动于中,然后形于言。钟嵘的《诗品序》里面也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是志之所之,这就跟西方不同。西方的诗歌,他们最早也叫做poetry,但是他们的范畴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是把早期的史诗跟戏剧,都算作广义的诗歌。而不管是史诗Epics,或者是戏剧,他们主要的都是一个社会外在的事物,与我们所说的诗,是从你内心发出来的感动不同。但是西方音乐不管是歌剧表演还是室内乐演唱很好的将西方史学和诗学文化将之继承,并在此基础之上融入外来文化之新鲜血液让文化层次更加丰富和饱满。虽然外来文化的浸入,让欧洲文化体系得以升华,但是传统的思想和精髓并没有“变味”西方还是保留着他们固有的音乐理论体系和地道的地方文化色彩。而“吟诵音乐”在“左”的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后就停滞或销声匿迹的趋势。不再有后人关注这类文化,也没有“匠人”再去普及和热忱地传授这一技能。这是我们教育中的一个遗憾和流失。 因此,首先我们需要对吟诵音乐和表演艺术、理论思潮、传播媒介、专业院团建设的发展历史、艺术家和理论家的艺术成就进行全方位记叙和整体性审视,并在相关学术报告或论文里搭建起中国吟诵音乐的史论框架。并将古今关系上的诸多复杂命题创造出丰富的经验和途径,突出中国民间习俗与民间艺术的特色关系,且将其与姊妹艺术的表现优长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国际化审美原则和表现体系的具有中国样式的民间艺术。同时艺术理论届将对吟诵音乐的文学基本规律以及我国语言学家们在这方面所创造的新鲜经验缺乏系统化梳理和深度的研究。

结语

国学教育最终是由学校和老师们创造出来的。并与各地教育部门、学校、机构和教师合作实践,提供学术指导和教育资源,共同探索建设整体国学教育直至具体教学法的各个层面。教材方面,可以提供多种课时形式,配有课件、教参、微课,以及广阔的个性化开发空间所需要的资料。每位使用教材的教师还有受教群体能都能共享资料,丰富资料,并参与和再创造。

未来中国的文化教育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国学教学为基础,将传统文化——“吟诵”常识和体系的认知渗透到各学科课程——语文、思品、历史、音乐、体育等。

建立国学教研力量,统筹规划和组织国学教育活动; 整合现有课程的中国文化内容部分,与现有课程交互、融通与共进。在党和人民的支持下,将习主席谈话作为宗旨即传统文化当做独特战略资源,通过现代化创新将之渊源流长。

参考文献:

[1]黄仲苏《朗诵法》

[2]赵元任:《中文的声调、语调、吟唱、吟诵、朗诵、按声调谱曲的作品和不按声调谱曲的作品》

[3]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4]叶嘉莹先生论吟诵整理稿

[5]羊淇先生论吟诵整理稿

[6]魏嘉瓒先生论吟诵整理稿

猜你喜欢
战略发展生存现状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基于城市盲人组织生存现状调研的大学生纪录片创作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分析
浅析湖南花鼓戏的生存现状
虎牙藏族民歌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浅谈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试论企业营销战略发展与营销观念创新
《亲爱的》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悲情反思
吉林某乳业有限公司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