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如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2018-08-06 13:52霍腾达
魅力中国 2018年26期
关键词:档案学档案馆信息时代

霍腾达

摘要: 档案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档案管理质量的高低,而管理质量的高低叉决定着档案的利用率,所以,档案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特别是现在许多档案馆已引进了现代化技术,正向电子档案馆、数字档案馆方向发展,与传统档案馆相比,现代档案馆是以信息资源网络化、业务管理自动化为主要特征,所有这些都对档案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信息时代档案人员必备的素质

所谓素质是指人们通过学习、训练和内化过程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人的整体质量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就是具有复杂结构的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及品质特征的总和。档案人员从事的虽然是一项业务性强而又极其平凡的服务性工作,但就其深远意义来说它又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档案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那么,信息时代的档案人员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人员的信息素质

在信息时代,档案人员首先应具有信息素质。信息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信息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人们在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一概念最早出自于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波尔在1974年向全美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并被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此后,这一概念不断得到发展。1997年,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将信息素质定义为:“能清楚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有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笔者认为,信息素质是人们对信息与信息活动的认知能力和对信息综合利用能力的一种体现。它是信息社会的人,特别是信息人员(图书馆员、档案馆员等)的基本能力。固然传统档案馆员也需要具有很好的信息素质,但是在信息时代,数字档案馆人员与传统相比,其所具有的信息素质在内容上和程度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二)其他各项基本素质

这些基本素质是对传统档案人员素质的继承,也是形成和提高档案人员自身信息素质的基础,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这与传统档案人员的素质要求大致相同,在此不作赘述。下面主要强调一下在信息社会必需的几项基本素质。

1.掌握档案专业基础理论与方法 。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首先必须掌握档案专业知识,了解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到利用的全套理论与方法,并能将这些档案学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2.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档案信息管理与传统上有很大的不同,需要既懂档案学又掌握了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方可胜任。

3.较好的外语能力 。随着国际交往的加强,熟练地掌握一种外语已成为迫切需要的工作能力。一是因为档案馆是对外交往的窗口;二是档案馆的职能也要求馆员外语能力必须加强,这不仅是因为外文信息在馆藏中占有重要比例,而且随着网络化程度的加强、联机检索的需要、资源共享的扩大,档案人员只有熟练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知识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4.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管理能力

档案专业人员,除具备档案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比较全面、系统的文化、理论、科学技术知识,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档案信息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流通借阅、藏用关系等都是档案工作中值得研究学习和实践的问题。一个好的档案馆员不仅要掌握档案馆的管理知识、运行规律,还要了解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目前档案人员的素质现状及培养途径

在信息社会,档案作为一种“原生信息”或“信息资源”,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地发展其档案事业。而是否拥有充足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已成为档案事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人才资源的开发必然涉及到档案专业的教育培训问题。

(一)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状况

近二十年来,随着档案学教育的发展,档案专业人员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接受档案专业教育的人占总档案人员的60%以上,而且教育程度也呈上升趋势。大中专教育已不再是培训的主体,而是转向本科生教育,国家也加大了档案专业教育的投人力度。但问题在于,一是档案专业人员的总体教育程度不高。

(二)提高档案人员自身素质的途径

以学校专业教育为主体,大力發展在职继续教育,以全面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具体地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完善档案专业的教育体制,发展本科教育,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在教育方针上坚持“大档案学”的观念,既把档案学放到信息学和管理学的大系统中,而不要只局限于档案学。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其中着重培养其信息素质。使未来的档案工作者成为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通才”。

2.对在职人员开展“多元化、全方位”的在职继续教育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档案馆可以在经费允许的惰况下有计划地组织培训,使档案馆员能够尽可能多地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提高其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可聘请信息专业教授、专家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为促使档案馆员自觉地学习新的技能,还可将计算机、信息网络技能的考核与馆员的提拔、使用、晋级、聘任等挂钩,并使其制度化,以此调动档案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3.培养自学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增长和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对于档案人员而言,不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档案人员应该也必须认清这一形势,要有忧患的意识,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因此,除了接受培训外,具有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素养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自学,再配合以与其他人的沟通交流,扩大知识面,并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与探索,借此把理论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档案学档案馆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信息时代初中全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信息时代
档案学学科入门指导课程专题设计探讨
忘记你
when与while档案馆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
中国档案学研究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