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8-06 09:05陈宇芬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问题对策

陈宇芬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来华留学教育几经波折,取得一定成果。目前,我国来华留学教育仍然存在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低,国际化程度不理想;生源地过于集中,缺乏对发达国家留学生的吸引力;留学目的地分布不均,留学教育发展严重失衡;学历来华留学生占比不高,高层次留学生规模偏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加快高校国际化进程;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注重留学生差异化需求;实施中西部高校帮扶政策,发挥高校招生主动性;打造国际品牌学科,完善来华就业相关政策。

关键词:来华留学教育;发展历程;问题;对策

一、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来华留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朝时期,我国经济文化繁荣发达,作为东亚地区最强大的帝国,模仿、学习者比比皆是。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多次派出遣唐使团。清朝时期,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国家派遣使团来华接受留学教育。但清朝来华留学教育的文化交流范围、使团规模较小,影响有限。真正意义上的来华留学教育是指“我国专门针对外国来华留学生开展招收、培养等活动的高等教育”[1]。这一概念范围内的来华留学教育,开始于新中国成立。

(一)1950-1965年:来华留学教育初创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形成对立,新中国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包围。且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高等教育水平与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在留学教育领域竞争力不足,来华留学生多数来自社会主义国家。1950年底,我国接受来自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的第一批留学生,共计33名。自此,来华留学教育拉开序幕。截至1965年,我国共接受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7259名来华留学生。其中,社会主义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有6591名,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90.8%。

(二)1966-1977年:来华留学教育混乱整顿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我国高等院校陷入“停课闹革命”的漩涡,来华留学教育因此中断。1966年9月,教育部在给外国驻华大使馆的备忘录中正式通知有关国家使馆,“从现在起,在华外国留学生(包括大学生、研究生、进修生)回国休学一年,这些留学生返华继续学习的时间,将另行通知”[2]。1973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1973年接受来华留学生计划和留学生工作若干问题的请示报告》,自1966年中断的来华留学教育开始恢复,来华留学生的各项管理规范逐渐受到重视,来华留学教育进入整顿时期。1973-1977年,共有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2066名留学生在我国接受留学教育,其中来自日本、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数量明显增加。日本、英国、美国等19个发达国家共向我国派遣留学生623名,占留学生总数的30.2%。

(三)1978-1998年:来华留学教育快速增长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开放的对外环境对来华留学教育助益良多。1983年,教育部颁布《为外国人举办短期学习班费用的试行规定》,短期留学生开始纳入留学生范畴。1989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招收自费外国来华留学生的有关规定》。自此,自费留学生规模从无到有,迅速扩大。截至1998年,来华留学生总数达43084人次,其中,自费来华留学生数达37996人次,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88.19%。为保证来华留学生的质量,国家教委于1989年頒布《汉语水平考试(HSK)大纲》,开始对来华留学生实施汉语水平考试。由此可见,1978-1998年间,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取得了快速且稳定的增长。

(四)1999年至今:来华留学教育蓬勃发展期

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庞大的在校生规模为容纳来华留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2007年,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为应对这一状况,教育部于2010年出台《留学中国计划》,计划“到2020年,全国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3]。截至2016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已达44万余人次,其中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数达20万余人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留学生管理规范等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地国家有望实现。

二、来华留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几经波折,但我国的来华留学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要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甚至世界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家,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低,国际化程度不理想

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数量以及外国留学生占在校大学生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一所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4]。近年来,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之间的差距,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扩大留学生规模的政策,但其成效不甚理想。尽管近10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攀升,但来华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一直维持在1%左右(见表1),与发达国家的(10%~20%)存在巨大差距。

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留学生招生规模相对较小。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高等教育留学生总数是452.80万人次,其中来华留学生数为32.83万人次,约占全球留学生总数的7.25%,远远落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国际化程度不足。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包括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学生来源的国际化[7]。以2010年为例,在我国高校任职的外籍教师为11287人,不到高校教师总数的1%,而且国内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较少。国际化师资缺乏,导致国内多数高校留学生教育仍使用中文授课,而且部分国际化课程也无法开设。

(二)生源地过于集中,缺乏对发达国家留学生吸引力

来华留学生生源地过于集中一直以来都是来华留学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以2016年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地排序为例(见表2),在来华留学生数位列前10名的生源地国家中,有9个是与我国相邻或交好的周边国家。仅这9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总数就已达到201842人次,占2016年留学生总数的45.59%。这说明,地缘因素是影响来华留学生数量和结构的主要因素。

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对美、英等高等教育质量较高的国家的学生吸引力较弱。QS2018年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我国仅有12所高校进入百强。而上海交通大学于2017年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ARWU)中,我国仅有2所高校进入百强。且这些大学的排名相对靠后。另一方面,留学政策和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我国大多数高校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来华留学生基本采取同样的来华留学政策和培养模式,“并没有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来调整留学生的政策与培养模式,忽视了教学和交流的质量管理,这直接导致了我国高校人员对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来华留学生的需求不匹配”。[9]

(三)留学目的地分布不均,留学教育发展失衡

来华留学生在留学目的地的选择上存在明显的地域倾向性,我国各地区来华留学教育存在显著差距。以2016年为例,留学生人数位列前10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辽宁、广东、山东、湖北、云南。上述10个地区的留学生人数达329916人,约占2016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74.51%(见表3)。这些地区大多数是一线城市或教育大省,相较于其他地区拥有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留学生留学目的地分布不均,导致留学教育发展失衡,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我国各地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更加严峻。

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湖北等地是我国的教育重镇,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拥有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可以给留学生提供更好的留学环境,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另一方面,地缘优势。上海、浙江、天津、辽宁、云南等地均是我国边境重地,占据重要的地理位置,与邻国在文化方面有更多相似性,对留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四)学历来华留学生占比不高,高层次留学生规模偏小

来华留学生分为学历来华留学生和非学历来华留学生。近几年来,我国学历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学历来华留学生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比例却一直没有重大突破,始终低于50%。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这类高层次留学生的规模偏小,而且增长缓慢(见表4)。大学培养高层次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其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11],我国现有留学生的结构比例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还不足以吸引更多高层次留学生。

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我国优势、特色学科不足,知名度不高。来华留学生中,汉语言来华留学生占比一直是“一家独大”,如2011-2013年其所占比例分别为55.35%、53.51%、49.49%[13]。之后依次是西医、工科、经济和管理。而中医、农科、冶金、航天等我国传统优势学科并未得到良好的开发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层次留学生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我国对高层次留学生的引入政策不够完善。近年来,美国、英国、欧盟各国政府都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高层次留学生的吸引力度。以美国为例,美国国会每年会分配给外国留学生一定比例的工作签证,且在美国取得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外国毕业生在获取永久居住權时可以获取更多便利。反观国内,来华留学生如果想留在中国,那么完成学业后必须先返回本国,然后再以就业者的身份来华。中间繁琐的过程并不利于吸引、留住高层次的来华留学生。

三、促进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存在的问题,需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对策,进一步发展来华留学教育。

(一)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加快高校国际化进程

第一,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扩大留学生规模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国家应该在保证留学生质量的同时制定更加宽松的留学政策,不断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例如,制定覆盖面更广的奖学金制度;充分利用官方网站、驻外大使馆、孔子学院等渠道积极宣传我国的留学政策;鼓励民间友好团体、跨国公司加强联系,不断提高我国留学教育知名度;督促高校加强与国外大学的交流合作,加深其他国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了解。政府、社会、高校三位一体,多管齐下,不断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扩大留学生规模。

第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足及留学生课程设置不能与国际接轨问题已严重阻碍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因此,我国高校应将“引进”和“培养”双管齐下,加快我国高校国际化进程。一方面,各高校应加大力度引进国外知名专家学者、知名大学博士毕业生加入我国教师队伍,逐步提高外籍教师比例。另一方面,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力度派遣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进修,提升教师的语言水平和专业素养,加深与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

(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注重留学生差异化需求

第一,着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不仅对解决来华留学生生源过于集中问题具有显著意义,而且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国正处于“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各高校应该以此为契机,聚焦“一流”学术研究,以学术研究带动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革新、人才培养创新、科学技术转化,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式发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持续性提升。

第二,注重留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不同的文化背景意味着不同的来华留学生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教育经历、学习需求。高校应该围绕留学生的差异化特征,深入了解留学生需求,以需求为导向,为留学生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例如,为汉语水平有限的留学生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帮助其尽快提高汉语水平,更好地融入留学生活;为有专业需求的留学生提供科学的课程安排,让其学有所得,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对有特殊生活需求的留学生,尽量安排符合其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的特色服务。此外,高校更应定期组织留学生参加当地文化生活,在培养留学生的同时,把中国文化带向全球。

(三)实施中西部高校帮扶政策,发挥高校招生主动性

第一,实施中西部高校帮扶政策。应尽快改善中西部高校教育教学环境,加快中西部地区留学教育发展步伐。具体如:一方面,国家可以适当提高中西部高校教育经费,改善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和教学设施配备。另一方面,加快名校延伸工程建设,鼓励重点大学到落后地区设立分校,并加强不同水平学校之间的交流,促进地区、学校之间的对口支持,帮助中西部地区弱势高校提升办学水平。[14]

第二,积极发挥高校招生主动性。目前,高校不重视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普遍问题。在留学生招生问题上主动性不强是主要表现之一。留学生教育是衡量一所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高校应该认识到其重要性,立足自身特色,采用各种途径宣传和推广自己。同时,加强与国外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展现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吸引外国学生。

(四)打造国际品牌学科,完善来华就业相关政策

第一,打造一批国际品牌学科。学科建设是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应该立足于自身的传统优势学科,结合来华留学生培养新需求,打造一批品牌学科,吸引来华学历留学生和高层次来华留学生。拥有传统优势学科的高校应“充分利用优势学科,开设留学生教育专业,确立品牌效应,增设国际性课程或在现有课程中增加国际性知识内容”[15],逐步提升学科在来华留学教育领域的知名度。

第二,完善来华就业相关政策。高层次的留学生资源一直是各国政府争抢的对象。高层次留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多元的文化背景无疑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学习美、英等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尽快完善来华留学生在华就业、定居的相关政策,针对我国亟需的高端专业人才,适当给予便利,帮助他们尽快地融入到我国的工作、生活中。

参考文献:

[1][2]董泽宇.来华留学教育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13,4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留学中国计划》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moe_850/201009/t20100921_108815.html,2017-10-15.

[4]王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4(8):88-92.

[5][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我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EB/OL]. http://www.moe.gov.cn/,2017-11-2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普通高校在校生数[EB/OL].http://www.stats.gov.cn/,2017-12-05.

[7]张芹,朱莉英.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标准与实施对策[J].科教文汇,2007(2):1-5.

[8][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 170301/170301_sjtj/201703/t20170301_297677.html,2018-01-12.

[9]陆应飞.来华留学教育研究(2016)[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6:18.

[11]郑兰哲.面向国际一流大学目标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J].中国高教研究,2004(3):37-40.

[13]方宝,武毅英.高等教育来华留学生的变化趋势研究——基于近十五年统计数据的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6,39(2):19-30.

[14]傅剑.教育公平视野下我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43-147.

[15]郝翔,蒋洪池.行业特色型高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Z3):24-25.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