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素养

2018-08-06 09:05大卫·W·奥尔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态素养

作者简介:大卫·W·奥尔(David W. Orr),著名生态教育家、生态设计专家、美国欧柏林学院(Oberlin College)环境研究和政治学保罗·西尔斯(Paul Sears)杰出教授、欧柏林学院校长特别顾问,曾任佛蒙特大学(Vermont University)特聘教授、落基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理事等职。他的一系列著作在全美高校被广泛阅读和认可。1996年,奥尔在欧柏林学院组织了美国高校首例可持续绿色建筑设计项目,这座路易斯环境中心(Adam Joseph Lewis Center)后来被美国联邦能源部命名为“二十世纪30座里程碑建筑”之一。2000年,奥尔在《高等教育纪事报》(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发表了一篇极有影响力的文章,提出了高等院校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目标,并随后组织了他所在的欧柏林学院校园零碳计划的制定和资助项目。短短数年后,包括欧柏林学院在内的美国数百所高等院校做出了零碳承诺。2009年,欧柏林学院联合欧柏林镇,在整合一系列可持续目标的基础上,形成了名为“欧柏林计划”(The Oberlin Project)的共同行动项目。这一项目正是源自奥尔提出的全方位可持续(full-spectrum sustainability)愿景,全校师生与社区成员通力合作,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可持续、环境友好型的社区。

识字(literacy)是读写的能力。识数(numeracy)是计算的能力。生态素养(ecological literacy)就是追问“接下来怎么办?”(What then?)的能力(加勒特·哈丁(Garrett Hardin)语)。我们十分关心年轻人的阅读、数学和计算机教育存在的不足,但是对生态素养的重视却远远不够。阅读毕竟是一项古老的技能。在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人类最忙碌的工作,莫过于各种各样的加减乘除,还有如今的电脑运算。尽管人类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生畏的进步,但不易提出“接下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当拿破仑直抵莫斯科之后,才想起来问这个问题;但除了“让我们撤退”,没有人能给出好的回答。联军将领卡斯特(Custer)是否考虑过“接下来怎么办?”,我们无从得知。在小巨角(Little Bighorn)战役中,他为人所知的最后一句话是:“好哇,小子们,让我们发动进攻!”经济学领域自然有很多能写会算的专家,但是他们很少考虑“接下来怎么办?”这个问题。如果拿破仑的军队还在涅曼河(Niemen River)西岸时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美国白人在拉勒米堡(Fort Laramie)与印第安人签订协议时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也许可以免去很多后患。同样,在最后的雨林消失之前,在增长驱动的经济模式(growth economy)成为强弩之末之前,在全球变暖完全失控之前,我们也应该问,“接下来怎么办?”

我们在培养生态素养上的失败是不作为和不负责造成的。我们的失败在于,不仅没有传授有关地球及其规律的基本知识,事实上,还教了一大堆完全錯误的东西。学校的各种科目中缺少生态视角,这就会让学生误以为生态学对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都是不重要的。他们从电视上学到的是,人可以占有地球并任意向它索取。结果产生了“一代生态糊涂虫”——为什么他们身边的河水的颜色与日用的饮食有关?为什么当气候失衡时暴风雨会变得更加剧烈?很多青少年对此一无所知。然而,他们终归要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参加选举,最重要的是,他们还要消费。在气候变暖加剧、污染更加严重、暴力愈演愈烈的未来世界中,他们还希望过上美妙的私人生活;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反差,生态文盲是无法理解的,就像不会算术的人无法算清自己的收支一样。

想要掌握生态素养,人们当然必须学会阅读,甚至要喜欢阅读。生态素养也需要运用数字的能力,需要知道什么是可数的,什么又是无法计算的(即懂得数字的局限性)。但这些是教室内习得的技能。生态素养还需要一种更加高超的、洞察大自然的能力,即自然景观与心灵景观的合一(the merger of landscape and mindscape)。用自然作家巴里·洛佩兹(Barry Lopez)的话说,“人的内在景观对外在景观的特质和微妙发出回应;心智的图景,不仅受到基因的影响,也受到大地的影响”(Lopez 1989,65)。“一个人去过地球何处,接触过什么,在大自然中观察到什么形态——在错综复杂的人生经历中,在田野,甚至在城市,风呼鸟鸣,树叶飘零——人都会心有所感”(Lopez 1989,65)。这种感受力与人的思考力密切相关。这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知识正在迅速消失,这只能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贫瘠。如果一个人不了解自己脚下的土地,就不可能理解周围大自然的健康和疾病之间有何区别,也不会理解这与人们自身健康有何关系。

如果求知欲是识字教育的原动力,那么,神奇感(the sense of wonder)就是生态素养的原动力。置身于美丽神秘的大千世界,我们感到纯粹的喜悦。这个美好的世界被人为的黑暗和混乱所困扰,生态素养教育也因此比一个世纪以前更加紧迫。如今,我们纵观历史的深渊,已经到了必须悬崖勒马的时候。生态素养始于童年。“保持他们与生俱来的神奇感”,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说,儿童“至少需要一个成人能陪伴他,与他分享这份好奇,与他一起重新发现世界的喜悦、激动和神秘”(Carson 1984,45)。神奇感源自于人类情感的深处,或者爱德华·威尔逊(E. O. Wilson)称为“亲生命”(biophilia)的本性,即人与生命世界亲和(affinity)的关系。滋养这种亲和力是民胞物与之爱的起点,缺少了它,任何素养都无济于事。也就是说,如果缺少这种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连结生命的亲情(the sense of kinship),即便完全掌握有关生命以及保护生命的知识,也不能拯救我们。

在西方文化中培养生态素养为什么如此艰难,我想有几个原因。首先,生态素养意味着开阔的思维,洞悉事物之间的联系。但是,在一个专业化的时代,这个能力正在丧失。像雷切尔·卡森或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这样高素质的科学家是罕见的,他们必须抵抗狭隘化的压力,也必须承受很多专业化的排斥和敌视。在探究有机氯杀虫剂与鸟群之间的关系时,雷切尔·卡森提出了一个生态常识问题(an ecolate question)。其他很多人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鸟,而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的思维没有超越常规范畴。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他们把自己的食物系统与附近鸟类数量的下降联系起来,也意味着他们需要对农场和农作有一些直接的知识,并且一直关注小区周围的鸟类。要掌握生态的思维方式,前提之一是对健康的自然系统有丰富的经验;但是,无论是健康的自然系统还是自然体验,都日渐稀缺。另一个前提是,人们愿意而且能够“从正确的角度思考”(think at right angles)他们特定的专业领域,正如利奥波德指出的那样。

难以培养生态素养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相信教育仅仅是一项室内活动。至少大量的教学活动都不得不在室内进行,但这也需要付出代价。昆虫学家威廉·莫顿·惠勒(William Morton Wheeler)曾经这样比较自然学家(naturalist)和专业的生物学家:“(自然学家)主要是一个观察者,喜欢户外生活,喜欢搜集、分类和描述,被大自然难以抗拒的复杂深深地打动,陶醉其中”。而生物学家则“倾向于概念化的思维,被观念支配,面对大自然错综复杂的具体现象和鲜活的细节感到恐惧和压抑……他是实验室的居民。他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度简化,往往将所研究的生命体与自然环境隔绝”(Wheeler 1962)。自惠勒指出这点以来,生态学已愈趋专业化,恐怕也与其学科主旨渐行渐远。像大多数值得探究的学问一样,生态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的目标不仅仅是理解世界如何运转,而是让人们在这种知识的指引下生活。神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其他荣登传统课程之堂的学科亦然。

审美能力(esthetic appreciation)的下降是不利于生态素养的第三个因素。我们对各种各样的丑陋处之泰然,也不能有效抵抗丑陋的提供者:城市开发商、企业家、政府官员、电视制片人、木材和矿产公司、水电公司和广告商等。但是,丑陋并不只是审美问题,更是人与人、人与土地的关系失调的信号。我认为,丑陋是疾病的最确凿无疑的信号,或者时下称之为“不可持续”(unsustainability)的征兆。只要看看那些汉堡货架、通往每个美国城市的简易机场、琳琅满目的购物中心,我可以告诉你,背后就是满目疮痍的雨林、衰落萧条的乡村、政治依附的人群和有毒的垃圾场。这是一个整体结构性的问题,这就是事情的本质。完整地看清事物的真相,这具有颠覆性。如果能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方式(对少数人来说是极其舒适的方式)与加利福尼亚的流动劳工的癌症率、消失的热带雨林、遍布美国的5万个有毒垃圾场、臭氧层的损耗等等有关联,就会看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完整地看清事物的真相,不仅要看到人类以主宰自居给大自然造成的创伤,还要看到我们无缘无故强加给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创伤(不论我们的初衷是什么)。真正的生态素养是革命性的,因为它促使我们正视病根,而不只是见到症状。正因如此,它能够重新激活和扩大公民身份(citizenship)的概念:人也是一个更大的生命共同体的公民,人与生灵万物一样是地球家园的成员。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孩子为共同体努力的精神呢?没有一个统一答案,但有某些共同的要素。第一,在大多数(即便不是全部)自认为是环保人的生命历程中,他们早年都有与大自然接触的经历。利奥波德在不到10岁的时候,在艾奥瓦州伯灵顿地区他家附近的沼泽和田地中,了解了鸟类和野生动物。大卫·布罗尔(David Brower)还是一个小男孩时,就在加州伯克利山岗上的长途步行中,学着给他几乎失明的妈妈描述各种植物。第二,也不足为奇,通常会有一位年长的教师或者导师作榜样:祖父、邻居、哥哥、父母或者老师。第三,有一些具有开创性的书,能够解释、升华和说出那些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但又说不好的东西。在我自己的人生中,勒内·杜博斯(Rene Dubos)和洛伦·艾斯利(Loren Eiseley)就充当了这样的角色,帮助我将情感注入有意识的表达之中。我相信,培养生态素养现在之所以变得更加困难,不是因为有关自然的书籍在变少,而是直接体验大自然的机会在减少。在农场或者乡村长大的人数在减少;而在那些地方,人们容易接近自然,容易习得与大自然相关的能力,从而树立自信。当一地的人造环境与纯粹自然世界的比例超过某个临界点时,人们对此地就只有住处(habitat)的感觉。人们会觉得这个住处熟悉或者可爱,却并没有感到与大自然连结的归属感。对“一方水土”(place)的感觉,需要更直接地接触当地的自然元素,如泥土、风景和野生动物。随着我们走向城市化的极端,自然只能以微小的、孤立的碎片形式被允许存在,这种“一方水土”的感觉就丧失殆尽。换言之,我们需要更多的城市公园、夏令营、绿化带、荒野、公共沙滩等,原因即在于此。如果我们必须居住在日益城市化的世界,让我们将它们变成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简洁的城市,有树木、河流公园、蜿蜒的绿化带,以及市民农园;在这些地方,人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欣赏、接触、感受大自然。事实上,在温室效应的威胁下,不按照生态法则设计的城市都是不可持续的。

如上所述,生态素养的目标对于必须在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开展的教育有着强烈的启示。在某种程度上,大部分教育者都注意到了环境问题,并且认为:第一,这些问题是可以解決的(不像解决不了的两难困境(dilemmas));第二,解决的途径是还原主义科学(reductionist science)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第三,以此创造出价值中立的技术补救措施——但往往制造了更加糟糕的其他问题。在这种模式下,解决方案来自于社会的顶层,政府和企业通过法律、政策、技术等形式,把方案下达给被动的市民。预设是,这样的措施能取得社会、种族、政治和人道意义上都令人满意的结果,在一个技术官僚统治的社会,人们还指望保全生存的希望和人文的绵延。也就是说,一切可以照旧。预设是,这个社会不需具备生态素养和能力的合格公民,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只是课程中的点缀,而不是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核心要求。

很显然,当今世界的危机确实包含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尤其是那些需要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问题。然而,如果认为仅仅需要更好的技术,而不是具备生态素养和能力的更好的民众,那就错了;只有通过生态素养教育,民众才能理解自己的安康与自然系统的健康息息相关。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各级教育的实质和过程。教育人们过一种可持续的生活(live sustainably),从“土地的征服者变成其中的普通成员和公民”(奥尔多·利奥波德语),这意味着什么?无论在实践中如何运用,答案将建立在以下六个基础之上。

第一,认识到所有的教育都是环境教育(all education i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教学中包含什么,排除什么,重视什么,忽视什么——通过这样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认识到他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抑或认为自己是与大自然分离的。在任何教育中,我们不是在教导“好管家”(careful stewardship)的理念,就是在教唆粗心大意的观念。总体而言,传统的教育弘扬的是关于人的一切,但恰恰遗漏了人类依赖大自然这一点。如此教育出来的学生,很像温德尔·贝瑞(Wendell Berry)笔下的“流动的专业破坏分子”(itinerant professional vandals),他们缺乏对一方水土的归属感,缺乏管家精神,甚至不清楚两者为何如此重要。

第二,环境问题错综复杂,不能通过单一学科或者部门被认识。尽管已有十多年的讨论和尝试,但是跨学科教育的承诺至今尚未兑现。我认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只是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机构内部进行尝试。一个更加有希望的做法是,建立包括农业、太阳能技术、林学、土地管理、野生动物、水循环、建筑设计、经济学等的跨学科实验室。然后,以地球为中心的教育(Earth-centered education)的任务之一,是跨越传统知识和经验的边界,研究人与生态的各种互动关系。

第三,对于地球的居民来说,我们需要与一方水土进行对话,这种良好的沟通与对话也是生态素养教育的一部分。正规教育通常是人类声音的独角戏,人类的利益、欲望和成就淹没了地球上的其他声音。这是以下观念的逻辑结果:除了人,这是一个由非生命物质、能量流动和生物化学循环组成的死寂的世界。但是,如果想要真正的对话,我们首先需要承认其他事物的存在和它们应有的权益。在对话中,在相互关系中,我们定义自己的身份。对话的质量不取决于单独一方的才华,而更像是彼此共舞的艺术。

在良好的沟通中,语言忠实地代表事实,也具有力量。它们能够焕发或泯灭生机,能够激励或贬抑,但从来不会是中性的,因为它们影响我们的认知,最终影响我们的行动。使用“资源”(resources)、“管理”(manage)、“疏导”(channelize)、“改造工程”(engineer)、“生产”(produce)和“地球工程”(geoengineer)这样的词汇,把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了人类垄断的独白(monologue),而不是对话。自然的语言包括动物、鲸鱼、鸟、昆虫、风和水的声音——这些是比人语更古老和原初的语言;用这些语言写成的书,就是生命在地球上留下的印记。为了听懂这些语言,我们需要对自然世界进行耐心、严谨的研究。不过,这种生命的语言,与人类有相通之处。

良好的沟通是从容的,有自己的节奏和步伐。与自然的对话也不能匆匆忙忙,它应该遵循多重的节奏:昼夜的循环、季节的更迭、繁殖的规律,以及更宏大的进化周期和地质年代的节奏。由于被时钟、电脑以及日新月异的交通与通信技术所驱使,人们对于时间的感知日趋狂乱。好的对话有它的形式、结构和主旨。与自然的对话的目标,是要回答温德尔·贝瑞所概括的问题:“这里有什么?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Berry 1987, 146)与自然的对话的形式和结构,都应符合生态学的原理,应该是一个修复的过程和疗愈的艺术。

第四,由此可见,教育的呈现方式与教育的内容同样重要。如果只是向学生灌输环境意识,没有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与自然生命系统的关系,学生就会认为,只要消化一下概念、发表一下感慨、摆出一种姿态就足够了,而无需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教育必须改变人们生活的方式,而不只是改变话语的方式。只有回应学习者真正的需求和生活状况时,学习效果才是最好的。需要消除教师与学生、学习与社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屏障。真正的学习是参与式和体验式的,而不只是说课。教学相长——教师应该发挥协作者的作用,学生应该作为积极的主体决定学什么、怎么学。

第五,在自然界的经验是理解环境所必需的,也是清晰思考的重要源泉。被正确感知的经验能够训练人们去仔细地观察大地,分辨它的健康与疾病。直接的经验是抽象的室内学习的解药,它需要训练有素、敏锐的心智。但是,作为语言、隐喻和象征的源泉,自然也是“思想的载体”(爱默生(Emerson)语)。大自然中的多样性也可以成为人类很多创新和智慧的源泉。既然如此,生态系统的简单化和同质化只会降低人类的智慧。

第六,围绕社会可持续转型的挑战,教育将会强化学习者顺应自然系统的能力。正如怀特海(Whitehead)和杜威(Dewey)曾经解释的那样,实践能力是“好的思考”(good thinking)不可或缺的源泉。好的思考来自于有思想、有准备的心灵与真实问题之间的碰撞。实践能力不仅启迪思考,而且是真正推动可持续所必需的——因为那意味着人们必须积极参与家园、商业、邻里、社区和城镇的重建工作。缩短食物、能源、水和材料的供应链——同时在当地实现垃圾循环——意味着需要更高级的能力,而一个依赖集中供应商(central vendors)和專家的社会却不需要这样的能力。

如果说以上是地球为中心的教育的基础,那么这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培养心灵发现普遍联系(to seek out connections)的素质。这一点与大部分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和狭隘性相反。具备生态素养的人具有理解关联性(interconnectedness)所必需的知识,具备关爱之心或者“好管家”的态度(an attitude of care or stewardship)。这样的人也具有在知识和情感的基础上去行动的实践能力。而能力只能来自于“做”(doing)中的经验,来自于掌握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Alasdair MacIntyre)描述的“行”(practice)。

再者,生态素养意味着对人、社会、自然这三者如何互动以及如何维持可持续互动具有全面的理解。它意味着,既需要意识到生命的相互关联性,又需要理解物质世界的规律性。光是提出“接下来怎么办”这个问题——更不用说回答它——就需要理解环境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生态超载(overshoot)、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热力学(thermodynamics)、营养级(trophic level)、能量学(energetics)、生态演替(succession)等概念。生态素养意味着,我们需要知道人类在进化史中的位置,知道我们的幸福安康和最终的生存都依靠与自然力量的合作,而不是对抗。也就是说,生态素养的基石,是在自然历史、生态学和热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生命的相互关联性的全面把握。它需要理解这些朴素的话语蕴含的生态智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永远无法丢弃任何东西”,“聪明的修理工的第一法则,就是保管好所有零部件。”它也需要我们认识到,用利奥波德的话说,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麻木不仁地对人与大自然造成的伤害。

在培养生态素养的第二个阶段,我们需要知道危机已经临近。我们需要了解人口增长、物种灭绝、土壤流失、森林砍伐、沙漠化、气候变化、臭氧消耗、资源枯竭、空气和水污染、有毒物质和辐射污染、资源和能源利用等的量级、速度和趋势——简单而言,就是地球及其生态系统的生命体征。成为具有生态素养的人,就要恰如其分地理解人类事业(the human enterprise)仅是一个单一物种在浩瀚的进化历程中的突然而短暂的爆发。

生态素养需要理解现代世界的动力学。最好的起点是阅读培根、笛卡尔和伽利略的著作,以了解控制自然的思想起源。他们为科学与权力结盟(the union of science with power)提供了正当性,也为人类更加完全地控制大自然提出了人与自然分离的主张。为了理解控制自然的思想,我们必须揭示权力欲望的来源,揭示理性手段如何被用于疯狂的目的,正如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梅尔维尔的《白鲸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大法官》中所描绘的悖论。

生态素养还需要让人们充分理解人和整个社会如何变得具有破坏性。具备生态素养的人懂得怎样到经济和社会结构、宗教、科学、政治、技术、父权制、文化、农业和司空见惯的丑陋中追溯造成当今困境的根源。

而仅仅诊断今日困境的病根是不够的。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前,有几个问题还需要澄清。比如,“自然”(nature)经常被描绘成“血淋淋的野蛮”,或者像迪士尼电影《小鹿斑比》那样的画面,到处是温情脉脉的小动物。经济学家将自然视为可利用的资源;在背包客的眼中,自然则是精神升华的圣地。我们对自己的人类本性(nature)也是模糊的,不知道我们是不是照着上帝自己的形象而造,或者只不过是一个机器、电脑或者动物。这些不是琐碎的学术问题。除非我们在自然和非自然之间能够做出合理的区分,理解这些区分产生哪些差异性的后果,否则,我们很容易受到工程师的任意摆布,他们想重造整个自然,包括人类自己。

生态素养也需要广泛了解生态意识的发展过程。人们尚不清楚,生态科学将成为“最后一门旧科学”,还是“第一门新科学”。作为前者,生态学是有效的资源管理的科学;作为后者,生态学为探索万事万物的模式和意义(pattern and meaning)奠定了新的科学基础。鉴于此,生态素养不能回避价值和伦理问题,利奥波德在《土地伦理》(Land Ethics)一文中简洁明了地阐述过这些议题。

除非将环境问题的研究视为研究、设计和实施解决方案的起点,否则,环境研究将毫无意义。可持续的概念意味着我们习以为常的组织和模式需要发生变革。这场变革的起点,就是以生态学为基础对技术、城镇、农场和教育机构进行重新设计,与此同时,把机械化的、工业化的话语体系转变成有机的、生物学的方式。作为这场变革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衡量人类福祉。例如,埃默里·洛文斯(Amory Lovins)提出的最低成本-最终用途分析(least-cost end-use analysis),奥德姆(H. T. Odum)的能源会计学(energy accounting)和约翰·科布(John Cobb)的可持续安康指数(index of sustainable welfare)。可持续也意味着对技术采取新的态度,更优先考虑那些规模较小、对环境破坏更少、依靠免费的生态服务的技术。具备这些特征的技术往往能实现更高的成本效益,在完全公平的经济舞台上尤其能体现它们的优越性。

如果说可持续属于一个少数派的传统,它至少可以追溯到杰佛逊时期。如果没有读过梭罗(Thoreau)、克鲁泡特金(Kropotkin)、缪尔(Muir)、阿尔伯特·霍华德(Albert Howard)、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甘地(Gandhi)、史怀哲(Schweitzer)、奥尔多·利奥波德、路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雷切尔·卡森、舒马赫(E. F. Schumacher)和温德尔·贝瑞(Wendell Berry)的书,这样的学生就不具备生态素养。相对于现今的各种主流模式,其实有很多潜在的或者被忽视的替代模式;后者没有大行其道,不是因为它们不够缜密或者不切实际,而是因为没有被尝试。与现代社会的导向相反,这个传统强调民主参与,将伦理责任扩展到土地共同体(land community),精心的生态设计,简朴,顺应自然系统的能力,地方归属感,整体主义,一切最好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都应该去中心化,以人本为尺度的技术和社群。它致力于探寻以什么样的模式、联合方式和纽带让不同年龄、种族、国籍和年代的人们可以和谐共处、人与自然之间可以和谐共处。这个传统笃信生命是神圣的,不能被随意践踏。这个传统反对军事主义、社会不公、生态破坏和威权主义,支持所有意在真正的和平、公正、可持续的行动,支持人们参与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决策过程的权利。归根到底,这个传统建立在这样的自我认知上——我們生活的世界受到自然法则的主宰,我们是有限的、易犯错的(finite and fallible)的生物。与此相反,技术的成功强化了普罗米修斯式的观点(Promethean view),认为我们应该铲除无论是来自大自然、人性还是道德的所有限制。这个时代的广告语经常渲染这样的论调:“你可以拥有一切”(米狮龙啤酒(Michelob beer)),或者“你的世界无界限”(美林证券(Merrill Lynch))。但具备生态素养的公民能够立刻认清它们的真相:那是通往坟墓的诱惑。生态素养通往另一个更加恒久的道路:审慎的智慧、“好管家”(stewardship)的精神,以及对造物的颂赞。

参考文献:

[1]Carson, Rachel. The Sense of Wonder[M]. New York: Harper,1984.

[2]Lopez, Barry. Crossing Open Ground[M]. New York: Vintage,1989.

[3]Wheeler, William Morton. In The Practical Cogitator, 3rd ed. Ed. C. Curtis and F. Greenslet, 226-29[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1962.

[4]Berry, Wendell. Home Economics[M]. San Francisco: North Point Press,1987.

版权信息:原文出自大卫·W·奥尔的著作《迫切的盼望:大卫·奥尔生态文萃》,原题为“Ecological Literacy”,写作时间是1992年。中译版已获得岛屿出版社(Island Press)授权,并经作者同意。原著的链接是:https://islandpress.org/book/hope-is-an-imperative。(From Hope is an Imperative: The Essential David Orr Reader by David W. Orr. Copyright 2011 David W. Orr. Reproduced by permission of Island Press, Washington, D. C.)

猜你喜欢
生态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兴趣与爱好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良好的数学素养依赖于学生学习的再创造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