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疗效分析

2018-08-07 08:51雷宇锋刘变英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7期
关键词:出血量内镜黏膜

南 荣,雷宇锋,刘变英

(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及生活环境的变化,上消化道早期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上消化道早期癌属于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癌症,癌变组织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而不论是否有周围淋巴结转移。上消化道早期癌极易出现癌前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1]。因此,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尤为重要。笔者分析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53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发生位置主要分布于胃体、食管、胃底、胃窦及贲门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27例。对照组男12例,女14例;年龄35~82岁,平均(56.23±8.59)岁。观察组男13例,女14例;年龄35~83岁,平均(56.20±8.9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经过病理学检查及内镜检查、B超内镜及CT诊断等确诊为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且患者不存在严重认知障碍及沟通障碍。

1.3 排除标准 存在严重手术禁忌证及凝血障碍者;严重精神障碍者;不同意本次观察者;妊娠或哺乳期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实施内镜黏膜切除手术治疗。采用套帽辅助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手术,首先在内镜前安置一个透明套帽,将圈套器放置好后,将透明套帽放置在患者病变一侧进行持续吸引操作。当套帽中吸入标记点组织后,将圈套器收紧,推离组织,然后通电切除。

2.2 观察组 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首先对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染色,病变位置位于食管处的患者实施碘染色,病变位置位于胃部的患者实施美兰染色,病变位置位于贲门的患者实施美兰加碘的双重染色,隆起病灶的边缘采用氩离子凝固术进行标记。然后采用HOOK刀沿标记部位切开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使病灶完全显露后,沿着病灶的边缘实施剥离操作。待剥离快完成时,采用圈套器将病灶根部完全切割,对手术创面上的小血管采用热活检钳电凝预防术后出血。手术过程中若出现严重的术中穿孔及严重创面时,应用金属钛夹进行关闭处理。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内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完整切除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生活质量评分选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3.3 结果

(1)术后半年内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完整切除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半年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术后半年内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完整切除情况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生活质量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中医认为,上消化道疾病与脾胃相关。消化系统疾病会通过经络在颊部黏膜中出现各种特异指征,上消化道疾病可见非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及固有层轻度水肿,细胞间隙明显增大,血管淋巴回流障碍,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脾胃气阳不足导致的[2]。

内镜黏膜切除手术是临床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之一,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康复,而且切除病变后,极易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损伤。临床数据显示,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对于肿瘤的抑制效果更好,该方法能有效切除>2 cm的病灶,有效控制术后复发,因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位置能有效清除残留部分,可避免复发[3]。在治疗过程中结合色素放大镜及超声内镜能有效确认病变范围,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将黏膜下的脂肪瘤、间质瘤及平滑肌瘤等病灶完整剥离[4]。本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半年内复发率较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利于患者预后及康复,并且具有费用较低、术后恢复较快及损伤较小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出血量内镜黏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