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
——以公开课“稳态的重要性”为例

2018-08-08 03:12张新红
生物学教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稳态灵活性批判性

张新红

(广东省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 528200)

人类的思维能力依赖于个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其中思维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和判断等;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等。思维的材料分为两类,即感性和理性材料,理性材料主要就是概念,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的培养?以下将以苏科庚老师(以下简称“教师”)的一节公开课“稳态的重要性”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以问题为导向层层递进,运用抽象概括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智力活动中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概括归类,逻辑抽象性高,层层深入,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

在这节课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从内环境的定义到内环境稳态的定义,再到稳态的维持,最后到稳态维持的基础,不断地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层层深入,最后形成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核心问题如下: ①下列哪些液体属于内环境?血液、消化液、尿液、脑脊液;②请给内环境的稳态下一定义;③请尝试用数学方式表示内环境的稳态;④内环境稳态是如何实现的;⑤内环境保持稳态至少还需要哪些系统参与;⑥内环境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况?请列举一个病例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从问题①分析,在学生第一节已经学习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及内环境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要更深入地思考: 这些液体属于内环境吗?解答完成这个问题,很自然地过渡到问题②,教师呈现化验单,通过化验单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抽象概括出稳态的定义: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对”的含义,教师提出问题③。接下来过渡到问题④,以血糖调节为例引入,展开教学,从而归纳总结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再过渡到问题⑤,结合两张相关的图片,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发现至少需要四大系统的参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弄清楚了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最后过渡到问题⑥,再次激发起学生的深度思考,最后很自然地得出结论: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本节课中教师以这六个问题为核心,组成了本节课逻辑思维的主线,引发学生的深度思维,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 以模型建构为依据,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主要表现在多维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多维度思维是思维灵活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培养学生思维的多维性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重要方法。

在这节课中,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理解,设置问题: 请尝试用数学方式表示内环境的稳态,这一问题的设置在教材中是没有的,也体现了教师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利用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换角度思考,相对稳定的含义如何用数学的方式呈现,很快就有学生分析综合得到图1,教师再次提问: 还可以用曲线图怎么表示?学生再次思考,最后经过反复分析讨论,综合得出图2。

图1 用数学方式表示内环境稳态方法之一

图2 用数学方式表示内环境稳态方法之二

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生物时,思考的过程通常是单一方向的思维,这会限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像苏老师一样,多思考、多研究教材,利用数学模型、概念模型及物理模型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以生活实例展开探讨,运用比较分析推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指思维的广度,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避免出现对问题本质认识的片面性和狭隘性。

在本节课中,在给稳态下定义之前,教师给学生呈现了一张教材上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图略),提出问题: 此人的身体状况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测定值与参考范围的差距,从不同的角度推测出此人可能有肥胖、高血糖、肾炎等问题。在讲到内环境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况时,教师提出了组织水肿的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关系,从不同的方面思考和分析组织水肿的原因,最后经过师生共同的比较分析推理,归纳出组织水肿的五大原因包括: 过敏反应引起,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细胞代谢产物增加,营养不良以及肾炎等。

生物学中的很多问题和现象,会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如果多留意这些生活实例,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4 以具体事实为材料正误判断,运用解释评价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品质,来自于对思维活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调整、校正的自我意识。批判性思维出众的人,善于严格审查结论与证据材料的一致性,精细检查自己思维过程的严密性,从而对判断是否合理进行准确的解释和评价。

在本节课中,在对内环境的定义进行回顾后,教师呈现问题: 消化道中的消化液、心脏中的血液、膀胱中的尿液、颅腔与椎管中的脑脊液,哪些属于内环境?引导学生思考,血液是吗?如果不是,为什么呢?学生评价解释: 不是,血液中有血细胞,内环境是指细胞外的液体,应该说血浆是内环境。消化液、尿液呢?学生思考后评价解释: 也不是,消化道和尿道是和外界相通的管道,属于外界环境,脑脊液呢?由于这部分知识学生比较缺乏,教师呈现脑部结构图(图略),学生再次思考后进行评价和解释,得出结论: 脑脊液属于内环境。

通过这些具体事实的判断,引导学生不断地深入思考,不断地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解释论证,长期训练可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猜你喜欢
稳态灵活性批判性
直冷双馈风力发电机稳态温度场分析
隔舌安放角对旋流泵内非稳态流动特性的影响
钢包精炼炉(LF)作为可削减负荷的灵活性评估
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稳态运行特性研究
联于海岛弱交流系统的直流输电系统稳态优化控制策略
智商测试无法衡量,但“认知灵活性”是学习与创造力的关键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Is $2 million enough to feel wealthy 有多少钱才算富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