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高效运输组织

2018-08-09 08:58刘佳瑜刘杨阳覃健
科技资讯 2018年8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刘佳瑜 刘杨阳 覃健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运输组织向着高效化、科学化、绿色化发展。本文以知名物流企业UPS为例,总结分析了其采用信息战略占领市场,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在“互联网+”高效运输的模式中,着重介绍了车货匹配和甩挂运输。针对“互联网+运输”的技术支持,总结了当前应用较广的3方面,即货物自动识别、货物实时跟踪和调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运输组织 互联网 车货匹配 实时定位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b)-0009-02

2015年,随着“互联网+”计划的提出并广泛应用,学术界普遍认为运输3.0时代已经到来,即“互联网+运输+互联网”运输组织模式。2016年,第3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物流”的分论坛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做了关于中国“互联网+物流”的报告,他介绍了互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并提出运输组织需要开放共享的思维。

互联网思维摒弃竞争、追求效益最大化。互联网融入运输企业,目的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提高运输效率。分析国际知名物流企业UPS,比较传统与电子运输,了解“互联网+”高效运输的组织模式及相关技术研究。

1 UPS信息战略

UPS是专业运输物流、资本电商服务领导者,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递承运商与包裹递送公司。UPS不断开发供应链管理、物流和电子商务新领域,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300亿美元资产的大公司。

UPS提供快捷优质的运输、代理通关服务,及时追踪、无纸包裹服务以及包装检验与设计服务。这些高质量服务的提供与信息化战略密不可分。20世纪80年代,UPS采用货物信息收集器、条码系统、大规模数据中心等一系列领先技术,建立网站,实现了客户对货物运输进程的实时查询,开启独有的电商业务。

1.1 电子与传统供应链

首先要区别电子与传统供应链的不同。张建华提出传统供应链是推式经营,而电子商务供应链是拉式的[1]。为了克服商品时空转移上的障碍,传统供应链中利用物流将商品送达市场,商流与物流是推动式的;电子供应链中,商品生产、分销以及仓储、配送等活动都依据顾客的订单进行并围绕市场展开,物流为商流提供了有力保障。

UPS认为电子供应链改变了传统供应链的运行方向。推式的传统供应链需要在仓库里储存货物,这种做法在经济上不合算;电子供应链主张及时生产顾客所需的产品,不需在仓储上耗费巨资。UPS迎合电子供应时代,更好地将互联网与运输服务相结合,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获得最大的效益。

1.2 建设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系统

近10年UPS在信息技术系统上投入约110亿美元,用于配置主机、PC机、无线调制解调器等,并网罗了4000名技术人员,这种投入实现了公司对每件货物实施运输状况的掌握。通过网络提供产品及供求信息,实时追踪运输进程,为企业后勤提供咨询服务,降低运输成本。通过技术手段,建立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应用互联网确切掌握货物的实时运输状况,降低企业运输成本的同时提升了运输效率、客户满意度,实现了运输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2 “互联网+”高效运输

“互聯网+”时代背景下,信息不对称、不集中的货运市场最先迎来互联网,潜力巨大。“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货运经济”等“互联网+”创新模式兴起,涌现了一批像运满满、货车帮、卡行天下等“互联网+”代表企业。“互联网+高效运输”是指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实现货运供需信息的有效对接和实时共享,将分散的货运市场整合起来,改进运输组织方式,提升运作效率。近年来,单一的车货匹配模式正逐步向无车承运人模式转型,数据在线化、运力社会化、资源平台化等技术创新正在助推产业新变革。

2.1 互联网+车货匹配

我国90%的货量是由专线完成的,提高专线车货匹配能力,是解决我国公路货运问题的关键。纪红青指出要从加强集约化和“两端平衡”入手[2]。加强集约化,货量充足,专线才能提供更加合理的匹配装载方案;两地的货量平衡,专线才能减少等待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实现效益最大。

车货匹配平台连接供需双方,有效改善车货信息不对称的行业症结。但随着平台的不断兴起,竞争激烈,线上获客成本升高。虽然驾驶人出车的选择和效率提升了,但由于缺乏货车停车场,驾驶人难以保证应有的休息,增加了安全风险。车货匹配平台应联合政府相关机构线下着手布局货车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上下游拓展,围绕货车需求制定车前车后服务。

2.2 互联网+甩挂运输

甩挂运输是指一辆带有动力的主车连续拖带两个及以上承载装置的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可以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但传统模式下的甩挂运输匹配成功率低,货主、车主信任度低,发展受限。谢明提出,甩挂运输要充分发挥其优势,走集约化、规模化和网络化经营的道路,着眼于信息管理的加强[3]。物流运输企业需要综合利用GPS系统、GIS系统和RFID等现代化信息开放共享平台,及时掌握车辆地理位置信息,为甩挂运输的科学调度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 技术研究

“互联网+”计划的推行是大势所趋,通过互联网实现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现代化的技术支撑。孙宏岭、李金峰总结了具体技术应用的3个方面,即货物自动识别、货物实时跟踪和调度水平提升[4]。

依靠RFID技术实现货物自动识别。车辆安装的RFID标签与检查门上的阅读器相匹配,RFID自动感应后将相应数据返回阅读器,阅读器连接数据库。通过RFID标签实现货物车辆的自动识别和监管,加快车辆出入库速度,提升货物安全水平。

依靠GPS导航定位技术、传感技术等实现货物实时跟踪。直观反映运输过程中的车辆位置及运行状况,调度中心处理信息,针对突发状况制定合理对策,有效提高运输安全性和准确性。

利用RFID系统、信号控制装置等实现车辆调度的智能管理。实时监控车辆、货物和驾驶员的情况,降低人工成本及财务费用,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运输管理的有效性。

4 结语

本文阐述了大热的“互联网+运输”模式,分析知名物流企业UPS成功的原因。文章比较了传统的运输组织和“互联网+”下的运输组织,着重介绍了“互联网+”高效运输中的车货匹配和甩挂运输。最后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互联网应用于货物运输方面的技术研究成果。

互联网应用是大环境,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实时掌控运输进程,保障货物及车辆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高效运输,一是要开拓眼界,具备开放共享的心态;二是要掌握核心技术,为运输组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有关于“互联网+”高效运输的例子还有很多,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发展运营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比较[J].商场现代化,2006(4):148-149.

[2] 纪红青.公路货运行业供给侧改革之“互联网+”车货匹配[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6(18):44-45.

[3] 谢明.“互联网+”甩挂运输系统的设计与实践[J].交通企业管理,2016,31(6):34-37.

[4] 孙宏岭,李金峰.物联网应用于货物运输中的研究[J].物流科技,2011,34(9):112-114.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