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年鉴收藏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8-08-10 08:43
图书馆界 2018年3期
关键词:年鉴桂林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广西 桂林 541003)

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它博采众长,集辞典、手册、年表、图录、书目、索引、文摘、表谱、统计资料、指南、便览于一身,具有资料权威、反应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的特点。其主要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年内全面、真实、系统的事实资料,便于了解事物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它所收集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当年的政府公报、国家重要报刊的报道和统计部门的数据。因此,年鉴有较大的总结、统计意义和比较系统的连续参考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年鉴出版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系统地记录了广西这些年来发展的基本情况,是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广西的基本资料。桂林图书馆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多年的藏书工作中也比较注重对广西地方年鉴的采选和收藏工作,并达到一定的规模。但是随着品种与数量的不断增多,地方性年鉴收藏存在着连续性、完整性缺失的问题。本文以桂林图书馆的广西地方年鉴资源收藏实际为例,探讨地方性年鉴收藏中的一些对策和做法,旨在进一步加强广西地方年鉴资源的收藏和建设。

1 桂林图书馆的广西地方年鉴收藏情况

截至2016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14个地级市,35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55个县,12个自治县。根据广西区的行政划分图,本文以桂林图书馆的广西地方年鉴为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统计,桂林图书馆共收藏广西地方年鉴96种(见表1)。

表1 桂林图书馆收藏广西地方年鉴统计表

根据表1可见,桂林图书馆对市级综合年鉴的收藏是较为完整的,县级的和市辖区的年鉴相对欠缺,市级统计年鉴收藏比例相对较少,桂林图书馆据此进行了针对性的补配。获得年鉴的方法主要有四种:第一种,通过正常经费进行采购。但是这种方法采购所得一般有缺失,因为部分年鉴都是政府内部出版物,没有书号和详细购书信息,所以书商没有办法获取这方面的书目数据提供给采购人员。还有部分年鉴虽然有书号,但是政府出资出版和发行,一般发行量较少,符合自身需求,并未对外发售。第二种,通过额外的零星经费购买。寻找专门配发年鉴的书商,将需要的年鉴告知其进行配货。年鉴价格一般过高,这种方式需在当年零星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购买。第三种,通过本馆的征集人员根据每年的年鉴出版情况征集所得。第四种,极少一些缺失的年鉴是通过图书捐赠者所获得。因此,近年来收藏的广西地方年鉴数量不断增长,种类不断增多,范围涵盖了广西14个地级市,特别是2013年以后,各地基本都能按期出版年鉴,桂林图书馆的年鉴收藏也完善了很多。

2006—2016年,针对这些广西地方年鉴,笔者对每年的地方年鉴收藏量做了比较示例图(见图1)。

图1 桂林图书馆收藏广西地方综合年鉴年度统计

由图1可见,桂林图书馆的地方综合年鉴收藏量呈现递增模式。特别是从2008年起,种数有所上升。虽然2011年有些年鉴未出版或未订购到,出现下降,但是近五年来,对地方综合年鉴的收藏基本能保持平衡。2015年笔者对桂林图书馆的地方综合年鉴进行了一次摸查统计,补充了之前缺失的年鉴,近三年的年鉴补配比较齐全,但之前时间太久远,部分年鉴已经购买不到。现在采购人员每年定期对年鉴查重订购,在增加新种类的同时,基本保证了原有年鉴的连续性,除一些不能连续出版的以外。

同时,笔者统计了桂林图书馆收藏的广西各行业年鉴,在2012年摸查统计补订之后,基本能保证年鉴连续性的购买。但是由于各行业对年鉴的重视程度不同,年鉴的出版也是良莠不齐。如《广西财政年鉴》和《广西统计年鉴》,均能连续性的出版,而且发行渠道固定畅通。而《广西旅游年鉴》仅在2001—2008年出版,后并未连续出版;《广西企业年鉴》仅在1997—2006年出版。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因为各行业财力和人力以及发行方式等制约因素影响。

2 地方性年鉴收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年鉴出版发行的不规律

年鉴内容庞杂,价钱昂贵,出版周期和发行过程均较长,发行渠道多样,给图书采访人员对年鉴信息的全面掌握和订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1)各年鉴出版单位不一致。很多地方年鉴都是由各地政府资助出版的内部文献,没有书号,没有相关信息。还有一些地方年鉴是由广西各家出版社出版,除此以外北京文联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及香港天马出版社等都出版过广西的年鉴。繁多的出版社,同一种年鉴每年的出版单位也常有变化,这对图书采购人员掌握这方面的出版信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各年鉴出版时间不统一。有的县一本年鉴横跨了10年的内容,如《扶绥年鉴》(1986—1996);有的县跳跃性地出版,如《柳江年鉴》,出版了六本(2000—2001、2007、2010、2011、2012、2013);有的县仅出版一期,如《灵山年鉴》。这样不便于采购人员每年按时获取出版信息。3)有一部分年鉴至今仍不公开出版发行。如《北海统计年鉴》是由北海市统计局编写印发的,书商没有办法获取出版信息,在购买方面也有一定困难。所以年鉴只能依靠征集人员上门收集或出版方呈缴当地图书馆。4)题名变更。由于地市合并等原因,年鉴名称不统一。如桂林年鉴,在桂林地区存在时出版的桂林市年鉴称为《桂林市鉴》,桂林地市合并后,统一改为《桂林年鉴》。采购人员必须做好标志,才能便于将来查找。

2.2 图书馆采访方式影响年鉴收藏

桂林图书馆年鉴采购主要途径是征集,然后再进行选订。采用政府招标的方式订购图书,有定点的供货书商,如果提供的新书订购目录上没有这些年鉴,图书馆就购买不到。就算得到年鉴的出版信息,但因为零星购置费用不足,或者供货书商与这个出版社没有合作关系等原因,也难以购买到所有缺藏的已出版年鉴。同时,图书采访人员没有给予年鉴充分的重视,特别是图书采访新手,对图书馆历年来收藏的年鉴缺乏全面了解,不深入基层,不进行馆藏调查和研究,往往把年鉴视为一般出版物,没有从图书馆参考服务与文献资源建设关系的角度,去考虑年鉴采购的连续性问题,导致采购随意性很强,没有进行逐年系统的征订,造成年鉴订购上的漏洞,日积月累,年鉴的缺订、缺藏情况就越来越严重。

2.3 各级政府对年鉴出版的重视程度不同

广西各市级年鉴出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较好,但各辖区、县级年鉴的出版则良莠不齐。如南宁共有6个辖区,除兴宁区外,均有连续出版的年鉴。而桂林只有秀峰区和临桂新区在2012年开始出版年鉴,其他城区并未出版。又如同一个地区里不同的县,年鉴出版情况也不同。如桂林市的阳朔县和兴安县,均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产业,根据查询2007—2011年的《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2006—2010年,兴安县的财政收入均高于阳朔县,但阳朔县从1986年开始一直连续出版发行年鉴,而兴安县至今未出版。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也对年鉴的出版发行有一定影响。有的已经形成定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发行渠道通畅;有的则囿于财力、人力等因素的制约,不定期地出版,且宣传力度小甚至不做宣传,发行渠道狭窄。

3 根据现状应采取的对策分析

3.1 健全完善采访制度

明确规定年鉴采集的标准和原则,必须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1)定期查缺补漏。年鉴的查缺补漏是图书采访人员每年必须做的工作。本人在这次的调查统计中,将桂林图书馆的广西地方年鉴的信息全部制作成卡片,按类排序,每年定期查缺补漏,保持年鉴的连续性。2)完善呈缴本制度。呈缴本是桂林图书馆地方文献比较稳定的文献来源,但由于呈缴本制度不具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加上近年来出现了合作出书、作者包销等出版方式,一些出版部门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对图书馆不缴或少缴出版物。本馆的征集人员应多沟通,从多方面了解年鉴出版信息,和年鉴出版单位联系,和本地区的年鉴编写专家联系,向他们宣传呈缴本的意义,每年年鉴出版后都能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图书馆,这样就能保证图书馆收藏地方性年鉴的完整性。

3.2 加大广西地方年鉴的开发利用

年鉴种类繁多,可以分为综合性年鉴、专业性年鉴、地方性年鉴等,要在这些众多的年鉴中选择适合本馆的年鉴,关键是核心年鉴的确定。桂林图书馆是省级公共图书馆,针对的是广大的读者,我们在保证综合性年鉴的收藏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广西区内地方性年鉴。地方性年鉴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本地区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结合自身的服务特点和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热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地方性年鉴书目数据库或进行地方性年鉴的专题信息开发,将纸质年鉴数字化,并注意开展对特定读者的服务,为读者利用年鉴提供最大的方便。

3.3 稳定地方文献征集队伍

地方文献征集是一项艰辛的工作,特别是地方性年鉴,需要征集人员及时地、千方百计地四处寻觅。因此,征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感,同时具备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公关能力,定期对上年呈缴的单位进行回访,获取今年最新的年鉴出版信息。征集人员可以通过新书预告目录、网络等途径,多渠道地了解和关注年鉴出版的动态。2002年2月1日,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开通了中国年鉴网。它是中国年鉴行业的信息平台和门户网站,是图书馆征集人员了解我国年鉴行情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应与采访人员加强沟通,将最新的年鉴信息都反馈给采访人员,及时进行采购。建议今后应相对稳定征集人员,并积极为征集人员创造条件,提供各种便利。

总之,地方性年鉴的收藏是一项长期和细致的工作,我们只有从各方面加强管理和协调,才能使年鉴的收藏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猜你喜欢
年鉴桂林广西
广西贵港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桂林行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
乐!乘动车,看桂林
陕西年鉴发展回望
中国雕塑年鉴·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