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2018-08-10 10:28何艳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何艳丽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题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难学、教师难教、费时费力的现象。应用题主要是把学生的综合数学知识结合起来,通过整合知识来检测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够,是判断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标准。应用题教学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教师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新课标下 小学数学 应用题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110-02

《新课程标准》围绕问题的解决,学会实践和综合应用,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包含了众多的内容,不但能看到传统小学数学应用题,而且还会遇到代数、统计、概率等的应用,问题的表现形式、解决方式多样化,合理定位并开展应用题教学,以新课程标准理念引导应用题的教学。要求教师分析、探究教学手段,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合理配置整个教学布局,掌控好整个教学过程,从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一、转变教学方式,从问题出发

教学方式是教师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过程中所用的一种方式。教师所教的知识不做转变地塞给学生,这是一种老的注入式教育法,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教学,利用现代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启发式、探究式、互助合作等方式方发。从问题出发。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问题、需求。学生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审题的能力不够、分析运算方式以及数量关系的能力较弱,计算错误频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不够并且自身的总结和提升能力薄弱。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从实际出发,应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学问题的结构,尝试教会学生们从问题来着手,再找到题目中所给的已知条件和一些限定条件,再把这些问题综合性地进行思考和判断,而不是一味地告诉学生,这一道题目怎么做,那一道题目怎么做。

二、教会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和正确的解题步骤

传授解题过程中,许多学生不明白怎样解题,很多学生习惯于模仿例题和教师的解答方法,遇到练习过的类型能解答,换新类型就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很多学生可能无法理解题目的意思,难以表述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借助于表格、情境图和漫画等方法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应用题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同时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至关重要,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强化对的解题方法,找出错的原因所在。列式计算只解决了“如何解答”的问题,“为何这样解答”的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检查验算的方法,最终发展成学生独立完成。

三、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加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对于应用题来说,审题才是解题的关键,审题如果出现偏差,自然无法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但是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审题不清的问题,使得解题思路错误,或者产生审题恐惧,导致对题目无从下手,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关,但更大一部分原因却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审题就是对题目的理解,弄清楚题目的意思,这是分析和解答题目的基础。数学应用题的语言表达相对精确,有时候一字之差就会导致解题的错误,所以学生要从低年级开始就养成认真读题的好习惯,在读题的过程中不能加减字数而且还要通过精读细读分析清楚解题需要的条件以及数量的关系。教师在选择练习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题型的多变性,通过扩编、改编等形式组织出能培养学生发散能力的新题型。

四、突破思维定势,科学设计应用题,培养学生应用题思维

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走出定势思维困局,从而提高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在小学数学应用题学习过程中,想要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需要教师加强对于学生进行先关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应用题,不能够使完整的条件问题式的应用题,而是利用应用题中的一些条件,让学生根据条件来补充并且解答。这样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因為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都有所差别,所以教师在设计应用题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的应用题,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应用题的设置本身就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只要学生能够将复杂的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那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五、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结构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反向思维

学困生解应用题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分析假设的差别,而不体现在解题的比例上,和优秀学生比起来,学困生没有分析题目中暗含的条件与中间状态,这说明两组学生在分析阶段分析的内容有着本质区别、解应用题关键在于发现解法,“问题一条件”,找出某种关联,分析题目,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发掘题目中涵盖的条件,从暗含的条件出发,过渡到书本知识,实现最终问题的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将应用题更好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充分观察整个思维流程,基于此,构建抽象的数学模型。正向的从问题出发来求解一些题目,会使得题目变得十分难解,然而反向来求解这些题目却会让这些题目一下子变得明朗了。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从正面去思考,同时也要教会学生从反面去思考。

六、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数学教学的载体是数学课堂,但是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结束,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还应该包括对教学思路的研究、课后效果的评价以及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等。在一堂课的内容结束之后,教师应该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想想课堂上我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样做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可以用等等,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仅是教学的结果,也是教学过程中所用的方法和策略。多进行这种形式的思考,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套方式,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这种形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从中得到成就感,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黄天飞.管窥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4,32.

[2]杜剑影.小学数学简单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2010,03.

[3]杨有润.浅谈小学数学简单应用题教学新思路[J].[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8.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