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成为小语教学一道靓丽的风

2018-08-10 06:32景罗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小学教学

景罗超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之时,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让朗读成为小语教学一道靓丽的风景。

【关键词】小学教学 朗读 指导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186-01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之时,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让朗读成为小语教学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加强朗读训练的理论依据

1.朗读符合汉语文字特点

汉语具有很强的表义功能,同时它还具有声音优美音乐性强的特点。王力先生曾在其《略论语言形式美》一书中论述道:“除了音乐性的美之外,语言形式差不多没有什么其它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东西了。”

2.朗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体现了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由于内部语言还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思维形式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加强朗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必要。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水平,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的兴趣,在适当的点拨下,让学生开口读,读出兴趣,体验快乐感,在一唱三叹中深受感染,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然后再“说说”、“议议”。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感觉兴味盎然,乐在其中,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提高。可是,我们有些语文课自始至终都是“一言堂”,学生在极端被动的状态下学习。这样沉闷的课堂气氛怎能唤起学生热爱语文的热情,怎能不让学生怕学语文厌学语文呢?

3.朗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们提倡朗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朗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朗读课文,感知和体会文章的语意和整体美。否则,老师讲得再细再好,分析得再透彻,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只能记住其中的一鳞半爪。这样就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我们开展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形成能力。通过朗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加强朗读训练的具体措施

1.保证朗读的时间

在语文课上给朗读留下充分的时间,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不读破句、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每个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作个读书的样子,草草过场,像叶圣陶先生所批评的那样“随口念一遍”就算了。还要给读后评价留下时间,让读完之后的学生能对自己的朗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2.朗读要求要具体,训练要到位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必须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使学生知道该怎样读。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就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破词,不唱读,不重复,发音清晰,声音响亮等。学生自由读后,再指名读,然后组织同学进行评论。再换人读,再评。在读音正确、速度合适的基础上,把握语气的轻重缓急,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力求做到读得符合要求,如果读得不符合要求,就要利用各种手段,如讲解示范、领读、个别指导等进行训练,使学生每读一遍,就有一点提高,有效的提高读的能力。

3.朗读中注意加深对句子或文段的理解

有的句子或文段,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寓意特别。如果不认真有感情地读,就难以理解掌握。遇此情况,教师应着力点拔学生朗读到背熟。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结束段,"谁也不知道……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等句子。如果不反复读就难以难以品味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万分悲惨,并对其的同情和剥削制度的愤恨。

4.采用“以读代讲”的策略

采用“以读代讲”的策略,强化读书训练,就是“要把学生的读扩展到最大限度,把老师的讲压缩到最小限度”。例如,我在教学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是这样来处理“读与讲”的关系的:“自求自得”粗读课文,整体感知,我出示两个问题:(1)父亲的了不起体现在什么地方?(2)儿子的了不起又体现在什么地方?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读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也可以用课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以读代答,有些句子的意思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可以先让学生去咀嚼、体味、感悟,将“心得”用表情朗读来回答。品读课文,细细体味,我在导学“父亲寻救儿子”这一教学过程时描写父亲的那部分,我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句子体会:1.出示句子:“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又坚定地向那片废墟走去。”

(1)师:一开始,这位父亲看到这一幕,心里会有些什么想法?(生自由畅答)

(2)师:同学们,从哪句话可以看出父亲很伤心?(让生从课文里找出相关的句子回答)

(3)师:父亲很伤心,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这句话他会怎么喊(出示“阿曼达,我的儿子”!)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出父亲撕心裂肺的痛苦的感情)。

(4)师:父亲哭了,那是什么支撑他坚定地站起来呢?(生回答)。

(5)师:对,他想起曾对儿子说过的,投影出示句子示意生齐读。生齐:不论发生什么,我…………在一起。通过问和读学生体会到了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虽然,这个“问”是通过“读”来完成的,由读设问,读中求悟,语感就是油然而后,并逐步升华。

5.要在朗读中加深情感体验

教师在课堂中还应以读书为主线,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抓关键词句朗读,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分析,认真体会情感因素。我在指导学生阅读《倔强的小红军》时,我抓住"倔强"这个关键词,提出问题:什么叫倔强?你从课文那些地方看出小红军倔强?小红军为什么这样倔强?在组织学生讨论中,抓住"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还"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拍了拍"鼓鼓的"干粮袋等词句,理解小红军尽管饥饿、疲惫,仍一次次的拒绝陈庚的帮助,是因为他具有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最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要求分别读出关心、体贴、无畏和倔强的不同语气。

6.教师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朗读技巧、朗读能力是比较欠缺的,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是特别强的。教师出色的范读可以为学生正音,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范读传递着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的鲜明的愛憎和情感趋向,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老师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应注重范读的重要性,发挥在朗读时的领头羊作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经常反复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自觉不自觉的进入到言语的内化阶段,这样,学生准确、敏锐的语感能力就会得到迅速有效的提高。此外,为使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师在备课中还要有的放矢,做到胸有成竹地安排教学中的"读"。“没有朗读的课只是‘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我们应该让朗读贯穿于语文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和亮点,成为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增长点,成为语文课堂教学靓丽的风景。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小学教学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