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唤醒迷失的心灵—中学生离家出走的个案分析

2018-08-10 06:32张丽瑶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个案分析中学生

张丽瑶

【摘要】近几年,城市与农村中学生出现离家出走情况的几率在不断提高,离家出走既会给学生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同时,还令中学生的心理及学习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中学生出现离家出走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主要包含学生自己、家庭、校园等等;而针对个案分析能够发现,其根源来自失败的家庭教育及家庭关系异常引起的爱缺失。下文针对中学生离家出走个案研究,阐述了通过爱来唤醒中学生迷失的内心。

【关键词】中学生 离家出走 个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9-0227-02

唯有通过对中学生无条件的接受、支持、关心和温暖,方可重建中学生内心的爱,指引学生全面认可自身,学会爱自己、关心别人、关爱国家,进而重新唤起生命活力,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即特征,迈向属于自我发展的人生道路。

一、个案介绍

小明(化名),男性,是一位初二学生,15岁,性格活泼、外向,在课堂中很喜欢展现自己。小明2岁时母亲和父亲就离婚了,他被寄养在叔叔家里。转眼13年过去了,小明似乎成了叔叔的亲生儿子。小明的叔叔有一双儿女,女儿比小明大3岁,儿子比小明小1岁。叔叔家里经济水平一般,对孩子的教育通常较为简单粗暴,常常打骂孩子,但不会偏爱自己的孩子,相反的,会给小明更多的关爱。因为小明从小就非常调皮,常常逃课、大家,因此,在三个孩子当中,小明被大的次数最多。进入初中之后,小明就多次表示会好好学习,但因为常常不明白老师讲课的内容,就又开始逃课、大家、上网,导致学习成绩逐渐下滑。期中测试时历史、地理还交了空白卷,分数最高的科目为数学,也仅有55分。连续几天,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只要一上课,对小明就没有好脸色。最终在考试后的一个星期,小明就离家出走了。

小明打算外出打工赚钱,就从叔叔家偷拿了500元前,買了一张去杭州的火车票。小明在杭州火车站周围转了整整1天,发现许多工作自己根本做不了;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别人又不使用他。等到了夜晚,小明才发现自己的钱不见了。小明又冷又饿,也不敢走太远,感到非常害怕,希望家人可以快点找到自己。通过多方努力,小明在离家4天后被带回来了。

二、思考

13-16岁阶段的学生因为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尚不成熟,常常会感情用事,极易被受到冲动情绪的影响,这是导致中学生选择离家的最关键原因。事实上,离家出走就是中学生对实际生活产生的逃避与反抗行为。

1.主观认知上存在不科学性

在中学阶段,家庭是影响孩子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孩子在家庭里是否得到认可、是否得到关注、是否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及方法来成长,将直接关系到孩子认知的养成及发展。小明从小被寄养在叔叔家,它心里非常敏感、脆弱,常常会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思想,对别人的言行非常敏感,造成自己常常处在一种内心紧张的状态下。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小明在小学里表演欲非常强的现象,并且将对抗教师的批评视为自己表现的一次机会。

2.青春时期各种问题变得异常激烈

伴随青春时期的到来,中学生自我意识与独立观念在不断发展和增强,多种需求也逐渐强烈。而且,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还尚不成熟,极易出现冲动行为,常常感情用事。小明在家中,总觉得无法获得属叔叔、婶婶的关爱和支持;在校园内,无法获得教师与同学的理解及尊重。小明发现重新建立自信与尊严的唯一途径就是自身的学习成绩上可以出现变化,但是,因为小明的小学文化涵养比较差,初中阶段的作业又极具增多,凭借自己的水平根本不能转变学习的现况,只会是表现的越来越差,更不能转变从小就出现的在别人眼里的不好形象。较强的自尊需求和脆弱的身心感受逐渐出现矛盾与冲突。中学生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嘲笑,导致他们的自尊扫地,然后想到回家之后叔叔的责骂,强烈的恐慌和愧疚,最终导致小明很难承担强大的心理负担,冲动之下就选择了离家出走。

通过上述个案分析发现,所有的根源都源自一个字——爱。缺少爱将无法取得健康的成长,缺少爱和呵护,中学生从小在缺少安全感和情感支持的状态下成长,其身心健康状况必定会较差,人格塑造也必定会出现诸多问题,他们一旦迈入青春期,出现的身心变化与学习生活等重担必定导致学生很难适应与应对,在出现新问题的同时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阻碍,这样学生必定会出现一种叛逆和出格行为,这并非是生命的堕落及失败,它更像是生命的一种成长挣扎和绽放。

三、中学生离家出走防范策略

离家出走的孩子尽管占比很小,但家庭与学校均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作为班主任,平常必须多观察,未雨绸缪,做好防范工作。简单的说,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能够从以下几点入手:

1.改善教育方式。若班主任在解决学生问题时只是凭借以往的经验及方法,或是只从个人情绪、喜好入手,将极易产生疏漏。针对上述讲到的案例,班主任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位有心人,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找到诱因并仔细分析,然后采用科学性的策略,并非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

2.增强学生的心理素养。学生心理素养的高低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息息相关。中学生心理承压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与增加他们的承压水平。当前的中学生在物质基础充足的状态下,抗挫折的能力变得较为脆弱,主要是怎样合理对待挫折,并针对挫折有个充分的思想准备。班主任要教学孩子在面对挫折时辩证的看待事物,在对比中了解挫折,不仅要接受风和日丽,还应当看见电闪雷鸣,科学排解不好的情绪,理智对待实际情况。

简而言之,无论学生是因为何种原因选择离家出走,班主任均需要积极行动起来,用自身的育人智慧帮助这些正处在迷惘状态下的中学生。

参考文献:

[1]李奇.初中学生“离家出走”案例与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5,(4)

[2]卢隽慧.当前我国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对策思考[D].2007.

[3]陈琳.移民子女为主体的公办初中学校德育实践的探索[D].2007.

猜你喜欢
个案分析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从“粗暴”到“温柔”的改变
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