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在法 其妙在人

2018-08-11 09:42翁燕平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丙申小楷书友

翁燕平

奉化邬锡明,弱冠时即有书名,早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近几年他更是成绩斐然:在中国书协主办的权威大展中屡获佳绩,被列为浙江省文联“新峰计划”培养人才。在继第十一届全国书法展入展之后,2016年在浙江省书协举办的“沙孟海奖”全浙书法大展和“温泉杯”书法大展中连续获两个金奖,让人钦佩不已。虽然仰慕,然一直无缘得见。

丙申夏月,有幸去平湖参加浙江省沙孟海獎颁奖典礼。那天傍晚,经李方富兄介绍,终于见到锡明兄本人,他长得确实阳光帅气。字如其人,这是我对锡明兄的第一个印象。

晚上,我们几位书友一起去KTV唱歌,锡明兄弟唱功了得,声情并茂,拿起麦克风的那个架势,颇有明星大腕之风,绝对是当晚的焦点人物。我当年读书时是校合唱队的,自认唱得也算过得去,但和锡明兄一比,简直天壤之别。字写得那么好,人长得那么帅,居然歌都唱得这么棒,着实让我心生惭愧: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当晚,诸位书友唱得尽兴,酒也喝得痛快。我虽酒量不行,但还是干了两瓶啤酒。锡明兄弟喝高了,在歌厅时我们没看出来,第二天早上和他同住一室的李方富兄说,锡明兄基本一宿未眠,在厕所里吐得一塌糊涂。看来,锡明亦是性情中人,我和方富兄打趣:下次酒喝后,应该让他去写写大草,估计浙江书坛今后又会多一位草书名将。

沙孟海奖开幕式之后,在展览现场,我看到很多书友在锡明兄获金奖的小楷册页面前驻足,赞赏有加,纷纷感叹:“不愧是金奖,功夫深啊!”仔细品味其小楷作品,古雅秀美,颇得晋唐书法之神韵。点画灵动,笔笔精到,横有仰抑,竖每多变,撇捺姿态万方;结构上或大或小,或正或侧,或收或缩;分布自然妥贴。从整体上言,在静穆中见气韵,显生机,特别耐人寻味,令人爱不释手。

我亦喜欢小楷,然在格调上与锡明兄相比,着实相差太远。二十几岁时,我偏好文征明秀雅一路的小楷,写了好几年,优点没学好,却沾染了不少甜俗之气。随着年岁的增长与见识的提高,近来也对钟王一路的楷书越看越欢喜。美院的老师曾告诫我:书不入晋,难成高格。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想想真的有点后悔。锡明兄长久浸淫魏晋小楷,心慕手追,取法高古,确实已非我辈能望其项背了。

为写此书评,网上看过锡明兄不少作品,获益颇多。让我意外的是,锡明兄不光写楷书,亦善行草,还专注书法理论,常有文章发表。方才领悟到,锡明兄有今日之功,绝非偶然。晁补之所言:“学书在法,而妙在其人。”斯言不虚也。世人但知锡明兄之矜敛,却不知其通达。兄之作品真草兼备,启承行止,莫不如意。每件作品,都力求书法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作品多写古代经典名作,长篇累牍,不厌其烦。同时又注重与丰富多彩的形式相结合,根据需要采用横幅、条幅、立轴、长卷、册页等多种形式书写,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用纸用墨也非常考究,古雅自然、丰富和谐、启人心智、陶冶情操,让人获得美的享受,又增长知识。

我知道,这精彩呈现的背后是别人不曾想象的到的付出:伏案精研,春露秋霜,寒灯背影,寻寻觅觅,“并非人磨墨,实乃墨磨人”;兰亭曲水,祭侄悲歌,宣示明志,黄庭探幽,朝圣路上,行行复行行。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辛苦,非常人所能体会。

更难能可贵的是,锡明兄还颇具佛心善念,乐于公益,曾多次将自己的作品进行爱心义拍,将所得沙孟海奖奖金等无偿捐献。虽干着繁琐的政府工作,但仍利用业余时间,孜孜不倦为当地培养书法后续人才,不少学生的作品已颇显功力。翰墨薪传,功德无量。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锡明兄于书法一途,长久浸淫,孜孜以求,今日已颇有成就。以其虚静之心、敦厚之性、宽仁之情、勤勉之功,加之对传统文化深刻的领悟力和聪慧多元的才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必会赢得更加丰厚的成果!

锡明兄丙申嘱为文,间隔一年才有此记,拉杂写来,无甚条理,更无深见,惭愧惭愧。望锡明兄海涵!

猜你喜欢
丙申小楷书友
意少书友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18年(丙申年)春联集锦
小小书法家
张建书法艺术
我的书斋
她说
浅谈文征明小楷书风的形成
洪亮主编《历代名家校楷系列》16本出版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