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理念下课程资源设计与构建

2018-08-11 10:30陆霞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创客空间创客教育课程资源

陆霞

摘 要:创客式课程建设是推进创客教育在高等学校落地生根的新型课程。文章从创客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出发,根据课程论原理,从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组织和课程资源建设三个方面对创客式课程建设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创客教育课程建设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 创客教育;课程资源;创客空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12-0018-04

一、引言

随着3D打印、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创客运动的热潮席卷全球。2014年6月18日,首次在白宫举办的“创客嘉年华(Maker Faire)”表明了美国政府对创客运动的认可和支持。创客运动的发展不但给科技、制造等行业带来深远影响,也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高等教育版)[1]和《2017新媒体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2]中,均将“创新文化”列为关键趋势,其中后者更是将“创客空间”列为一年之内12项教育技术重要发展项目之一。

美国2012年就启动了创客教育计划(Maker Education Initiative),目前创客教育已经引入到不同层次教育体系之中,诸多高校积极响应创客行动。芝加哥艺术学院将创客教育理念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玛丽华盛顿大学创建ThinkLab创客空间。[3]

在我国,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已经率先开展了创客教育,如清华大学的i·Center创客空间、同济大学的Fablab制造实验室等。创客课程是创客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载体,相比美国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对创客课程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创客课程还游离于常规教学之外,更像是针对少数人的附加课程。要想让创客教育惠及人人,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之与常规课程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本文从创客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出发,讨论课程视野下创客教育目标、创客项目设计、课程资源构建等基本问题,以期为创客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二、创客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在我国,“创客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2013年北京景山中学吴俊杰老师《创客教育:开创教育新路》一文中。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随着创客教育实践与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多学者对创客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祝智庭认为创客教育是以新兴科技和互聯网为基础,融合以学生为中心和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塑造全人发展的教育。[4]杨现民认为创客教育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倡导学生在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实践促进学习。[5]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创客教育专委会认为创客教育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兴趣、造物、分享。只有基于兴趣,创客教育才能顺利开展,学生的创造性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造物则弥补了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鼓励分享能够对造物产生直接反馈,形成继续造物的冲动。[6]

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创客教育是创客运动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其核心要素有三个:制造/制作、创客空间、创客。制造/制作即“造物”,可以将其理解为创客课题,是开展创客教育的核心抓手。造物是创客教育的起点,也是创客教育的终点,可以说没有造物,就没有创客教育。创客空间是开展创客教育的环境支持,其核心是人和项目。创客空间要能够支持学习者方便、自由地动手创造,通过网络检索资料、连接社群、展示分享。“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其本身是“制造者”的意思。创客是一群热衷实践和创造,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精神的核心就是创新、行动、分享。

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教育的全新教育形式,究竟有何特征?通过分析中美两国高校开展创客教育的实践,结合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笔者认为其特征可以概括为:融合性、协同性和设计性。

1.融合性

融合性表现在学习内容和教育目标上。创客教育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为目标,以造物为表现形式,在教育内容上打破了学科界限,融合工程、技术、电子、艺术等多学科知识,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此外,从教育目标来看,在创客教育环境下对学生的培养不再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关注在基于创造的学习中学生创新能力、自我认知、合作沟通与责任感的培养,即指向全人的发展。

2.协同性

协同性包含学习者、教师、社会资源等多个方面。创客项目一般都比较复杂,很难独立完成,因此鼓励学生组成项目小组开展协同探究活动。由于创客项目涉及多个学科,这就要求教师也要组成教学团队,协同进行教学设计与学习指导。在创客项目进行过程中,学校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源,如创客团体、学科专家等协同完成创客项目。

3.设计性

创客教育环境下,学生从学习活动的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创客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设计性思维通过共情、定义、构思、原型、测试五个环节的反复迭代,为学生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思维训练方法,直指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有效避免了创客教育流于形式、陷入机械操作的误区。

三、融合创客思维的课程资源设计与构建

在美国,创客教育的开展有三种主要形式,第一种是松散的创客空间,学生可以自由使用;第二种是将创客教育整合于常规课程之中;第三种是开设专门的创客教育课程。[7]本研究立足实践,选择将创客教育的理念融入课程建设过程中,从课程目标设定入手,沿着课程内容组织、课程资源开发的流程展开工作,构建如图1所示的创客式课程资源开发模型。

1.面向创新实践的课程目标设定

传统课程目标多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两个维度。创客式课程的目标则指向勇于创新、坚持实践、乐于分享等内容。创新代表着积极思考;实践意味着动手制作;分享代表着团队合作。对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能够清晰地看到,创客式课程教学目标涵盖了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升级有效打破了初级认知和高级认知的界限,实现了对传统课程教学目标的突破。经过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不同层级教学目标可以借助相应技术工具来实现,具体见表1。可以说创客课程目标与我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是紧密契合的,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2.基于项目的课程内容组织

在内容组织上,创客式课程与传统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摒弃了泾渭分明的线性组织结构,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呈现模块化、项目化的特点,多以主题和项目活动的形式搭建课程体系。项目化学习是目前较为大众接受的创客式课程开展形式,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项目能够允许学生创造和创新,教会他们重要的技能和概念并最终实现真正的学习?经过对众多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成功的创客项目应该具备以下三个重要元素:有意义的任务、参与感高的活动、形成性评价。

(1)有意义的任务

能够激发创造力的项目往往都是从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项目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其次,这些项目要有十分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值,教师要保证学生明白“做什么”和“为什么做”,并为学生完成项目提供多种可选路径和工具。

(2)参与感高的活动

鼓励创造力的项目一般会涉及各种信息调查相关的活动,学习者要根据项目要求设计开展调研活动,与专家进行交流。项目通常会比较复杂,需要被分解成多个可操作的步骤进行,这也要求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组成合作型团队共同完成项目。此外,创客项目都是具有实操性的,鼓励学生高效利用技术,如图形处理软件、记录设备、幻灯片制作软件等,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多感官参与。

(3)形成性评价

学生在项目开始之初就应该拿到项目实施的评价标准,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使用这些评估工具确定自己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改进。教师要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设计相应评价环节,要求学生进行反思,重新审视、修订和完善最终成果。最后,创客项目的物化成果会在关注和能做出响应的人群中进行分享,所获得的反馈评价也会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质量予以高度重视。

总之,要认识到只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资源和动力,所有学生都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学业表现。在创客项目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体现在学习过程的指导、学生信息素养和创造力的发展上,而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学科领域上。

3.融合线上/线下的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的质量和丰富程度直接决定学习的效果。除了纸质教材和配套辅导资料外,创客式课程还应该提供丰富多样、方便易得的学习资源。目前创客式课程资源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见图2)。

线下课程资源主要以创客空间为主,这里是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场所,一般包含学习区、讨论区、制作区、展示区。学习区用于学习与创客项目相关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讨论区用于小组成员的交流、讨论和分享,通常配备电脑、投影仪和桌椅。这两个区域不是创客空间必备的区域,学习与讨论也可以放到课堂上进行。制作区主要用于“造物”,是学生动手实践的主阵地,需要一些加工和检测设备,比如3D打印机、各种电工组合工具等;展示区是创客作品交流展示的区域,一般以展示柜、展示墙的形式出现。实际上,创客空间也可以延伸到校园之外,根据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将社会创客空间、创客联盟和创客企业与学校进行整合,让学生与真实的创客接触将有助于创客式课程的推广。

线上课程资源以各种网络资源为主,如在线课程、案例作品库、创客交流展示平台等。为便于学生学习、交流和分享,建立对应的网络平台很有必要。比如网上学习平台可以借助SPOC搭建,进行整个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维护,将微视频、学习任务、作业等整合在一起;交流平台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进行及时交流讨论、答疑解惑;分享平台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形式实现学生作品的分享和评价。

总之,创客课程资源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校园内,要与社会、社区、创客机构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校外创客教育资源,使创客式课程资源呈现多元化、立体化的特征。

四、《PPT高手训练营》课程资源设计与建设

1.课程基本情况

《PPT高手训练营》是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网络中心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主要利用PowerPoint软件进行演示设计类作品的制作。学生主要来自大专二年级,他们已经在一年级学习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有一定的基础,出于个人兴趣选修该门课程,课时要求为30-32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课程目标设定

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学会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客项目进行过程中,应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勇于创新的開拓精神,通过团队协作和交流探讨将创意转变为实物,从而使学生高阶思维得到锻炼。

3.课程内容规划

本课程属于数字媒体创意类课程,聚焦于学生的创意设计与实现,共设计了以下六个主题,每个主题在完成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实现一个创意作品。

主题一:奇妙的形状。让学生学会在PowerPoint中使用常见几何形状绘制技巧,能够利用合并、减除、相交等布尔运算进行复杂形状的绘制,利用编辑顶点操作修改形状。创意案例为“小组LOGO设计与制作”。

主题二:创意文字。通过对作品中文字风格的分析,让学生掌握文字正确的表现形式,使用“纯文字排版”和“文字+图片+图标排版”两种方式训练学生文字排版技巧。创意案例为“宣传海报设计”。

主题三:配色达人。在对颜色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比RGB和HSL两种不同的色彩系统,利用单色系和多色系两种方式进行颜色搭配,体现出不同颜色对主题的烘托作用。创意案例为“颜色会说话”。

主题四:图片美化。剖析了图片处理的常见问题,强调了图片选取的基本原则:高清、无码、不变形,同时引入图层的使用技巧。通过对图片裁剪、抠图等常用操作的综合应用,实现各种图片创意效果。创意案例为“图层变变变”。

主题五:版面设计。通过对完整的课件组件进行分析,归纳封面、封底、目录页和过渡页的常见设计手法,融合前四个主题中对形状、文字、颜色、图片处理的相关技巧,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大作品。创意案例为“幼儿园宣传画册”。

主题六:动画大师。梳理动画设计的基本逻辑,通过“动画设置”和“幻灯片切换设置”两种形式配合完成PowerPoint动画效果的制作。各种动画属性的不同设置,将会产生大不相同的效果。创意案例为“我的加载动画”。 4.课程资源建设

本课程资源建设分为线下/线上两种形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线下创客空间分为校内、校外两大部分。校内创客空间由云机房改造而成,机房布局为六人小组围坐形式,配有投影仪、电子教室广播系统和录播系统,机房两侧墙面为作品展示区,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学习、讨论、制作、分享的需求。

校外创客空间为学生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创客项目的试用、调整和完善。线上学习平台以学校信息网络中心自主开发的SPOC《PPT高手训练营》为主,为学生提供与教学主题配套的学习资源,并可进行在线讨论、作业提交;线上交流平台是班级QQ群,在这里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及时沟通,发布各种重要通知等;线上分享平台是由学校POWER社团运营的微信公众号,《PPT高手训练营》的学生作品会定期在该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向全校师生展示。

五、认识与思考

本文对创客教育的内涵与特征进行重新梳理,从课程建设的视角分析了“创客式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课程内容组织和资源建设要点,并以《PPT高手训练营》课程为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创客教育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课程建设将是一个核心问题。本研究仅仅是一个起点,未来尚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态,有可能成为撬动整个课程体系、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杠杆,将创客教育理念与传统课堂融合,在现有教育体制中“柔软地改变教育”,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金慧,胡盈滢,宋蕾.技术促进教育创新——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高等教育版)解读[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2):3-8.

[2]高媛,黄荣怀.《2017新媒体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解读与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7(4):15-22.

[3]郑燕林.美國高校实施创客教育的路径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5(3):21-29.

[4]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4-21.

[5]杨现民,李冀红.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23-34.

[6]吴俊杰.创客教育中的道德发展和价值引导[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7(5):63-64.

[7]郑燕林,李卢一.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14(6):42-49.

(编辑:李晓萍)

猜你喜欢
创客空间创客教育课程资源
创客空间社区化发展模式初探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的可行性
教育技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创客教育中教师创新实践教学的应对和改进
关于推动我区创客发展的思考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