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全媒体电子教材开发的实践探索

2018-08-11 10:30李相勇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内容设计小学语文

李相勇

摘 要:全媒体电子教材以其多媒体特性、共享性、开放性和动态可生成性成为一种针对性强、使用便捷的课堂教学资源。文章以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全媒体电子教材项目为例,基于该版国家课程标准教科书,设计开发一种能满足教师差异性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并跨平台的互动电子教材,旨在探索电子教材设计开发的途径和方法,丰富国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形式,促进纸质教材和电子教材同步发展。

关键词:全媒体教材开发;电子教材开发;内容设计;媒体设计;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23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12-0022-03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教育出版商纷纷转型,掀起了教育数字出版大发展的浪潮,广大教育出版商不约而同地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服务转型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面对如此巨大的机遇,谁能率先破冰并实现突破,谁将在全渠道传播时代占得先机?[1]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是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先锋,在内容设计阶段缺乏教学实践指导,在产品开发阶段缺乏技术实力,在推广和应用环节还没有可以借鉴的运营模式,以上问题严重影响着教育出版商对电子教材开发的热情,阻碍了电子教材健康的发展。[2]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全媒体电子教材项目立足该版国家课程标准教科书,突破纸介质的限制,融合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将教材内容数字化、媒体化、动感化,试图设计开发一种能满足教师差异性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并跨平台的全媒体电子教材,充分发挥现代媒体交互特性,以满足教师课堂教学应用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弥补了纸质教材天然的不足,让电子教材落地生根,让纸质教材和电子教材交相辉映,互为补益。

一、电子教材的定位

国家课程标准教材一直是使用最广泛的学习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设计制作电子教材,突破了传统印刷教材的局限性,可通过多媒体光盘、U盘等多种形式传播,或通过移动终端App、在线服务平台等发布到多终端上,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终端阅读器参与阅读、标记、作业、检测等学习活动,成为新兴的学习资源。

1.符合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规律

在项目内容设计过程中,以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理论为支撑,努力探索、总结小学语文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特点,优化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发掘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力求使内容呈现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2.减少枯燥的作业,将练习和评价融入游戏

电子教材降低枯燥的作业比重,将练习内容融入趣味教学游戏中,缓减了学生对作业的抵触情绪,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系统自动将游戏完成情况和参与过程记录下来,作为教学评价的基础数据。

3.多方位刺激学生感官,提高学习效率

电子教材通过教学内容的全媒体立体呈现,集趣味性、游戏性、交互性为一体,融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能够多方位刺激学生感官,将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将枯燥的内容趣味化,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4.实现用户与教材、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学生通过游戏、按钮、热区等鼠标操作和键盘参与学习活动,电子教材自动记录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并根据参与程度和测评结果评估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差异,以此为依据分层次、分步奏、分级别地呈现教学内容,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技术和内容支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即时向学伴或老师请求帮助,学伴或老师可以即时或延时回复,帮助其排除困难。

二、电子教材的设计

与纸质教材相比,电子教材在内容、形式、功能价值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更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电子教材的设计需要从系统性、教育性、规范性、易用性、开放性、发展性等方面把握一些原则,形成电子化教材的自身特色。[3] [4]

1.内容框架

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开发以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标准教材为蓝本,遵循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电子教材内容集课文学习、学习目标、配乐朗读、字词突破、词句释义、生字读写、拓展阅读、作业辅助和评价反馈等栏目于一体,如图1所示,努力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学科性和特殊性,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为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服务。

2.技术方案

电子教材面向PC、手机和平板等全渠道传播,这对电子教材的开发提出了严峻考验,要求开发的电子教材能跨Windows、Android、iOS等主流操作平台运行,兼容PC、手机和平板等多种形态的终端。由于不同平台支持的数据载体不同,还要求电子教材能够在光盘、硬盘、数据库等不同数据载体运行。

鉴于以上要求,我们选择HTML5+JQuery+AJAX架构开发产品,通过JSON传递用户登录信息及学习过程跟踪信息,服务器端采用.net技术交换数据。对于不同的媒体素材,采用固定格式和参数的文件配置,如表1所示,降低了兼容难度,减小了开发阻力。

我们设计开发的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全媒体电子教材部分内容如图2所示。

三、电子教材开发的团队建设

电子教材的开发有别于传统纸质教材的编写,其开发过程更复杂,参与电子教材开发的人员组成更庞杂,其中包括项目管理人员、语文教学专家、小学语文教师、语文编辑、多媒体技术人员、系统开发技术人员、项目集成技术人员、网络管理服务人员,如图3所示。为保证电子教材开发的质量和效率,需制定科学的团队管理机制,实行严格的分工负责制,充分调动各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并形成合力,保证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推进,最终达到理想效果。

项目管理人员是项目总体协调人,协调各工种工作,是一个既了解教学工作又熟悉编辑业务,既懂点语文又明白些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内容设计者与技术开发者之间的“润滑油”,是稳步推进各个环节工作顺利进行的“助推剂”。

语文教学专家了解教材,主要任务是选择合理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不同层次学生规划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路径:语文教师是团队中最了解学生和最深入教学的成员,非常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带着明确的设计需求,是脚本创作的主力军,也是电子教材功能测试的参与者;语文编辑具有很高的语文素养,能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严谨性,是电子教材知识内容的“把关人”;多媒体技术人员是各种媒材开发制作的主导者,负责将各种文字脚本转化为所需的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不同媒体形式的文件;系统开发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系统功能的实现,开发基于不同终端设备和操作系统的客户端,保证项目在不同终端、不同平台下均能准确运行;项目集成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将多媒体技术人员开发的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素材依据脚本要求集成好,并通过特定的访问途径串联起来;网络管理服务人员主要负责将开发完成的产品部署到各种信息载体上,并负责用户信息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等相应的运营支撑工作。

四、电子教材的开发流程

电子教材的开发流程主要包括选题策划、分析、功能及框架设计、脚本创作、开发制作、媒体集成、调试评价、应用和维护等阶段,如图4所示。

选题策划阶段主要通过调查、访谈和调研等活动,了解教学需求和市场需求,形成项目开发方案。[5]

分析阶段主要由语文教师进行学情、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技能和学习环境,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为功能设计环节明确方向。

功能及框架设计阶段由学科教师和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主要内容有教学设计、媒体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等,通过大家交流讨论,明确功能作用,确定框架结构,列举各种媒体呈现方式,规定各种数据接口的格式及文件的参数标准。

脚本创作阶段主要由语文教学专家引导语文教师完成,充分研究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特征,根据功能及框架设计要求编写文字脚本,准备相应媒体素材。

开发制作阶段主要由技术人员完成,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系统功能的实现,开发基于不同终端设备和系统平台的各种客户端;另一部分是各种媒体素材的开发与制作,将各种文字脚本转化为需要的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不同媒体形式的文件。

媒体集成阶段由专职技术人员对上述系统功能及多媒体数据进行合成,将各种媒体资源部署在信息载体上。

调试评价主要是在正式应用前进行功能调试及自我评价,对教学内容及各种媒材进行审读,及时调整和修改存在的问题。

推广应用是电子教材开发的最终目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检验出电子教材的特色、功能和定位是否符合现实需求,是否能为实际教学所用,还存在哪些不足,应用反馈为电子教材修订及确立新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随着数字出版的飞速发展,新型技术的层出不穷,移动智能设备的逐渐普及,电子教材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内容出版形态,突破了传统教材的种种局限,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纸质教材相结合,融入文、图、声、像等媒体元素,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辅助教师教学、支持学生学习,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不过,对于电子教材设计开发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设计开发的电子教材真正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效果如何,还需进一步检验评价,所以还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希望通过我们的探索能为业界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林.论电子教材取代纸质教材发展趋势的必然性[J].中国信息界,2011(5):42-44.

[2]庄萌萌.电子教材中学习内容的交互设计——以初中语文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7):146-150.

[3]乐进军.电子教材的设计原则和开发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1):73-75.

[4]王然,郭鸿.电子教材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4(5):82-87.

[5]邓文虹.电子教材研发的思考与实践——以人教版电子教材的研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1(12):32-36.

[6]王永奉.中小学教材数字化的实践探索[J].科技与出版,2016(9):79-81.

[7]黄荣怀,张晓英,陈桄等.面向信息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12(3):27-33.

[8]郭炯,王晶晶.面向1∶1数字化学习的电子教材设计与开发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3):90-96.

[9]田媛.中小学教材的数字化交互学习方式的开发与设计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3.

[10]边建军.对全媒体数字化教材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31-35.

[11]武君红.高职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一体化研发初探[J].出版发行研究,2015(10):44-46.

[12]张桐,杨孝堂,杜若.远程教育全媒体数字教材发展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7(3):138-142.

[13]汪立亮,張晨.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媒体复合教材开发实践[J].科技与出版,2016(6):64-66.

[14]初天斌,李少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立体化教材出版的应用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5(2):39-42.

(编辑:鲁利瑞)

猜你喜欢
内容设计小学语文
探索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关于儿童简笔画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利用分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
苏教版新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