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联共建”壮大基层党建“朋友圈”

2018-08-11 10:36曾晓梅王亮
四川党的建设 2018年14期
关键词:安居区藤椒强村

曾晓梅 王亮

7月1日下午,安居区拦江镇大益湾村回荡起铿锵有力的入党宣誓声,这是区城管执法分局党支部与大益湾村党支部共同开展的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期间,双方党员干部交流了学习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的感受。“我们能否做到一生都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能否一生都像老党员们那样始终坚守自己的责任?”面对追问,他们决心继承革命先辈的远大理想和崇高品格,展现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

在安居区,部门与贫困村结对联建的还不止区城管执法分局黨支部,按照区委组织部要求,全区所有部门、乡镇都与村建立了“党建共建”机制。“党建共建工作关键看成效。党建共建怎样抓?要多听听基层的想法。”在研究制定方案时,安居区主要领导作出了明确指示。

党建共建是个新事物,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大家纷纷建言献策。于是,安居区归纳出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产业联促、治理联抓“七联行动”,并鼓励各基层党组织自主创新。

“我们就是要通过党建引领,找到基层治理的‘最大公约数,整合调动一切力量,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安居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光辉表示。而今,安居区“共享、共管、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在凝聚群众、产业规划、人才培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乡村振兴路上的“红色引擎”

盛夏七月,安居区马家乡的藤椒基地一片繁忙,村民正在采摘花椒,收获喜悦。马家乡的偏岩村、双碑村是两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长期闲置撂荒地较多,以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村集体债务累累。现在有了藤椒产业,可实现产值8000元/亩,折合人工成本和农药、化肥成本1000元/亩,可实现纯收益3000元至7000元/亩。同时项目的实施、管护、采摘可解决每个贫困村30余名贫困群众就地就业,年提供3000余个用工机会,增加当地群众收入30余万元。此外,每年通过流转土地,农户每亩可获得土地租金收益200至300元。

是什么让两个贫困村成功“逆袭”?是马家乡党委围绕“产业+党建”的思路发展藤椒产业。目前,全乡不仅有藤椒核心示范区域1200亩,在贫困村发展的藤椒主导产业600余亩,还在马家乡建立了藤椒加工厂,创建了“麻笑笑”“滴点财”等本土商品品牌,真正实现了“种、产、销”一条龙发展模式。

随着双碑村、偏岩村的第一年公司代管期结束,藤椒采摘完成后将移交给村集体。马家乡党委为更好地解决各村在管理移交以后藤椒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和矛盾,决定在涉及藤椒产业的方广村、打石山村、双碑村、偏岩村、双山村、治田村等地建立安居区藤椒产业链联合党委。将马家乡全域的藤椒产业管理、发展问题移交到具体的组织,乡党委不再负责藤椒产业发展的具体事务管理。今后也可将有意愿种植藤椒的个体党员和区内其他乡镇发展有藤椒产业的村纳入产业链联合党委。

强村富民的梦想变为现实。马家乡双碑村党支部书记邹敏告诉记者:“藤椒产业强了,带动村里的人气,人气又能促进产业发展,村民干劲足,双碑村也就不会成为‘空心村。藤椒产业在马家乡开花结果,村民在家门口能赚到钱,年轻人也愿意留在家里。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把舵领航的作用,把群众力量凝聚在一起,把藤椒产业这把火烧旺。”

不光在马家乡,安居镇实施的由镇党委统一组织发起,在全镇21个村推行的“两亩一代养”,也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称赞。村集体为每户贫困户种植两亩桃树、代养20头生猪,各村立足实际发展藤椒、柠檬、稻田养鱼等产业,村里的土地基本全部流转出去发展产业,这里的乡村振兴已经是一副欣欣向荣之象。

“强村带弱村” 催生后进村“蜕变”

“以前村党组织涣散,村干部服务意识不强,现在村干部服务态度好了、办事不拖沓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凤凰街道办事处黄林社区居民周大爷说。2017年年初,黄林社区“两委”因服务意识差、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背上了“后进村”之名。此后4个月内,黄林社区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大力整顿。同时还安排了“先进村”凤凰社区来带动黄林社区。经过整顿和带动,现在黄林社区家园美了,服务管理创新了,群众幸福指数提升了。昔日的“后进村”如今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安居区针对部分村基础条件滞后、发展后劲不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信息闭塞等问题,探索推进“强村带弱村”帮扶带动模式,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产业发展好、工作业绩好的强村与部分弱村结成帮扶对子,在基础条件改善、产业发展、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帮扶,初步走出了一条以强带弱,推动薄弱村党组织晋位升级的新路子。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选拔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保障。”刘光辉表示,“强村带弱村,把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的经验做法和优势资源直接‘搬到弱村,破解部分村发展无门路,争比无压力,解决问题无办法等难题。”

今后,安居区将严格按照进退标准考核村级工作,促进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村竞先争优,给联建双方压实担子,最终实现强强联建。同时还将实施政治引领、“头雁管束”、共联共建、示范提升“四大工程”,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五大兴村行动”下,细化党委(党组)书记等六类党员领导干部责任清单,每年对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分析研判,并将考核结果后3名的班子作出优化调整,以点带面推进农村基层党建质量整体提升,促进全区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作者单位:曾晓梅/遂宁日报社;王亮/安居区委组织部)(责编:冯雅可)

猜你喜欢
安居区藤椒强村
迈上新征程 奔竞新瓜沥 “浙沥红荟”绘出强村兴产“共富图”
遂宁市安居区:全面推进人社工作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遂宁市安居区:人社工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
安居区:“244”工作法“贷”动创业就业
安居区:“三举措”破解农民工讨薪难题
“强村领航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新型藤椒酱加工工艺的研究
产业扶贫新路径
——藤椒种植的应用前景分析
创新工作机制 探索精准扶贫——泉州市老促会联系点“强村富民”成绩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