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三对关系”巩固扶贫成果

2018-08-11 10:23余晓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巩固扶贫处理

余晓梅

【摘要】“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对十九大报告中描述的五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绩,作为扶贫战线的工作者感受深切,备受鼓舞。但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脱贫户不返贫,防止新的致贫,巩固扶贫成果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处理 关系 巩固 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272-01

綦江不是贫困县(区),但“山高路陡石头多,种一坡才收一箩”,条件差、底子薄,脱贫任务比较重。按照上级的贫困线標准,綦江区确定了25个贫困村、6950户贫困户、22904名贫困人口,经过2年多精准扶贫,现已基本实现了贫困村“销号”、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越线”任务。但是,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仍然是短板,巩固扶贫成果任重道远。要防止新的致贫与返贫,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一、克服三大“误区”,处理好“短期减贫”与“长期脱贫”的关系

精准扶贫搞了两年多,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扶贫工作者产生了一定的厌倦心理和认识。为消除思想上的“病灶”,必须处理好“短期减贫”与“长期脱贫”的关系。一是克服“交差”思想。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了,一些扶贫工作者认为已经没事了、可以“交差”了。实际上,扶贫攻坚不是“歼灭战”,贫困可能死灰复燃,短期减贫任务完成后,要继续对接,做细、做实、做好长期脱贫的工作。二是克服“麻木”思想。扶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时间久了,一些扶贫工作者的思想开始“麻木”,对其他的生活关心少了、产业发展帮助少了。要站在党和国家重大政治任务的高度,深刻认识扶贫攻坚,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确保贫困村、贫困户不返贫致贫。三是克服“走读”思想。一些扶贫工作者认为,既然已稳定脱贫了,就没必要进村入户了,最多逢年过节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这种“走读”思想,也导致扶贫攻坚缺乏“主心骨”、“领头雁”,从而失去方向感,不利于巩固扶贫成果。

二、抓好两个“转变”,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整个村庄,要巩固扶贫成果,必须克服等靠要思想,把增强外部帮扶的“输血”与激发内生动力的“造血”结合起来。为此,要抓好两个“转变”:一是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致富”转变。两年多的精准扶贫,通过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困难救助等,重点解决了贫困户和贫困人员的生活窘境,一些人又产生了随遇而安、小富即安的心态,稍不留意又滑到贫困的泥潭。要巩固扶贫成果,就要深入他们的内心,教育引导他们由被动扶贫向主动致富转变,利用“希望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春风行动”、“春蕾行动”、“星火科技培训”等平台,为他们提供他们技能培训、发展项目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稳定走上致富之路。二是由个体致富向整体致富转变。前期的扶贫,主要方式是针对贫困户进行点对点的精准施策,少有整村的谋划,扶贫成果不易巩固。为防止返贫,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契机,结合自身的区位优越、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发展定位等,帮他们找穷根、谋出路,在整合各种政策、资金搞好基础设施条件的大背景下,认真谋划、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项目,一村一规、一村一特、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从而带动一户一业,稳步走上致富路。

三、动员三支力量,处理好“单枪匹马”与“集团作战”的关系

光靠党委政府部门的党员干部这支“领头雁”,巩固扶贫成果有些势单力薄,甚至陷入“单打独斗”。要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就要激励、动员以下三支主体力量积极参与农村发展、农业帮扶和农民致富。一是抓好“三能”实用队伍。在城市化大背景下,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要以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以商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以农旅融合的模式建设农业,没有“能人”如何发展?没有“能人”怎么振兴?要改变农村人外出务工、城里人对农村不感兴趣的局面,使农村不再“空心化”,就要把懂管理、会经营、有一技之长的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集中起来,利用农业、人事、经济等部门的培训项目,为他们开展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使之成为农业技术骨干或“经纪人”,通过规模化经营,在自己富裕的同时,带动周边的群众找到门路和办法,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抓好“三资”精英队伍。拓展传统农业的功能边界,必须打造现代农业,而农村的资源、资产、资金反而向外流,严重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兴旺和农民向小康社会的迈进。要实施“能人兴村”战略,通过项目援建、订单农业、聘用管理、技术入股、产业联合体等形式,鼓励和引导拥有资源、资产、资金的城市退休职工、返乡农民工、城市工商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主体的精英人才到(回)农村创业就业,以良好的机制构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格局,使农村成为各种生产要素流入的“洼池”。三是抓好“三农”管理队伍。借鉴国外经验,培养造就“三农”管理工作队伍,要做好制度顶层设计,组织、财政、人事等部门认真考虑,解决好他们的政治、经济待遇,使下派干部、科技特派员、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本土人才能够真心扎根农村、用心发展农业、诚心服务农民,避免“候鸟式”短期停留和无序“回巢”现象,形成稳定的“三农”管理工作队伍,为巩固扶贫成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动能支持和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巩固扶贫处理
初中英语词汇复习与巩固的几种方法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证监会“扶贫”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基于新课标, 打造灵动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