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探讨

2018-08-11 10:23周庸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周庸飞

【摘要】职业教育对于我国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如何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每位教育人员都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旅游专业为例对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对相關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推动旅游专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衔接旅游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F5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280-02

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给各行各业都提供了适宜发展的环境,旅游业也在这种环境下焕发出别样的生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发突出,促进旅游专业中高职业教育的良好衔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为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旅游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现状

(一)中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目标衔接不畅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存在区别。首先,就教学侧重点而言: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技能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更强调理论的学习,让学生具有更丰富的理论背景知识。其次,就教学目标而言:中等职业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倾向于技能教育,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水平为教学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理论性的内容要求较高,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将两者的培养目标进行哪些合理衔接,是每一位旅游教育者需要思考的。

(二)中高职旅游专业衔接模式与内涵需要脱节

随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口升学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教师的认可,这种培养模式面对的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生完成教学计划并且达到毕业要求后可获得高职专科毕业证,学制为“3+3”共六年。虽然对口升学培养模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选择,但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之间的培养方法和培养目标还存在相应的差别,并且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关的调整。当学生步入新的学校进行学习生活时,往往会感到十分吃力,并且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三)中高职旅游专业课程内容衔接不畅

中等职业教育偏向于技能培养,导致这些学生的理论知识存在较大的不足,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不够理想。在技能课上面对重复出现的内容会感到枯燥、无聊,最终影响到学习效果。(四)中高职专业评价标准不一致

对旅游专业的教育评价应根据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以目标来定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但实践教学中,却往往以分数等可以量化的内容论英雄,评价主体缺失,缺乏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评估,缺乏对学生实践活动经历和体验过程的关注。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参考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高等职业教育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更倾向于参考学生的理论成绩。两者之间的评价标准存在较大的区别,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旅游专业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探讨

(一)依靠政府力量倡导社会正视中职教育

长期以来,社会对于职业学生的评价不高,并且该类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得到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为了进一步为社会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我国开始重视职业教育,并且逐步出台了相应的方针和政策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从事职业教育的教育人员首先应该端正态度,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法。此外,也要让学生、社会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衔接模式

中等职业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习能力为基础进行调整,服务于共同的教育目标。要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交流,深入了解,有针对性的对自身的课程设置做出优化。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来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讲解,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必须制定计划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适应力,并让他们逐步建立自信心。只有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课程的衔接才能日趋合理,学习效果才能得到保障。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制定以教学实际为前提的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结合旅游专业特色,结合学校实际,结合教学目标、学生的具体情况等因素对评价标准进行相关的研讨和制定。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定量和定性的标准都应该有所涉及。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摆脱单一化的评价标准,而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评。此外,应丰富评价模式,丰富评价主体。除了传统评价模式外,可以加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最后可以把多种模式综合后借助新媒体进行大范围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利用自媒体更主动的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提高评价效果。

(四)创新机制,顺应行业发展

理论从实践中来,又指导实践。作为实践性、应用型较强的旅游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建构集知识性、实践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借助于企业和学校双方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的校企合作能够增强学生对工作的理解,并且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五)改革制度,逐步实现旅游专业中高职衔接新模式

可以从教育管理制度推行弹性学分制,在具体操作层面,以旅游专业为例,将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以选修和必修的形式灵活组成各种旅游专业模块,让学生按照学分制要求进行自主选择。学分修满,即能毕业。通过这种模式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并且有利于丰富学生的价值观念。立足国情,实行“1.5+0.5+1+2”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将三年中职的时间分成“1.5+0.5+1”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开始的前三个学期,让学生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为主,到第四个学期实行工学结合,让学生下企业实践锻炼或半工半读,第四学期末,让学生达到从业要求,并且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随后一年由高职院校开始介入,中高职学校相互沟通,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进行教学。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进行二年的专业提升学习,毕业后颁发大专毕业证书并推荐就业。这种模式使中高职实现顺利过渡,还引入企业参与,增强旅游业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钱怡丰:《旅游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研究》,宁波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4月。

[2]杨晶:《旅游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探讨》,载《才智》,2015年第16期。

[3]马莉丽:《中高职英语课程有机衔接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

[4]颜敏:《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问题与策略》,载《江苏教育学院院报》,2007年第6期。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浅析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