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活 快乐作文

2018-08-13 17:23杨玲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感受观察体验

杨玲

内容摘要: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脱离生活的作文教学就象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以教材为据,以生活为本,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感受内化为作文的源泉,才能创作出既富有浓郁生活气息,有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关键词:生活 作文 观察 感受 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加上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文学作品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和提炼。而作为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就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写出具有现实生活气息、感人至深的作文来。那么,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快乐作文呢。

一.细心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作文也不例外,要创作出优秀的作文,通过生活积累素材至關重要。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因此,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动笔,表达真情实感。一是作文教学的题材要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以学生身边的人、事、物为主,要杜绝和避免选取脱离学生生活的素材;二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学生作文往往产生“无话可说,无言可写”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掌握的素材匮乏,缺乏对生活的观注、观察和积累。学生要有针对性地积累素材,分门别类按“档案式”进行素材管理,素材丰富了,写作时才会水到渠成、信手拈来。

二.深刻感悟生活,深化素材主题

生活表象色彩斑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色彩斑斓的表象,去发掘和感悟表象背后蕴含的事理,揭示表象背后的善与恶、美与丑。来深化素材主题,进而增强作文深刻性、社会性和现实性。即使是一些常见的现象、朴实的语言,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折射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大道理、大启示。

一是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如鲁迅小说《药》,通过一群“看客”形象,生动地刻化出晚清国民的麻木和落后,揭示了他们精神的空虚、信仰的缺失。而这恰恰是当时这个时代、国家和我们这个民族的病根。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同时鲁迅又说他的小说取材“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因此,小说以《药》为题,含意丰富而深刻。二是教师要拓展课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生活现象。生活中的任何现象都有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土壤,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哪怕是一些平常的细小的生活现象。教师要教会学生透过生活现象,去寻找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及其事理。如据报载一位11岁的小姑娘在微博中留言:“啊!苦瓜汤,好可怜的晚饭。”引发网络讨论,从一般的饭食延伸到子女的教育。很多人感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让青少年不识苦瓜味。又如李开复发布微博:“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原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引发众人热议。有对生命有限的深思,有对社会平等的热议,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有对健康平安是福的向往。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小事,都会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三.亲身体验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才真实、充实、有内涵,才能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立足教材,从教材提供的可资借鉴的生活范例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拓展,参与生活实践活动,从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进而创作出情深意长的作文来。

一是教师要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想象力就是写作的翅膀,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去感受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时代、事件;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去感知作者的内心情感。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作者独具匠心地刻画了一个轮廓模糊,依稀难忘的背影,透过这一特写镜头,向人们表达了真实的,割舍不断的情怀。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以其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增进学生对母语的热爱,都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而今年暑假两档与汉字有关的节目《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起舆论大波,唤起人们对汉字的忧虑,虽然时代不一样、背景不一样,但同样可以引起人们对母语的热爱。这些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都与作者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密切相关。如果没作者对真切感受,就创作不出感人至深的作品来。二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创作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教师要让学生从教学的旁观者变成教学的参与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要在社会实践中用心去感受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个大课堂,要让学生在这个大课堂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进而让生活中的现象、感受、体验,成为自己写作的源泉。

总之,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真情实感来自生活。我们只有用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去关注生活的一切,高山大川、小桥流水、街头巷尾、家长里短。才能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艰辛曲折,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文来。

(作者单位:贵州省绥阳县风华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感受观察体验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