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初探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9A Unit 4 Reading Never Give Up为例

2018-08-14 13:11■吕
初中生世界 2018年28期
关键词:批判性语篇梦想

■吕 梅

一、引言

语言的发展促进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又推动语言的发展。一般来说,语言的发展水平标志着思维的发展水平。因此,作为语言学科,英语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思维品质也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其思维能力。教师应对教学设计再思考,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教学应力求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引领,依托语篇,通过活动有机整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学习策略,在提炼、整合、分析、比较、概括、评价语篇意义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形成结构化知识,促进学生的认知建构与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对知识加工和认知的过程,还是整合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产生情感和思维共鸣的过程,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王蔷,2015)

然而,在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文本的处理仍然停留在文本本身的语言层面,缺乏对文本的结构性分析和内容上的深层次解读;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趋向于模式化,教学任务设计老套,缺乏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设计;教师课堂提问时完全依赖预设的课堂设计,对于学生生成的一些思维亮点弃之不顾。学生虽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却不能思考文本的深层次涵义,从而无法发表个人意见,思维品质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二、思维品质培养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与推理等。思维的方法是抽象、归纳、演绎、分析与综合等。(《辞海》,1999)思维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建构内部世界,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的唯一途径。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思维品质列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定义为一个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的逻辑性主要表现为思维的规则和规律,具体涉及概念、推断和推理等心智活动。思维的批判性在于质疑、求证的态度和行为,不盲目接受一种观点,也不武断拒绝一种思想,而是通过正确的途径求证事物的真假。思维的创造性侧重于求异、求新,不墨守成规,敢于想象,善于改变,推陈出新。(夏谷鸣,2017)

思维品质也是可以培养的。人的思维基因是天生的,但若不训练,思维基因势必退化。思维既构成教育,也依赖教育,教育是作用于思维发展的决定因素。(郅庭瑾,2007)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通过听读训练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通过说写训练培养学生的信息传递能力。而学生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借助语言获取和传递信息,就是依靠“借助语言工具”的思维,因此,阅读是一般性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也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夏谷鸣,2015)除了获取信息之外,英语阅读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是了解外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引导学生观察语言与文化现象、分析语篇结构、评价语篇承载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等非常重要,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同时,思维品质的提升也能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三、在各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思维品质的提升贯穿于“读前”“读中”和“读后”各环节中。笔者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Growing up阅读课Never give up第一课时为例进行探讨。这篇文章是关于Spud Webb成长为NBA巨星的个人经历,通过阅读,笔者希望学生能够习得相关生词、词组和句式;了解Spud Webb成长经历中克服的困难以及他是如何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激发学生对成功的渴望以及坚持梦想、不断努力的精神。

1.读前环节:预测、思考与讨论。

阅读前,笔者设置了题为“发现梦想”(Dis⁃cover dream)的小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梦想、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障碍和困难等。学生通过思考,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预测自己将面临的困难,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锻炼,并在自己的认知体系中初步建立“树立梦想→分析问题→应用策略→实现梦想”的流程。

读前,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配图或标题猜测文章的问题,预测文章内容。比如在Spud Webb这篇文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Spud和其他NBA明星的照片并比较,从而发现他身材矮小的特点,推测他遇到的困难,猜测他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读前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推断,锻炼自己思维能力的逻辑性,燃起了继续阅读的渴望。

2.读中环节:独立阅读、整体感知、抽象归纳以及讨论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整体阅读一遍语篇,学生可整体感知文本,把握语篇结构,找出Spud Webb追逐成功过程中的四个重要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对应文章的四个部分(见表1)。在分析语篇结构的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到锻炼,同时也能归纳出“叙述人物经历时可按时间顺序”的认知。

表1

文本中的主人公在通往成功的每个阶段都遇到过一些困难,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捕捉到每个阶段的困难及解决方法,既锻炼了获取细节信息的思维能力,又再次强化了“树立梦想→分析问题→应用策略→实现梦想”的流程。(见表2)

在学生充分了解主人公经历之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What has made Spud Webb success⁃ful?学生深有感触,纷纷表达。有学生认为Spud的成功秘诀是他的坚持不懈,这正与文章标题Never Give Up相对应,应为全文的主旨;有学生认为是由于他各个阶段都遇到了“伯乐”慧眼识珠;也有学生认为这里面有偶然性,是运气使然。一时间,答案精彩纷呈,既互相补充又有所碰撞。对于他人的观点,学生们畅所欲言,有观点必有依据支撑。因此,学生的分析、归纳、建构、评价等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也得以提升。

3.读后环节:培养批判性思维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表2

好的阅读活动不会止步于阅读文本本身。基于语篇,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学习策略,与他人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个人对话,形成新认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提高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塑造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的协调发展。(王蔷,2015)在充分理解文本传递的信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可以自由分组,畅谈理想,理性思考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其他学生可以帮助评估可行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表3

整个教学设计在“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始终围绕一个关键词(梦想),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发现梦想”“追逐梦想”“实现梦想”“放飞梦想”,使得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步深入,并保持了其完整性。

四、结语

思维品质是人类一切有意识行为的基础。思维品质的发展,不仅仅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教师也应做到相应的提升。首先,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由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转变,碎片化学习向整合化、情境化和结构化学习的转变。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有效的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水平,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认知过程、情感发展和学习成效。(王蔷,2015)再者,教师要创新教学设计。学生的认知日新月异地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应随之更新,所设置的情境应合情合理并符合时代特征,帮助学生利用已知解决未知的问题。

总之,思维品质的培养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每位教师自觉发挥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坚持进行课堂实践,勤于反思,逐步实现培养思维品质的课程目标。

猜你喜欢
批判性语篇梦想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梦想
梦想
语篇填空训练题